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深圳水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深圳水庫

圖片來自搜狗圖片
位置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東湖街道

地理坐標  23°34′14″N 114°08′48″E

壩高    30米

竣工時間  1960年3月4日

深圳水庫(别称“东湖”)是一個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水庫,属深圳168宗水库中蓄水量最大一个[1]。水面约4710亩,库容量达4577万立方米,是深圳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深圳水庫是深圳市水资源保护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承担了香港70%~80%、深圳50%以上的原水供应,被喻为“深港大水缸”。深圳水库水源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关系到港深两地2000多万居民能否喝上优质的“放心水”。 [2]

概述

深圳水库深圳市区东北部。因水库建在深圳河上游得名。

罗湖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深圳市中部,东起莲塘,与盐田区相邻;西至红岭路,与福田区相连;南临罗湖桥香港毗邻;北到原特区管理线,与龙岗区横岗、南湾、布吉、坂田及龙华新区民治等地交界。

深圳水库解决了径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问题,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之适应用水部门的要求,往往在江河上修建一些水库工程。水库的兴利作用就是进行径流调节,蓄洪补枯,使天然来水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较好地满足用水部门的要求。 [3]

历史

1957年,宝安县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县的水利普查,摸清了可建设的水利家底。1958年县水利局对重点水利工地进行了工程测量。1959年2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会见百余名港澳知名人士,议定宝安县建设水库向香港供水。1959年6月,广东省委正式决定兴建深圳水库。1959年7月份,佛山地委书记处书记李富林兼任宝安县委第一书记,决定借机把宝安境内的重要水利设施在当年冬季农闲时期建设起来,县委提出“苦战一冬春,彻底消灭水旱灾”的动员口号。同时上马十大水库:深圳水库、西丽水库清林径水库七沥水库高峰水库三洲田水库马泻水库樟坑径水库五指耙水库石岩水库。十大水库建设中,县委书记(当时设有县委第一书记)曹若茗分工负责深圳水库的建设,任常务副总指挥;广东省人民政府秘书长欧阳初任工程总指挥,马志民赵俊谦陈锦培李锡源任副总指挥。宝安县13名公社书记、67名大队书记与大队长组成各级领导。省水利厅派出强大技术力量指导深圳水库的测量、设计、施工。全县13个人民公社派出2万多民工,高峰时4万民工参加建设。驻军一个团的兵力参加会战。

1960年11月15日,宝安县代表曹若茗(县委书记)与香港代表巴悌签订协议,规定每年由深圳水库向香港供应原水2270万立方米。

1964年东深供水工程开工后,深圳水库划归广东省水利厅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管理局经营管理至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