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深圳地铁11号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深圳地铁11号线,曾称机场线,是深圳地铁的第一条通勤铁路,线路起于福田站,经深圳机场,终至碧头站,线路全长51.936公里,共设18座车站,代表色是暗紫色。11号线连接福田中心区、南山、前海、机场、福永、沙井、松岗等片区,是城市核心区与西部滨海地区的组团快线,同时兼有机场快线的功能。与深圳地铁其他线路相比较,11号线具有站距长、速度高、运量大的特点,列车更首次配备商务车厢。11号线于2012年4月开工[1],全线车站于2015年5月11日主体部分施工完成,进入调试、内部修饰阶段,2016年3月30日三权移交试运行,在2016年6月28日通车,为深圳地铁第一条运营速度达120km/h的线路,比既有线路快50%,但目前由于路基、隧道风压与噪音等问题,部分高架路段限速运行。

沿革

11号线原为穗深城际铁路的一部分,即穗深城际线在深圳境内的路段。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随后深圳市编制了《国家铁路深圳地区布局规划》。根据该规划,广深间远期将有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即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和穗深城际线。由于穗深城际线与深圳规划中的机场快线重合,因此早即有两者共线的方案。此外,现有1号线的机场东站只能到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A、B航站楼。而随着T3航站楼的建成使用,A、B航站楼已不再使用,11号线亦是T3航站楼的交通接驳工程。

2006-2007年间,由于深圳机场T3航站楼和高铁福田站先期开工建设,有关部门进行了11号线的前期研究工作,并在T3航站楼和福田站预留了土建条件。2007年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20)》中首次公开发布11号线之规划。该方案与现时方案的线路走向基本相同。但为了与穗深城际线直通运行,11号线使用动车组列车。

由于11号线与穗深城际铁路、港深机场铁路共线与否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11号线的前期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2008年12月穗深城际线在宝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开工仪式(是时的设计为与11号线共线),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均出席。然而由于设计更改,旋即停工。

2010年7月,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与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在铁道部就加快广东省铁路建设举行会谈[2]。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原由广东省政府主导,省部会谈后,改由铁道部主导。穗深城际线由原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改为国铁城际铁路制式。穗深城际线不再进入深圳市中心区。穗深城际线的旅客须在机场站或机场北站转乘11号线,进入深圳市区。又由于11号线采用地铁制式,因此已无与穗莞深线直通运行之可能。

11号线工程是中国大陆首条采用头等车+普通车编组(2+6)、时速120km、并兼顾机场功能的快线(形式与港铁东涌线、机场快线、东铁线近似),目前国内尚无相关规范及标准,亦无先例可循。同时本线地质条件复杂,有跨海及穿越填海区地段,建设方面难点较多。从2006年至2011年,历经5年时间,11号线分别完成了总体方案研究、工可研、总体设计、初步设计等阶段,完成了相关专题专项研究(如时速120km快线标准、头等车管理、空气压力波、多种介质同时存在下防腐问题等)。 在深圳地铁三期工程中,11号线成为进度最快,亦最先开工的一条路线。

视频

深圳地铁11号线 相关视频

地铁随拍:深圳地铁机场线11号线,粤语广播给100个好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