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池尾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池尾镇原为广东省普宁市辖镇,现为普宁市池尾街道。位于普宁市区西部,总面积42.92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人。是普宁市区五个街道之一。区内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国道324线和省道池(尾)樟(林)、安(流)池(尾)线于辖区交汇,已通车的普惠高速公路和已动工的揭普高速公路贯穿全街道。工业发达,其中民营工业是街道经济的主力军,尤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1]

基本介绍

池尾街道东经115°43'10"——116°21'02",北纬23°05'40"——23°31'48"之间。北回归线从市境北部通过。镇区距流沙5公里,东流沙镇,南云落镇,西大坝镇,北梅塘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池尾街道是普宁市区西部城市次中心,国道324线和省道池(尾)樟(林)、安(流)池(尾)线于辖区交汇,已通车的普惠高速公路和已动工的揭普高速公路贯穿全街道,并在辖区内设立大型互通式出入口;通往各村公路均为水泥路面;市区的城南大道、环市南路、环市西路、长春路、广达北路等主干通亦在辖区内;供水、供电、排污、绿化、路灯等均依市区规划实施。

行政区划

池尾街道辖上寮、华市、新寮、贵政山、钟潭、高埕、西清、多年山、高明、松柏岭、林青、长岭口、上耘、合浦、东山、山湖、塔丰、塘边、新丰等19个村和梅园等2个居委。[2]

经济状况

全街道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服装企业有42家,年产服装2960万件,是普宁市重点服装生产基地。拥有广东英丹服饰有限公司、普宁市泰俊服装有限公司等一批服装龙头企业,拥有“群豪”“乐士”“麦利”“巴索敦”“雅爵”等服装品牌18个,其中获省著名商标2个,省名牌产品2个,省用户满意产品2个,揭阳市知名商标7个;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同享食品有限公司是食品工业的代表,“佳隆”、“同享”食品荣获国家、省名优产品等多项殊荣。2003年,街道完成工业产值228650万元,农业产值6024万元,分别比增12.4%、1.3%。

农业生产已实现“吨粮镇(街道)”,并形成水果、蔬菜、家禽等商品生产基地。

池尾街道

辖区内有池尾机动车辆零配件市场,占地51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有铺面264间,商住房320套,经营机动车零配件以及维修服务;东区贸易广场占地60亩,建筑面积4.2平方米。

农业生产形成了以优质龙眼、荔枝、青榄等产品为主的“三高”农业生产基地。工业有服装、食品、建材、塑料、五金、机械等,尤以服装和食品为支柱产业,有工业企业302家,以个体、私营、民营为主体。[3]

旅游文化

池尾为历代文明积淀之地,街道西郊有新石器时代墓葬群遗址和唐代肇建的马嘶岩等名胜。现有中学2所,小学19所,医院1所。

后山遗址

后山遗址位于池尾镇塘塔埔村后山东南坡。1983年10月县文物普查队发现,同年12月,广东省博物馆、汕头市与县文博部门联合发掘,共开探方9个,面积200平方米。出土石奔(石旁)、石镞、石磋磨器、水晶石器、陶壶、陶罐、陶豆、陶釜、陶盂等古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鸡形陶壶是后山遗址的典型器物。发掘清理长方形土坑墓10座,墓均为东西向,骨路已朽,有陶器和石器等随葬物。后山遗址属粤东新石器时代末期或进入早期青铜器时代的过渡类型的文化遗存。

马嘶岩寺

马嘶岩寺创于唐朝中期。位于普宁池尾马山东麓。寺宇为主座配左右两侧厢房,双凤朝凰式结构,占地约1000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背靠狮山主峰,面临深涧;周围老树参差,古藤高持,穿云蔽日,鸟语花香;寺后千年古榕,冠若巨伞,覆盖主座大雄宝殿屋顶,根部神奇地露凸盘旋,宛若群龙护驾;寺前深涧皆若蹲若立的巨石,迭垒起伏,形似僧众聆听佛法;群石下,有深不见底神秘莫测的“无底洞”;寺左侧有状台骏马巨石,谓之“石马嘶风”;寺右旁有深邃狭谷,清泉于巨石下涓涓流出,源源注入僧厨,革冽清甜,称之为“洗钵流泉”。伫立寺前,远眺前方,大南山望天石似通天梯,小北山铁峰拱绕如屏;近观岩壑之下,后山水库浮光曜金,山清水秀,令人心旷神怡。古往今来,马嘶岩寺沐日月精华,凝山川秀色,幽静清雅,蔚为壮观,是冖佛圣地与揽胜之处。寺院左侧,有岩如骏马嘶内,庄严雄伟,因而得名“马嘶岩寺"。[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