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汶龙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汶龙镇,隶属于江西省龙南市,位于江西省龙南市东南部,圩镇距县城25公里,距定南县城15公里,东邻定南县历市镇、南接岿美山镇、西连东江乡、临塘乡、北靠关西镇。国土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860亩,省道龙定线贯穿全境。[1]

中文名称: 汶龙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龙南市

政府驻地:江夏村

电话区号: 0797

邮政区码: 341700

地理位置:龙南市东南部

面 积: 83平方公里

人 口: 20410人(2015年)

方 言:客家语-宁龙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火车站:龙南站

车牌代码: 赣B

行政区划

辖石莲、上庄、罗坝、新圩、江夏、里陂6个行政村,150个村民小组,5488户,总人口20410人。

地理环境

汶龙镇经济历史上以水稻种植和煤炭开采为主,近几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全镇已有煤矿1个、稀土矿6个、水电站2座、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瓜菜基地2个,共126亩。以脐橙为主的果业基地13个,工业原料林基地2个共27000亩。产品主要有煤炭、稀土、钨矿,瓜菜,脐橙,黑李,造纸商品材等等。生产总值510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63万元,财政收入1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90元。汶龙镇新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这二年已按规划建成银龙街,开辟完善了诚信大道,新建彩色塑钢棚顶市场,汽车站和党政办公大楼,集市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并全面绿化,亮化和美化。全镇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塘、水陂26座。其中在建3座,基本实现旱涝保收,村组干道11条,已硬化10条8.2公里,正在施工1条,新开辟(村小组)道28条7.3公里,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投资环境

做强做美圩镇,为外商提供良好的环境。汶龙集镇新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已按规划建成银龙街,开辟了诚信大道,新建彩色塑钢棚顶市场、汽车站和政府办公大楼,集市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并全面绿化、亮化和美化。——建设“三带一园”,建设汶龙秀美山川。汶龙有山地面积12.9万亩,县里提出抓好“三带一园”建设的目标,结合镇域优势,气候特点,制定汶龙镇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印尼金光集团亚洲浆纸赣州金太阳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种植工业原料林项目(以种植桉树为主),规划面积2万亩;建设无公害脐橙基地230亩,由过去的零星开发粗放管理改为规模开发集约经营,其中里陂奇塘“山上种果,山脚养鸡、鸭、猪,水面养鱼,集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立体开发模式”已经启动。据考证汶龙大部分山场土壤中含有稀土原素。含有稀土原素的土壤搞果业开发,种植出来的产品不但色泽更加艳丽,而且味道也更加香甜,必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而且汶龙果业开发相对赣南其他地方较迟,境内溪流纵横,便于连片开发,相当适宜搞大面积果业开发。

社会事业

全镇现有初中1所、完小2所、初小2所、教学点7个。全镇教职工131人,其中初中65人,小学66人。学生2386人其中初中1178人,小学1208人。全镇校舍宽敞明亮,已消灭危房。全镇有镇级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1个,有线电视、手机信号、固定电话已覆盖全镇。社会保障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全镇共有17611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9.34%,2014年,共有1741人次享受新农合医疗救助418万元,新农保参保率达86.4%,2014年共有2011人领取养老保险金,领取金额132.72万元,新农合和新农保两项工作均获全县先进。重新调查核实全镇城乡低保家庭,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听证会等方式,确定428户共921人享受农村低保,救助金额达177.8154万元。

政治

镇机关设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增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办公室牌子)、督查办公室、社会治理办公室,事业单位有农业服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含土地管理服务窗口、规划服务窗口、民政服务务窗口、劳动保障服务窗口、农业农村服务窗口、林业服务窗口)、精准扶贫办公室、综合文化站、林业工作站、财政所。核定行政编制22名,事业编制40名,2014年现有在编人员35人。

经济

2010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8068万元,年均递增13%,实现了翻番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8500元,年均递增15%,实现人均纯收入4500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13%,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比“十五”期间增长近4倍,年均递增20%。

坚持不懈抓三农,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明显突破

镇人民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五年累计发放各项涉农补贴200多万元。认真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截至2010年底,全镇建成集中连片500亩以上果业基地5个,果园4000多亩;年出栏5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1个,年出栏500头以上基地12个,年出栏生猪2万头以上;建成工业原料林基地2个,种植桉树3万多亩;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2个,面积达200多亩。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促农消费政策,边贸市场日益活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0万元,比“十五”末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比“十五”末增长15%,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不懈抓重点,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镇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镇带村,以工促农,以建设农民新村、圩镇扩容、发展中心村为重点,三位一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五年来,共投入300多万元对公路沿线特别是江夏茶园至坳背沿线村庄进行整治,共硬化村组道路30多公里,整治自然村庄45个,拆除空心村6个,修建水渠7000多米,水陂7座。结合本地小型加工企业多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工贸新区”型示范点的模式,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四大模式之一,以江夏茶园为龙头沿垇小公路至袁屋、水打古,已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江夏新村成为全县小城镇建设和农民新村的典型,荣获全县第一名的殊荣。

坚持不懈抓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明显推进

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先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逐步化解,硬件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累计建设建成镇村公路80公里,比“十五”末增加了60%,镇村公路网络日趋完善,村小组公路建成率达80%,比“十一五”未高出20个百分点,群众出行难问题大幅缓解。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6件,新建沟渠5000米,有效解决了6000人的饮水和500亩的土地灌溉问题。完成了全镇100%的自然村的电网改造工程,农村同网同价改造覆盖率达100%,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镇以江夏新村、圩镇南区扩容项目为龙头,相继实施了通村道路、水利设施、圩镇主干道、圩镇环境整治、文体设施、农家书屋等项目直接或间接拉动投资超过2000万元。

坚持不懈抓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明显进步

始终如一地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把保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决下大力气坚决解决“就学难”问题,累计排除中小学危房1500平方米,新建校舍2000平方米,拆并校点2个,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各项指标达到国检要求,“两基”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人口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村级科技活动室、活动场所4个,村民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五年累计培训务工技能、农村实用技能2000人(次),科技运用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健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镇卫生院大楼和6个村委会卫生室顺利建成投入使用,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新农合参合率达96%,疫病防控和卫生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认真落实低保、优抚政策,全镇共有727人享受农村低保,“十一五”以来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30万元,80岁以上高龄老人保健补助和沿边定居群众生产生活补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视频

腾飞的龙南县汶龙镇——龙腾东南展新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