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王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法王寺,位于合江县法王寺镇,海拔820米。法王寺系清同治年间敕赐十方丛林,川南黔北著名古刹。

法王寺,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清初,佛教禅宋临济正宗破山大师高足丈雪禅师,选定法王寺为蜀南黔北传法布道寺院,以宏扬佛法。清乾隆庚申年,成都三圣寺高僧文逐禅师来法王寺任主持,承传临济法系。

法王寺,后经奂宇、慧源、悟莲、德峰、果山等数代高僧勤勉创业,奏请大藏经、修藏经楼、建万寿亭、办佛学院,法王寺盛教昌隆,声名远播[1]

中文名:法王寺

地理位置:合江县法王寺镇

门票价格:无门票

面 积:8400 m²

海 拔:820 m

始建于:宋、元之际

概况

法王古刹占地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由山门、关圣殿、万寿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学院、禅堂、观音殿及东西厢房巧妙构成。寺院所有建筑由整石凿成的228根红色石柱托起,整个寺院皆选用红色石料,其工程浩大、造型雄伟、雕刻精堪,为古刹建筑一大奇观,素有“天下石工第一”之誉称。世人观之,无不为之惊叹!

景观

法王寺亦为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昔有石燕飞旋、殿井海潮、玄珠吐露、天地水碧、迥龙吸浪、月亮长明、莲花现瑞、大佛环顾、白马常现、观音龙珠等十大自然胜景。寺周树木葱服,竹海涛涌,溪水萦迥,鸟语花香,是远近闻名的风景保护林区之一。其红豆、银杏、岩红、福建柏、楠木及古樟、古柏、古松等国家保护树木,簇拥整个寺院。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万绿丛中掩映着碧瓦红墙,衬托出飞檐画阁,晨钏暮鼓,悠悠回荡,令人神往。

1958年,四川省委将法王寺定为该省第一批重点保护寺庙,以后宜宾地区行署、泸州市、合江县相继将法王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经政府批准开放法王寺为佛教活动寺庙。

历史

清同治十年,法王寺方丈果山,派师弟果端至京师,历尽艰辛,向皇上奏请大藏经一部,计724函、7168卷,令其“永远供奉,以光佛法”。并赐法王寺为十方丛林,谕其开期传戒。慈禧太后亲赐“法王禅寺”牌匾一块及半副銮仪护送藏经回寺。为报皇恩浩荡,历经十余年,建成万行亭,以供奉圣旨、銮仪,法王寺“香火之盛甲于蜀南”。

1941年,法王寺创办佛学院,为蜀南黔北佛坛一大盛举。重庆缙云山汉藏教理院太虚大师为佛学院名誉院长,先后有全国各地著名法师来院讲学。佛学院设研究班和普通班,分别传授高深佛学理论和一般教义,多时有学僧百余人。佛学院于1949年解散。法王寺开放后第一届寺庙管委会主任明仁和尚、副主任洪能、演谛和尚均系佛学院第一期学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