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汉堡剧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堡剧评》,戏剧评论著作。戈·伊·莱辛(见“爱米丽雅·迦洛蒂”)著。是莱辛在汉堡民族剧院担任剧评工作期间(1767—1769)为该剧院演出的52出戏撰写的104篇评论,1769年辑成评论文集出版。中译本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张黎译。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批判建立德国的现实主义市民戏剧。把剧院视为“道德的学校”,戏剧“应当感化读者和观众”,艺术家应该教育读者和观众,使他们认识善与恶,认识什么是真正合乎礼俗的,什么是真正可笑的。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本质的观点,认为悲剧是摹仿一个值得怜悯的情节,是一首激起怜悯的诗。怜悯这个词已经把恐惧包括进去,所以悲剧的特点在于通过怜悯之情的激发而促使读者和观众的情感得到净化。批判了法国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针对布瓦洛以宫廷为服务对象的思想,提出:“宫廷根本不是诗人研究自然的场所。”针对古典主义戏剧以帝王将相为描写对象的思想,提出戏剧应该表现普通的、一般的人,因为王子和英雄的名字虽然能给予剧本以华丽和威严,但它们不能使人感动,“境遇同我们非常相似的人的不幸,自然会最深地打动我们的灵魂。”针对古典主义矫揉造作、抽象的程式化的倾向,要求戏剧要自然与真实,认为,真实并不是细节的真实或简单的摹仿,而是艺术的真实,“悲剧诗人并不是历史学家”,诗人可以离开历史的真实,因为观众在剧院里应当知道的,“不是这个或那个人曾经做过什么,而是每一个具有某种性格的人在特定的环境里将要做什么。”认为,悲剧的英雄应当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悲剧人物爱米丽雅体现了这种理论主张,她的死不仅是封建统治者肆虐的结果,而且是她本身品德还不够完善的结果。在谈到喜剧的功用时,指出,喜剧要用笑来改善一切,“喜剧所要改善的并不是它所嘲笑的那些恶劣品行,更不单单是那些具有这种可笑的恶劣品行的人”。莫里哀的《悭吝人》和莱克纳特的《赌徒》根本不能把这些傻瓜改好,但是对于慷慨的人和从来不赌博的人,这两部喜剧也是有教诲作用的,“喜剧的真正的普遍功用就在于笑的本身,在于训练我们的才能去发现滑稽可笑的事情。”本书还谈到了表演艺术的问题。认为,表演艺术是介于造型艺术和诗歌之间的一种艺术,和绘画一样,它的最高法则应当是美,但它又不同于绘画,因为它所表现的是运动中的美。和诗歌一样,它在表现人物的个性方面要比雕塑或绘画自由得多,但它又不同于诗歌,因为它诉诸于视觉和听觉,具有直接的直观感觉的性质。赞同狄德罗在《谈演员的矛盾》一文中所提出的看法,即演员在扮演人物的时候,不应该受直感的支配,而应该从分析、观察和摹仿出发。指出:“一般说来,情感是演员的才能中最弱的方面之一,它可以在人们没有发现它的地方出现,人们也可以在完全不需要它的地方发现它,因为情感是某种内在的东西,我们只有凭借外部的表现才能够判断它……”

本书从理论上为德国市民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把德国的戏剧从异族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海涅语)。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1]。《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汉堡剧评 相关视频

2020年上戏中国戏剧理论发展史论考研复试范围
2020年上戏中国戏曲戏剧理论史考研调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