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境内,面积为3000公顷。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森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森林公园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公园内有灵岩洞群、石城古树群、石林奇观三个小区[1];灵岩洞群由卿云、莲华、涵虚、凌虚、萃灵、琼芝等36个溶洞组成,洞内保留有“岳飞游此”、“吴徽朱熹”等名人题墨千余处。

199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中文名称: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

地理位置:江西省婺源县

面 积:3000公顷

级 别:国家级

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管理单位:婺源县林业局

批准时间:1993年5月

批准文号:林造批字105号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历史人文

历史

唐代建观始,唐开成三年(公元839年)道士郑全福发现灵岩洞群,修炼于此,并留有替墨,取名洞灵观。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6年)该观道士进一步扩建,改为通元观。

灵岩洞群取名“灵岩”,即来自道教的“空灵”之说。洞群所在地名“通元”,也来自道教宗义。据《辞海》中解释,“通”者,洞也;“元”者,始也、长也、大也、善也。先天之气也。道家认为“元”即“气”。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天尊。为了修道成仙,地上神仙之入住“洞天福地”,是因为[洞]即[通],洞中修炼可与神仙接通,与天界相通;福的意思是幸福吉祥,居福地可长生不死。道家将洞天福地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通元、求元即可实现清净无为,天人合一,是做人的最高境界。“通元”之意,是向人明示,洞中通元,元在洞中,灵岩洞群就是修真求元、与神勾通的清凉世界。由此可见,“灵岩洞群”和“通元道观”,实际上都是道教文化在这里的两种表达方式。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婺源县大鄣山乡西部,北与安徽省休宁接壤,西与景德镇瑶里风景名胜区毗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34′02″~117°39′34″,北纬29°26′57″~29°30′52″之间,总面积3000公顷。

地形地貌

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在自然地理分带上属北亚热带南缘,其地质结构属于中生代段陷盆地的结构复合部位。构成景区主要的基础底层,岩性主要分为两套:一套为石炭系船山组的巨厚层块状灰岩,在部分地层测得地块走向近乎南北向,倾向西,倾角60°—65°,整个灰岩出露面积不大,据初步调查,从戴村、程村分布式带状发育,由西南—东北向,直至石门、牛头山,测区出露面积约4—5千米,幅宽约1千米左右。另一套为寒武系的板岩、千枚岩、片岩组合的微—中变质的变质岩地层,大面积分布。灰岩与变质岩为断层带接触,接触带存在石英岩结晶体、条带,比较破碎。溶洞内有硬模化石、膜铸石、钙华等地质现象,还发现裸子植物钙化木化石以及瓣腮类化石。

气候特点

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月平均日照时数约为14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会超过1000毫米,历年平均降雪约两个月,灵岩洞七月平均气温25℃,低于婺源县同期平均温度。森林公园气候宜人,尤其是溶洞内冬暖夏凉,温度适宜。

水文特点

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由于土地覆盖良好,有利于汇聚水资源,又是赣东北暴雨中心,降水充沛,天然河库落差大,具有较为丰裕的水利资源。景区内有二个流域,其一是饶河——乐安河——清华水——古坦支流,发源于水岚村,经西山村山脚,石门村,在通源村汇入通源小溪、篁田、汪墩、菊径,在周村上游石桥处流出,河流全长16千米,河流落差较大,从发源地海拔1194米,至周村上游石桥海拔172米,高差相差1022米。其二是饶河——昌河——南河——长溪支流,长溪支流从石城山戴村发源,流经本区仅5.2千米,往西南方向流入昌江。这两个流域均是河流发源地。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截至2007年,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园内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有15种,有银环蛇、眼镜蛇、猫头鹰等国家保护动物,珍贵动物有云豹、豹、黑熊、猕猴、穿山甲、黑麂、白颈长尾雉、鹰雕、眼镜蛇、苏门羚等。

植物资源

截至2007年,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有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资源,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银杏,国家Ⅱ级保护有樟树等。主要树种有杉、柃木、槠、栲、山毛榉、香榧树、三尖杉、楠木、槐树、青栲、糙叶树、杭州榆等。另外还有许多首先在这里发现的植物,如鸦椿卫矛、光叶紫珠、婺源安息香、婺源槭等。

主要景点

古驿道

古驿道原为景德镇通向浮梁的商道,东起车田村王岭下村,西至“百柱宗祠”黄村,全长五公里。修建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9年),由当时居住在王岭下村一个名叫“汪百万”的老人捐资修建,是当时清华、黄村一带进出浮梁的重要通道。

遗墨题刻

灵岩洞群题墨,洞群中留有宋元明清名人之题墨、题刻2000余处,这些摩崖石刻均刻在悬崖峭壁之上,集文化、书法和石刻艺术于一体,历代名人题词有名将岳飞、理学大家朱熹,齐彦槐等。

灵岩洞群

灵岩洞群由卿云、莲华、涵虚、凌虚、琼芝、萃灵等36个溶洞组成,《方舆胜览》有记“洞体大者雄浑奇伟,小者玲珑秀丽,内泉流澄清皎洁,水石相映成趣,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蓬来仙阁、金阙瑶池、云谷游龙、天池荷香、龙门泻玉等景观数百处。另外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游此”、“吴徽朱熹”、唐代大中十一年(847年)兼御史中丞卢潘和明代戴铣的摩崖石刻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多处。

九阄里

九阄里,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当地张安洪聚宝建居,村处古时山场划分的第九阄山界里,故称九阄里。有14户,70余人。是个地处山坳的山寨,房子以土楼为主。土楼群是九阄最大的特色,是徽派建筑又一奇葩。

生态茶园景区

生态茶园景区位于灵岩洞景区和石城古树名木景区之间,茶园面积1020亩,分布在终年云雾缭绕的高山坡上。百亩石林镶入茶园中犹如“千军万马”誉称“万马奔腾”。南宋绍兴元年,岳飞领兵征讨李成经此过浮梁时,曾立于山岭上俯眺。

开发建设

品牌建设

1993年,婺源县灵岩洞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管理建设

1993年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05号)批准建立的第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同时成立了婺源县灵岩洞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局,为正科级单位,定编制10个,下设科室3个,办公地点在大鄣山乡车田村。

交通线路

交通

可乘坐婺源—古坦的车,每天 11:00 13:00共两趟,途经灵岩洞,另外可以到清华转车或找农用车。

衢州到婺源

上海方向多从衢州下车到婺源,从衢州到婺源的车在长途汽车南站上车。每天三趟,距离约一百五十公里。

九江到婺源:

从北京方向来的可在九江下车,九江到婺源的车子每天一趟。高速公路约一个多小时行程,一百四十多公里。

路线

路线编排:通源村古树群——石城古树群——石碧山——涵虚洞——灵岩古洞——古驿道——遗墨题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