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混合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混合痔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1]、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混合痔,中医病名。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临床表现为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与西医病名相同。本病若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病程中伴发贫血等并发症。

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临床表现为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与西医混合痔基本相同。

病因

多因Ⅱ、Ⅲ期内痔未及时治疗,反复脱出,复因妊娠分娩,负重远行,以致筋脉横解,气血瘀滞不散,导致本病发生。

病机

多由脏腑本虚,静脉壁薄弱,兼因久坐,负重远行,或长期便秘,或泻痢日久,或临厕久蹲努责,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之晶,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风燥湿热下迫,气血瘀滞不行,阻于魄门,结而不散,筋脉横解面生痔。或因气血亏虚,摄纳无力,气虚下陷,则痔核脱出。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

2、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

3、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可为赘皮,亦可为静脉曲张)。

病证鉴别

1、混合痔与直肠癌

直肠癌常导致大便出血,或便血,多为暗红色血液或骸液脓血便,常伴大使次数增多,后期可能出现排便因难甚至梗阻,大便性状也随之改变。直肠指检和内窥镜检查在肠腔内可发现高低不平、质硬之肿物,表面可有溃疡,触之易出血。活检做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2、混合痔与肛裂

肛裂常导致大便时肛门出血,以粪便表面或便纸带血为主,色鲜红,排便时肛门有疼痛感,便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可导致较长时间的持续肛门疼痛,其疼痛程度甚至超过排便时的肛门疼痛,有的持续数小时甚至整天。肛检时多数可以在肛管正前、正后方见肛管皮肤裂口,有压痛,指检一股肛管较紧张。

3、混合痔与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

肥大的肛乳头和直肠息肉常在使时脱出肛外,肛乳头表明被覆皮肤,较硬,表面色灰白,有痈觉,不易出血。而直肠息肉表明被覆黏膜,常有蒂,色暗红,易出血。

4、混合痔与直肠脱垂

轻度的直肠教胆脱垂,其朋出物有环形皱嫂,色谈红而松弛。全层脱垂有的可长达10cm,表面光滑,黏膜肿胀充血,摩擦后易出血。

相关检查

诊断本病还可依据:

1、肛门视诊:用双手轻轻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三期内痔大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的患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样可清楚地看到痔块的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对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

2、内窥镜检查。观察直肠粘膜有没有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情况,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状线上部有无痔疮。若有痔疮,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痔疮的数目、大小和部位。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本病应从脏腑、虚实辩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而出,血色鲜红,或便血色鲜,量较多,痔核脱出嵌顿,肿胀疼痛,或糜烂坏死;口干不欲饮,口苦,应考虑为风伤肠络或湿热下注,辩证以实证为主;肛门坠胀,痔核脱出,需用手托还,大便带血,色鲜红或淡红,病程日久;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溏,应考虑为脾虚气陷,辩证以脾虚伪主。

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以手术为主要原则。若湿热下注证,应给予清热利湿止血治疗;若脾虚气陷证,应给予健脾益气治疗;若风伤肠络证,应给予清热凉血祛风治疗。

证治分类

1、风伤肠络证

主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而出,血色鲜红;或伴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代表方:凉血汤加减。

常用方:栀子仁、黄芩、白茅、知母、桔梗、甘草、侧柏叶、赤芍。

2、 湿热下注证

主证:大便血色鲜,量较多,痔核脱出嵌顿,肿胀疼痛,或糜烂坏死;口干不欲饮,口苦,小便黄;苔黄腻,脉潘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

代表方:止痛如神汤加减。

常用方: 秦艽、桃仁、皂角子、苍术、防风、黄柏、当归尾、泽泻、槟榔、熟大黄。

3、 脾虚气陷证

主证:肛门坠胀,痔核脱出,需用手托还,大便带血,色鲜红或淡红,病程日久;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其他疗法

较严重的混合痔可行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

(1)适应证:较严重的混合痔。

(2)操作方法: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肛门部,局部浸润麻醉,充分暴露痔核,将外痔部分作“V”字形或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剥离静脉丛,至齿线稍下方,然后用弯止血钳夹住内痔基底部,再用10号或7号丝线结扎或贯穿结扎内痔,再剪除外痔部分。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其他痔核。 

转归预后

本病若早期诊断,正气较强,病情较轻者,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患者病情较重,正气较虚弱,部分患者,病程中可伴发贫血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