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海龙屯之殇(王春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龙屯之殇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海龙屯之殇》中国当代作家王春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海龙屯之殇

第一次看到海龙屯之名是在遵义一条交通要道的巨幅广告上。再次听到海龙屯之名是偶然看央视九频道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后来漫步遵义街头,一个大屏幕播放宣传遵义的短片,第一个画面就是海龙屯土司遗址。海龙屯在遵义何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激起了我这个异乡人探访海龙屯的兴致。

百度:海龙屯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北约30里的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境内的龙岩山山巅,始建于1257年,毁于1600年。海龙屯遗址是一处大型军事建筑与宫殿建筑合二为一的遗址,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2015年7月4日同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一起,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原来海龙屯名震寰宇,离我居所简直咫尺之遥,居住遵义市区多年的我竟一无所知。择一天朗气清日子,携伴驱车前往,不多时导航直接把我们指引到海龙屯遗址景区停车场。

根据指示牌穿过一片仿造的乏善可陈的土司城商业区和一条清澈的小溪就来到景区服务中心。听说购票处到遗址尚有好几公里路,于是购买了门票加交通的成人套票。坐上景区摆渡车一路向前,两旁山势挺拔,山上杂树丛生、莽莽榛榛。一溪一路在山谷中蜿蜒相随,忽而路左溪右,忽而溪左路右;偶有宽敞平坦处,则田畴井然,或苗禾青秀,或花木扶疏。车子约莫二十分钟即至龙岩山山麓遗址入口处。

我们没有直接登山,而是先沿山麓转了转。龙岩山东面坡度相对平缓,下临深溪,流水叮咚作响。龙岩山南北两面则悬崖壁立、阴深峻险,其下亦是溪水潺湲;悬崖之上,青树蓊蔚洇润,翠蔓参差披拂。

铜柱关

东面有二个关口可进入龙屯,一是东面山腰南侧坐北朝南的铜柱关,一是东面山腰北侧坐南朝北的铁柱关。两关互为犄角之势,之间有长四百余米宽丈余的高大城墙相连。两关与山体峭壁间亦是城墙相接,因此要想从东面攀上山顶,除了两关口别无他路。两关及城墙皆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虽残破垮塌,亦可见当初其宏壮之势。另外铁柱关与铜柱关最大不同之处是关外设吊桥,清楚可见铁柱关门外墙面上四个圆形孔洞及高高的墙根,游客可由搭建的栈道进入铁柱关。残缺不全的两关顶及破败不堪的城墙上野草倔强地生长着。青石缝中青苔斑驳,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铁柱关

过了铜柱关或铁柱关再往上就是新修的登山道了。登山道线路基本与古道重合,可以看出登山道旁或登山道下古道的路基。据说当年考古人员清理掩埋在古道上的泥土时还挖出人马尸骨。沿着曲折的登山道经过歇马台再向上大约行走四五百米即来到三十六步天梯。颇具磅礴之势的天梯建在陡峭的山梁上,是从前上下海龙屯的唯一通道。整个天梯长五十多米;宽四点三米,其中两侧护墙各宽零点八米,中间踏步宽二点七米;坡度接近四十五度。天梯每阶高度五六十厘米,往上高度递减,因此行人开始几阶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台阶,至于马匹根本无法上行。而每级台阶步跨又极宽大且有不小的坡度,所以攀爬天梯很费体力,身边游客大多气喘吁吁。据说台阶非常规设计是为了天梯上方投放礌石滚木能一砸到底。天梯台阶和护墙皆用巨石垒砌而成,当初工程之艰巨可见一斑。

三十六步天梯

三十六步天梯尽头是一道深深的壕沟,壕沟上架设着供游人行走的栈桥,栈桥一端连着天梯,一端连着飞虎关。外观完好无缺的飞虎关为石砌拱券顶城门,城门匾额上繁体“飞虎关”三字雄健洒脱、苍劲有力。待步入飞虎关内才发现此关后部墙壁和踏步皆系直接开凿山体岩石而成。飞虎关亦是吊桥关,此关和天梯构成的防御体系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飞虎关

穿过飞虎关紧接着是一条在悬崖上开凿而成的通道,称龙虎大道。大道左倚凿痕历历的绝壁,绝壁之上荆棘蓬勃,时有水滴滴答而下。大道路面或是步垮时大时小的台阶,或是坡度平缓的斜坡,有的路段内侧还凿有浅浅的排水槽。路面宽处四米有余,窄处也有一米半,名副其实的大道。绝壁和路面阴暖湿润处青苔蒙茸、绿蕨摇曳,甚是可爱。大道右濒峭壁深壑,因为林木葱茏蓊郁,所以行走其上并无恐惧感。

龙虎大道

龙虎大道全长二百九十二米,据说一个重要功能是战时蔵兵之用。可能是为了保护古道,亦可能是为了方便游客,大道上铺设着供游客行走的栈道。龙虎大道最后一段不但陡峭,而且台阶破损严重却无栈道;爬上这段陡坡,耸立在眼前的残关即是飞龙关。

飞龙关正面左侧墙面严重残缺,左角几块砖石高高兀立着岌岌可危。城门匾额上繁体“飞龙关”三字和前关“飞虎关”三字应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穿过城门,进入关内,竟然是三开间,但残墙断壁、巨石纵横、野草丛生,没有一间是完整的。正对着城门的一间墙壁上有一方菱形的不知是砖雕还是石雕的花窗,据说此花窗为传递文书之用。飞龙关一面临悬崖,一面临深谷,牢牢地扼守着海龙屯的咽喉。残破不堪的飞龙关据说是被架设在对面山上的火炮所炸。 飞龙关

过了飞龙关,视野豁然开朗,我们已然到达平缓的山顶。沿着山顶边缘石铺路,一会儿就到了朝天关。朝天关位于山上缓坡沟谷地带,关前筑有宽敞的二级转角露台,露台外临深谷。朝天关石质建筑尚完好,关顶原本建有的木质城楼荡然无存。

朝天关

穿过朝天关,就真正进入了海龙屯。朝天关内右侧小山包上是瞭望楼遗址,仅存石柱基十六个;此地视野极其开阔,来时路径尽收眼底。朝天关内左侧不远的山坡处一堵带两门洞的残墙顽强地矗立着;其中一门洞连接着朝天关的城墙;从另一门洞进入墙内,原来这是带院落和附属建筑物的飞凤关。显然飞凤关是一组比较大的建筑群:院落后的半部分只存残墙;院落前的飞凤关石质建筑基本完好,和朝天关一样关顶原有的木质城楼荡涤殆尽。院落内墙石狼藉、杂草弥漫,一方复制的石碑存放其中,碑文无声地昭示着主人曾经的威仪。

飞凤关

出了飞凤关,按照指示牌沿着游览山路经过景区服务站很快就来到新王宫遗址。新王宫遗址正中央有一寺庙,为民国时期建筑。新王宫曾是海龙屯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二万余平方米。原有的殿宇、宫室、厅堂、仓库、营房、亭、阁等建筑灰飞烟灭,仅存的石质地基和大量砖瓦被泥土埋于地下,直到二零一二年被考古人员一铲一铲地清理出来。考古人员在此处出土了精美的青瓷和青花、精致的勾头和滴水、考究的脊兽和砚台等遗物上万件。除了新王宫遗址还有老王宫遗址,其规模不亚于新王宫遗址,由此可见海龙屯当年的壮丽与奢华。

新王宫遗址

离开新王宫遗址继续按指示牌沿着游览山路向屯后出发,这段山路有不少是古道。去往屯后的游客稀少,一路绿树掩映,时而小鸟啁啾一二声,越发寂静得让人心紧。经过一堵有豁口的高大土城墙,隐隐约约就看到石砌城墙和关隘横亘在前下方,这座关隘就是万安关。出万安关方知万安关为吊桥关,关前隔着壕沟有三级石踏步,关顶残破不全。风化驳落的城门匾额上繁体“万安关”三字依稀可辨横竖几画。龙岩山在万安关处急剧收缩成一线,这一线的边缘都砌有石墙。站在石墙上,能看到和万安关相连的南侧城墙从悬崖下用巨石砌筑而起,这段城墙令人极其震撼,比前面所见城墙都险峻高大。而对面明秀的山峦似乎触手可及,从此处一千三百三十多米的海拔高度来判断,我脚下不远处的前方当是悬崖吧。

万安关

由万安关往前走不了几步,可瞧见前下方又横亘着一道城墙和关隘,此关隘即西关,也称二道关。西关和万安关及相关城墙围成的区域称月城。此关和前面所有关隘不同的是门道中部两侧各有一宽阔的拱券顶耳室,这两耳室既可储物也可藏兵。西关亦为吊桥关,关前隔着壕沟有五级石踏步,最上一级踏步两边各有一大圆孔,不知是何用途。西关石质建筑部分比较齐全,关顶原有的木质箭楼毫无踪影。此关城门匾额保存完好却空无一字,实在令人费解。

西关(二道关)

在西关门道中还没出关时一眼即可望见前方又有一道城墙和关隘,此关隘即后关,又称头道关,顾名思义就是从屯后进入海龙屯的第一道关。后关和西关及相关城墙围成的区域称土城,在土城东北角有放置火药的池子。此关关顶和城墙垮塌不少,和其它各关比起来显得略为单薄。后关前长满野草的小路旁立着游客止步的牌子,我们也该返程了。 后关(头道关)

返程中我们尽量避免走重复路线,无意中看到了很长一段用土和碎石废料堆砌而成的城墙。其实海龙屯四周环绕着六千米左右的城墙,这些城墙有土夯筑而成的,有碎石废料堆砌而成的,也有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砌筑而成的。我们有意去绣花楼遗址却因悬崖上栏杆损坏而不开放,但意外地欣赏到成片盛开的映山红,还误打误撞地看到了窑址。

站在海龙屯顶视野开阔处极目远眺,能轻松分辨东北方二十公里开外娄山关的大小尖山,能清楚识别东方几公里处的养马城。四周层层青翠山峦如莲花花瓣般舒展着,海龙屯恰似莲花花心中初生的娇小莲蓬。这娇小莲蓬上曾经城墙迤逦、关隘巍峨、玉宇焜燿,而今却是颓垣废址、荒烟蔓草、满目苍凉。

眼前规模宏大的遗址不禁让人疑惑重重:是谁何时修建了如此雄伟坚固的军事要寨和恢宏华丽的王宫殿宇呢?又是谁何时将它摧毁而被悠悠岁月和深深泥土掩埋了呢?民间的传说、史料的记载和考古的发现,零零碎碎的画面在我脑海中已串联成长卷,我们还是从脚下这方名为“遵义”的大地说起吧。

今遵义一带远古时期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期属百濮地,春秋时期属巴国,战国时期属夜郎国。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置鳖县,隶属巴郡。汉初复为夜郎国,武帝平西南夷,置犍为郡,至两晋隶属犍为郡。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置郎州,以本属夜郎地而名。贞观十三年(639年),改郎州为播州,辖六县,隶属江南道。贞观十六年(642年),将播州所辖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遵义”名称。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播州僚人叛乱,太原人罗荣奉命率师南征入播。罗荣剿抚并行,历数年平定播州。大历十三年(778年),罗荣敕封播州侯,世侯播土,子孙荫袭。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国攻陷播州,次年安南都护收复播州。第三年,播州又被南诏势力罗闽部族占领,罗荣四世孙播州大首领罗太汪率领族人弃地逃往泸州叔祖罗仁勇处避住。罗太汪逃离播州的那一刻,便结束了罗氏独家统领播州上百年的历史。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朝廷佐臣河南人穆星民奉命率兵平播,出师未捷殒命于播州芦村,晋赠荣禄大夫。同年冬,南诏大举进犯西川,西川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往成都避难。次年,朝庭任命大将高骈率军前往西川讨伐,且下诏招募骁勇之士将兵增援,河东道太原人杨端应募投军。

乾符三年(876年),杨端与舅谢氏率领家乡子弟向西川行进,行至蜀地,西川却已平定。避难泸州的罗太汪欲收复播州失地,邀请杨端一同赴播,建功名心切的杨端欣然应允。也是这一年,穆星民之弟鄱阳镇守穆星天奉命帅兵继续平播,穆家军经湘黔向播州挺进,大战南诏于乌江。当杨端一行从泸州经合江到达播州时,穆家军已击溃南诏收复播州,屯驻白田坝(今遵义老城)。

据穆氏族谱记载,杨端怂恿罗太汪应尽地主之宜在九节滩设宴款待穆星天,席间杨端用药酒毒害穆星天;穆星天之子状告于朝廷,而朝廷风雨飘摇无力勘定,便敕封穆星天为国公,建庙祭祀。杨端遂入白锦(白田坝南二十里处,一般认为今南白镇),驻军高遥山,据险立寨,与罗氏交好为长久计。播州大地自此拉开了穆杨两族三百多年的纷争。

白田坝前是一川秀丽的河水,穆氏子孙在此落业安居,这川河水因之名为穆家川。穆家川边有穆家湾、穆家巷、穆家庙。穆家川上游险峻的老鹰岩旁,是一片青草繁茂的平坝,穆家人在此养马练兵,并在老鹰岩筑寨,称为老鹰寨或穆家寨。遵义大地还有众多以穆姓命名的地方,辟如穆江、穆家林、穆家田等,这些地名无不彰显着穆氏曾在遵义的地位,这段历史不该被遗忘。

杨氏子孙则在白锦苦心经营,传至第六代杨昭,因无子过继同族宗亲、北宋名将杨业直系后人杨贵迁为嗣。杨氏前几代既要对抗来自外部的侵扰,又要应对家族内部的争斗,无暇与穆氏发生大规模冲突。随着杨氏势力日益增强,与穆氏冲突不断升级。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杨端八世孙杨文广兴兵攻打穆家寨,穆星天八世孙穆鉴据险坚守。虽然杨文广攻而不克,但穆氏子弟遭杀戮者却不在少数。

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9年),杨文广仲父杨光荣将播州二县地献于朝庭,朝庭下诏杨氏营建白锦堡,这是正史第一次有杨氏的记载。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杨端十一世孙杨轸以白锦堡隘陋,乐穆家川山水之佳,强占白田坝,改穆家川名为湘江。“湘”有“烹煮”之意,湘江之名是否含有杨轸赶走穆氏就像烹煮美食般惬意呢?

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杨轸侄儿杨粲举大军,斩首穆星天十世孙穆永忠。穆杨两族的纷争以穆氏幸存者隐居大娄深山而终结。杨氏居播州十三传至杨粲始大,杨粲官终武翼大夫、累赠右武大夫、吉州刺史、左卫大将军、忠州防御使,赐庙“忠烈”,封威毅侯。此后近四百年,无论朝代怎么更替,播州怎么隶属,杨氏稳如泰山般雄霸一方,世守播土、袭守如故。

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蒙古军进伐南宋,灭大理(即唐朝南诏)一路向东威胁播州。杨粲孙杨文择诸路要险建城壕以阻击蒙古铁骑,其中最大工事即选址老鹰寨筑龙岩新城,所谓“置一城以为播州根本”。龙岩新城历时六年告竣,起名龙岩囤,此即海龙屯第一次大兴土木。

元世祖元至二十八年(1291年),置播州宣慰司。元代对于西南苗裔部落之内附者,皆授其君长为宣慰使、宣抚使等官,土司之名由此而来。元朝灭亡后,明朝承袭元制。

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二十一岁的杨端二十六世孙杨应龙世袭播州宣慰司宣慰使。此时的播州,经过杨氏二十六代二十九位宗主的经营,广袤千里、富可敌国,雄踞于湖广、四川、贵州之间,山川险阻、易守难攻。最初杨应龙与明廷相安无事,甚至对明廷忠心耿耿。杨应龙曾数次响应朝廷征召,率部征战,立有军功。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杨应龙进献良木美材七十根,万历皇帝龙颜大悦,赏赐杨应龙飞鱼彩叚,授予“都指挥使”。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杨应龙日益骄横猖狂,最后竟到了叛乱的地步。

万历十五年后,正值壮年的杨应龙在播州专以酷杀树威,有小睚眦即戕杀,弄得人人惴恐。他看到四川官军弱不禁战,每有征讨必调拨播州兵马,因而越发跋扈,自恃富强,滋生虎踞四川的野心。甚至藐视朝廷法纪,在他的居所僭设龙凤,擅用阉宦,俨然一方土皇帝。

万历十八年(1590年)杨应龙公开作乱,起初朝廷对杨应龙之乱举棋不定,未采取有力对策。因此杨应龙一面向明朝佯称出人出钱以抵罪赎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贵州、湖广的屯堡与城镇,搜掳居民,奸淫劫掠,无恶不作。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应龙公然起兵反明,正式走上了反叛的道路。由于朝廷对西南军事部署不足,杨应龙更加肆无忌惮,不断出兵攻打周边,烧杀掳掠,时叛时降,反复不定,势力急剧扩大。

从起兵开始,杨应龙调集八万役夫工匠,大规模扩建龙岩囤。他将原有的城墙和宫室扩建加固,在方圆一点五九平方公里的山顶围筑起一座宏伟的都城。又加固或新筑前后共九关作为抵御明军的防线,从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这些关隘名字亦可窥见杨应龙的勃勃野心。也许杨应龙认为自己乃真龙天子,在浩瀚的大海中才能呼风唤雨,所以将龙岩囤又称之为海龙囤,自称“海龙囤骠骑将军”。杨应龙心中筹划着即便播州不保,凭借海龙囤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亦可与明军对抗到底。然而,海龙囤修成之日即毁灭之时。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朝廷倾全力调八省二十四万大军分八路发动“平播之役”。双方激战二个多月,播州各地关隘相继被官军攻陷,杨应龙只好带领一万七千人马退守海龙囤上,八路官军随之俱集海龙囤下。叛军倚飞鸟腾猿难逾之天险而坚守,官军遂筑长围、更番迭攻。官军苦战月余,攻破铜柱关和铁柱关后至三十六步天梯;从飞虎关而降的滚杆礌石如,人一挡及即成齑粉。官军在天梯处进攻十余日未果,遂转战后关,不几日终于攻上后关。眼看大势已去的杨应龙纵火点燃宫殿后悬梁自尽,官军攻占了这座“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

平播之役从万历二十八年二月十二日(1600年3月26日)出师至六月初六(7月15日)攻占海龙囤,历时一百一十二天。八路大军共斩首级二万余颗,生获杨应龙兄弟杨兆龙及儿子杨朝栋等百余人,招降播民一十二万。海龙囤地面木质建筑被焚毁殆尽,海龙囤城墙和关隘能毁尽毁。播州“改土归流”,分为两府:乌江南曰平越府,划与新建的贵州省;乌江北曰遵义府,隶属四川省。从此赤水之东、娄山关内外、乌江之西北的我们脚下这方壮丽雄奇富饶的土地上再无播州之称,只有“遵道行义”之遵义!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遵义兵备道傅光宅为超度大批在平播之役中丧生者的亡魂,在海龙囤新王宫烧毁的废墟上建起海潮寺。海潮寺后来几毁几建,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民国时期,这就是我们在新王宫遗址处所见寺庙。

海龙囤残垣断壁被岁月和泥土掩埋,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重新进入世人眼帘,逐渐被考古人员揭开其神秘而又悲凄的面纱。1982年,海龙囤被公布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6月,遵义市文化局申报海龙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以“海龙囤”上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评审,认为海龙囤是我国宋、明时期的军事设施,其主要功能是屯兵而非屯粮。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以“海龙屯”之名公布,把历史上“海龙囤”更名为“海龙屯”。这更名是否合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站在海龙屯废墟上,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到几千里外钱塘江畔曾经的吴越故国。唐朝末年,钱镠与杨端几乎同时应募投军,钱镠开创吴越国,杨端后代虎踞播州。钱缪临终前遗治家十训,后世诸王遵循钱镠遗训,始终贡奉中原王朝。吴越国历三代五主至末世钱弘俶顺应时势纳土归宋,使国家不被干戈实现和平统一。钱氏后人秉承祖训,造就了吴越钱氏一门世代家风谨严、人才兴盛的传奇。特别是到了近现代,文坛硕儒、科技巨擘云集,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伟长叔侄、钱学森钱永健叔侄、钱秀玲等等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钱唐钱氏不愧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反观播州杨氏,凭险负固雄霸播州几百年,他们对播州经济文化发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到第二十七代杨应龙却狂妄自大至叛乱,不但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使自己和子孙死无葬身之地;而且使许多无辜者白白丧生。杨应龙纵火焚屯时不知是否想起十三世祖杨粲所作家训十条之首条“尽臣节”?祖宗七百多年的基业一朝毁于自己之手,杨应龙悬梁自尽前是否悔恨交加呢?[1]

作者简介

王春娟,1974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县,1996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