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池尾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池尾鎮原為廣東省普寧市轄鎮,現為普寧市池尾街道。位於普寧市區西部,總面積42.92平方公里,人口6.3萬人。是普寧市區五個街道之一。區內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國道324線和省道池(尾)樟(林)、安(流)池(尾)線於轄區交匯,已通車的普惠高速公路和已動工的揭普高速公路貫穿全街道。工業發達,其中民營工業是街道經濟的主力軍,尤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為支柱產業。[1]

基本介紹

池尾街道東經115°43'10"——116°21'02",北緯23°05'40"——23°31'48"之間。北回歸線從市境北部通過。鎮區距流沙5公里,東流沙鎮,南雲落鎮,西大壩鎮,北梅塘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池尾街道是普寧市區西部城市次中心,國道324線和省道池(尾)樟(林)、安(流)池(尾)線於轄區交匯,已通車的普惠高速公路和已動工的揭普高速公路貫穿全街道,並在轄區內設立大型互通式出入口;通往各村公路均為水泥路面;市區的城南大道、環市南路、環市西路、長春路、廣達北路等主幹通亦在轄區內;供水、供電、排污、綠化、路燈等均依市區規劃實施。

行政區劃

池尾街道轄上寮、華市、新寮、貴政山、鍾潭、高埕、西清、多年山、高明、松柏嶺、林青、長嶺口、上耘、合浦、東山、山湖、塔豐、塘邊、新豐等19個村和梅園等2個居委。[2]

經濟狀況

全街道共有各類工業企業300多家,其中上規模的服裝企業有42家,年產服裝2960萬件,是普寧市重點服裝生產基地。擁有廣東英丹服飾有限公司、普寧市泰俊服裝有限公司等一批服裝龍頭企業,擁有「群豪」「樂士」「麥利」「巴索敦」「雅爵」等服裝品牌18個,其中獲省著名商標2個,省名牌產品2個,省用戶滿意產品2個,揭陽市知名商標7個;廣東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同享食品有限公司是食品工業的代表,「佳隆」、「同享」食品榮獲國家、省名優產品等多項殊榮。2003年,街道完成工業產值228650萬元,農業產值6024萬元,分別比增12.4%、1.3%。

農業生產已實現「噸糧鎮(街道)」,並形成水果、蔬菜、家禽等商品生產基地。

池尾街道

轄區內有池尾機動車輛零配件市場,占地51畝,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有鋪面264間,商住房320套,經營機動車零配件以及維修服務;東區貿易廣場占地60畝,建築面積4.2平方米。

農業生產形成了以優質龍眼、荔枝、青欖等產品為主的「三高」農業生產基地。工業有服裝、食品、建材、塑料、五金、機械等,尤以服裝和食品為支柱產業,有工業企業302家,以個體、私營、民營為主體。[3]

旅遊文化

池尾為歷代文明積澱之地,街道西郊有新石器時代墓葬群遺址和唐代肇建的馬嘶岩等名勝。現有中學2所,小學19所,醫院1所。

後山遺址

後山遺址位於池尾鎮塘塔埔村後山東南坡。1983年10月縣文物普查隊發現,同年12月,廣東省博物館、汕頭市與縣文博部門聯合發掘,共開探方9個,面積200平方米。出土石奔(石旁)、石鏃、石磋磨器、水晶石器、陶壺、陶罐、陶豆、陶釜、陶盂等古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雞形陶壺是後山遺址的典型器物。發掘清理長方形土坑墓10座,墓均為東西向,骨路已朽,有陶器和石器等隨葬物。後山遺址屬粵東新石器時代末期或進入早期青銅器時代的過渡類型的文化遺存。

馬嘶岩寺

馬嘶岩寺創於唐朝中期。位於普寧池尾馬山東麓。寺宇為主座配左右兩側廂房,雙鳳朝凰式結構,占地約1000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背靠獅山主峰,面臨深澗;周圍老樹參差,古藤高持,穿雲蔽日,鳥語花香;寺後千年古榕,冠若巨傘,覆蓋主座大雄寶殿屋頂,根部神奇地露凸盤旋,宛若群龍護駕;寺前深澗皆若蹲若立的巨石,迭壘起伏,形似僧眾聆聽佛法;群石下,有深不見底神秘莫測的「無底洞」;寺左側有狀台駿馬巨石,謂之「石馬嘶風」;寺右旁有深邃狹谷,清泉於巨石下涓涓流出,源源注入僧廚,革冽清甜,稱之為「洗缽流泉」。佇立寺前,遠眺前方,大南山望天石似通天梯,小北山鐵峰拱繞如屏;近觀岩壑之下,後山水庫浮光曜金,山清水秀,令人心曠神怡。古往今來,馬嘶岩寺沐日月精華,凝山川秀色,幽靜清雅,蔚為壯觀,是冖佛聖地與攬勝之處。寺院左側,有岩如駿馬嘶內,莊嚴雄偉,因而得名「馬嘶岩寺"。[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