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汪守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汪守和
圖片來自名人简历网

汪守和(公元1764-1836年),字惟农,号巽泉,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六月,乐平县城(今洎阳街道办)人。嘉庆元年(1796年)赴京应试中一甲二名(榜眼)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

基本信息

中文名:汪守和

别 名:字惟农

字:惟农

号:巽泉

所处时代:清

民族族群:汉

出生日期:1764年

逝世日期:1836年

出生地:江西乐平

国 籍:中国

人物简介

汪守和(1765~1836),字惟衣,又字巽泉、凯南。江西饶州乐平镇(今乐平)人。清嘉庆元年(1796)丙辰恩科赵文楷榜进士第二人。

汪守和在乾隆年间已为举人,曾任新喻(今新余)县教谕。嘉庆元年,庆祝嘉庆帝登极,定为恩科兼正科。他参加春闱,会考中式,殿试被钦点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嘉庆五年,汪守和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后不久任起居注官。嘉庆十三年,累迁任司经局洗马,同年,出任会试同考官。嘉庆十五年,汪守和出任奉天府丞兼奉天学政。嘉庆二十一年,以詹事府詹事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嘉庆二十二年五月,汪守和教习庶吉士,嘉庆二十四年,以内阁学士出任浙江学政。而后,丁忧回乡守孝。

道光三年二月,汪守和服阕,以候补内阁学士改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道光四年十一月,授礼部右侍郎,次月,改左侍郎。道光五年,汪守和以礼部侍郎在安徽提督学政。道光十年,任户部左侍郎因遭受户部失察过失连累而遭部议处罚,降二级留任,道光十二年,汪守和由户部左侍郎,江苏学政改转任礼部尚书。道光十三年,转工部尚书转任吏部尚书,行使左都御史权。道光十四年,汪守和由礼部尚书转为工部尚书。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道光十五年三月,汪守和兼署左都御史。道光十六年去世,御赐太子太保衔。

汪守和一生谨慎,为官谦恭,名声在外。汪守和擅长于书法,风格秀拔卓绝,自成一家。?

《清史稿·宣宗本纪》记载:道光十二年(1832)春正月,礼部尚书王引之丁忧,以汪守和为礼部尚书。道光十三年(1833),以汪守和兼署吏部尚书。道光十四年(1834)二月,以汪守和为工部尚书,十一月,调为礼部尚书。道光十六年(1836)五月,在礼部尚书任上卒。汪守和在其一生的最后三四年中,连署吏、礼、工三部尚书,可谓荣极一时。又据《清稗类钞·谦谨类》记载,汪守和为人性严谨,举动必和古礼。

主要经历

他每次吃饭,总将菜羹匀出少许置于坐侧,以祭先人赐予饮食,作揖,然后入坐就食。这颇有汉代万石君的严谨之风,所以他后来历任三部,与其谨慎处事的为官作风或许是分不开的。又据《阅微草堂笔记》载:汪守和还是诸生时,有一晚做梦,梦见他的外祖父携一人至家,外祖父指着来人对汪守和说:“这人是我的同年纪晓岚,他将来就是你的老师。”汪守和当时便在梦中暗暗记下纪晓岚的长相和服装。后来廷试,纪昀阅卷,擢汪守和高等。汪守和被授官后,来参谒纪昀,果然与当年梦中所见完全一致。汪守和的事迹记载虽然在正史中并不很多,而其谦和、严谨的情态却已历历在目了。

后记

汪守和著有清汪守和行书八言联。此《行书七言联》乃汪守和书于红绢之上,绢质紧结,纹饰优美,十分高雅而有华贵气。汪书蕴籍清秀,风流挺拔,系从帖学脱胎而来,与王文治等人的作风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起笔收笔轻灵含蓄,不张扬力度,不刻意求气势,只在淡淡然然的挥写中流淌出一种风流自在、悠然自得的满足之态。上联“良玉润珠精神流照”形容主人锦衣华服,神朗气清的廊庙之气;下联“吉金乐石左右交晖”形容主人书斋中遍陈钟鼎彝器、碑帖文玩,在室中满堂生煇。作品文辞亦渊雅有致,显然是名门望族的斋头雅供。 [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