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流体建筑

西班牙大都市阳伞。原图链接

流体建筑(英语:Blobitecture),又译成球状结构,通常用于描述具有弯曲和圆形形状的建筑物。词源blob建筑-blobism和blobismus的结合,是建筑运动的术语,90年代中期盛行。来自捷克-英国建筑师扬•卡普利基(JanKaplický)于1986年在伦敦的“ blob办公大楼”首次使用了“ blob”一词。该建筑的特点是有机,空气动力学的形状以及先进的技术和节能解决方案。

目录

兴起

“ blob建筑”是掀起新一代建筑运动-流体建筑的术语,第一座完整的Blob建筑物是由Lars Spuybroek(NOX)和Kas Oosterhuis在荷兰建造的。它被称为“水亭”(1993-1997),它具有完全基于计算机的形状,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制造,并具有电子交互内部,游客可以在其中转换声光。[ blobword ] -Blobitecture “ blob architecture”一词是由建筑师Greg Lynn在1995年用metaball图形的软体进行数字设计的实验中创造出来的。不久,许多建筑师和家具设计师开始尝试使用这概念创建新的和不寻常的形式,其中,建筑物具有有机变形虫形状的建筑形式,是后期建筑师争相学习的造型。他们广泛通过操纵计算机建模平台的算法来得出表单为蓝图。与此相关的其他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是非均匀有理样条,自由曲面以及通过类似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方法对雕刻形式进行数字化。

设计概念

流体建筑的流动性作为万物的本质之一,在力学、物质以及空间,都可以发现这个通性,流动性物质的建筑建构方法亦是人类长久以来所追求的。然而在传统工业化制程上,有其先天的限制。传统制作曲面之加工方式大多需要制作模具,因而使得价格昂贵或品质难以控制。当建筑发展开始出现自由形体时,精准且有效率之曲面单元成型方式至为关键,而每个曲面单元中更细微的纹理设计亦为重要。因此,此设计之挑战旨在于将现代工业化建筑生产线上之线性或平面建材,于经济效益之考量下转变为双曲面[1]

领先实例

创新与仿效

流体建筑属于实验建筑,2004年这个词,特别是在流行语中,已经与外观怪异的建筑联系在一起,包括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毕尔巴鄂(1997)和体验音乐计划(2000)。从狭义上讲,这些不是斑点建筑,即使它们是由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尤其是CATIA)设计的。这样做的原因是它们是根据物理模型而不是计算机操纵来设计的。有一个先例是Archigram,这是一群在1960年代工作的英国建筑师,Peter Cook属于该建筑师。他们对充气建筑以及塑料可能产生的形状感兴趣。罗恩•赫伦(Ron Herron)也是Archigram的成员,他从1960年代的项目中创建了类似斑点的建筑,例如《步行城市》和《即时城市》,迈克尔•韦伯(Michael Webb)和罪恶中心也是如此。

另一个先例是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对测地穹顶的研究提供了风格和结构上的先例。他测地线圆顶构成了包括《伊甸园计划》在内的作品的基石。包括尼迈耶 Edificio Copan建于1957年起伏不定,引起了通常在建筑中出现的不规则非线性的样式。在1970年代,实验建筑充满了迷幻感,这是其中的一部分。

摩登原始人屋

摩登原始人房屋(Flintstone House),建在大型充气气球上,是威廉•尼科尔森(William Nicholson)于1976年创作的。弗雷德里克•凯斯勒(Frederick Kiesler)未建的“无尽之屋”是早期斑点状建筑的另一个实例,尽管它在计划上是对称的,并且在计算机之前进行了设计。他的《神殿的书》(建于1965年)的设计具有独特的液滴形式,也预见了当今建筑师感兴趣的形式。

如果要从形式而不是技术的问题看待斑点建筑,那么还应该考虑的是巴塞罗那的安东尼•高迪和布鲁诺•托特和赫尔曼•芬斯特林等表现主义者的有机设计。同样,必须将Vittorio Giorgini(Casa Saldarini),PascalHaüsermann,尤其是Antti Lovag的工作作为成功构建的Blob的示例。后者建造了著名的万国宫-靠近时装设计师Pierre Cardin拥有的法国蔚蓝海岸戛纳电影节。

内置示例

奥地利格拉茨的彼得·库克(Peter Cook)和科林·弗尼尔(Colin Fournier)的艺术馆(Kunsthaus)(2003),也可以被视为斑点的建筑物。其他例子包括罗伊·梅森(Roy Mason)的Xanadu House(1979),以及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de Meuron)在其安联球场(2005)进行的一次罕见的郊游。到2005年,诺曼·福斯特曾投身于流体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他的大脑形设计语言学图书馆在柏林自由大学和贤者盖茨黑德于2004年在法国出生的建筑师开业莲亨利帕维 [ FR ]构建自由形生物形态的房子在以色列(2012年)。

十大流体建筑

  • 1、西班牙大都市阳伞:坐落在西班牙塞维亚的大都市阳伞,是全球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与城市整个历史和都市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建筑师J. Mayer H因建筑设计精巧于2012年荣获红点设计大奖。
  • 2、奥地利格拉茨美术馆:奥地利的格拉茨美术馆又被称为“友好的外星人”,为庆祝格拉茨2003年被命名为“欧洲文化之都”而建。它表面的有机玻璃板是由不足900只的传统萤光灯组成的,借助于自然光热,就可以看到图像和动画。
  • 3、美国音乐体验馆:音乐体验馆有著西雅图最醒目的建筑造型,其精致色泽和纹理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一个融化的电吉他,建筑师盖里从电吉他中获得灵感。此外,它的建造曾得到微软创始人之一的保罗•艾伦赞助。
  • 4、美国纽约八云杉街:10500块或平整或蜷曲的不锈钢面板组成了摩天大楼的正面。为了让建筑更好地融入到城市文脉中,塔底五层都用砖头覆盖。其建筑师亦弗兰克•盖里。
  • 5、英国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大楼:塞尔里奇百货公司大楼全由60厘米宽,闪闪发光的铝镀层,穴状购物大世界的奇思妙想是未来派建筑设计的开端。其建筑师为此设计赢得了6项大奖,包括2004年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奖。
  • 6、英国圣盖茨黑德音乐厅:弯曲的玻璃地幔之下是3个不同大小但全配有高端科技的音乐厅。圣盖茨黑德音乐厅于2004年建成,其自身复杂的形状已成为纽卡斯尔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 7、荷兰阿德米菡建筑入口:从950平米的底层到250平米的顶层,地板区域都随著建筑流动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总让人联想起鸡蛋的阿德米菡建筑入口正发展成为埃因霍温新的零售区。
  • 8、波兰金色梯田:金色梯田的建造很复杂,是华沙到目前为止最昂贵房地产项目的一部分。这个购物中心有著玻璃顶,含有 4700 块单独的玻璃元素,以复杂的波浪状向四处扩展,由捷得公司设计。
  • 9、英国伦敦市政厅:伦敦市政厅是大伦敦政府和伦敦市长的办公地,福斯特事务所设计将其设计成椭圆形的初衷是为了使建设尽可能地持续进行。同时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建筑表面积已减小。
  • 10、德国伯雷瑟广场中央合作银行大厦:为了配合柏林巴黎广场历史重建的严格规定,盖里以简洁风格塑造了中行合作银行大厦的表面。鱼状的玻璃顶,不锈钢镀层、盘旋在中庭的蚌形礼堂,都使建筑别具一格[2]

影片

Advances Tectonic in Free Form of Fluidity
以自由流动的形式推进构造(此影片展现了应用流动形体构筑技术之建筑设计的毕业专题-淡江建筑)。
Fluidity流体

参考资料

  1. 流动形体之构筑最新消息/淡江建筑
  2. 世界10大流体造型建筑每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