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清水桥初录(欧阳杏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水桥初录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清水桥初录》中国当代作家欧阳杏蓬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清水桥初录

小时候——五、六岁开始,听大人谈的最多的,是一条河,一个村,一个镇。

镇是清水桥镇。   村是平田村。

河是西舂水。

为了争河水,平田院子和对面的郑家院子打过一场又一场的仗,从赤手空拳的肉搏,大刀梭镖的械斗,到鸟枪火器的射击,都有。在老人讲来,以前那些年,平田院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对面郑家院子打架干仗。

镇是清水桥镇,解放后,公社、乡、镇,机关都在清水桥。说清水桥,一个是要到清水桥赶圩,清水桥与隔壁的柏家坪一直在争宁远北路第一圩。一个是每年都要到清水桥粮站交公粮,开始用肩膀挑,后来用板车拉。

平田村最早在神山下早禾田立宗。早禾田在河边,河对岸也有山,叫陪嫁山。神山下是怎么来的?平田欧阳氏在江西万福的祖地叫神山下,迁来湖南之后,为留个念想,把落脚之地也叫神山下。陪嫁山南面坡缓而平,中间段有个“淌”,淌上有个学校,俗称淌边中学,牌门上写的是“柏家坪乡中学”。北面陡峭有如刀削,山峰如堡,俯瞰山下万亩田园。早禾田在河边上,与陪嫁山隔河相望。早禾田地窄临河,限制发展。平田人沿龙溪而上,在平坦田园东面觅得落脚之所,故名平田。地势平坦宽阔,利于发展,八百年下来,平田人口过七千,妥妥地成了宁远北路第一大村。

西舂水源自阳明山大源、小源,穿山过岭,在清水桥南面汇合,汤汤然。当地人也不叫它西舂水,直接叫“大河”。这一条河流是清水桥、柏家坪境内唯一的大河。如果跟当地人说这条河有个名字,叫西舂水,当地人肯定一脸茫然:什么西舂水,叫大河!叫西舂水,因东汉刘买在舂陵封侯而得名。舂陵,柏家坪故地,舂陵中学,舂陵电影院、舂陵商场……都在缅怀曾经的荣光。现在还有人希望柏家坪改回去,用“舂陵”做镇名。这些清水桥都没有——除了清水桥中学,我们叫“清大”,清水桥的农家子弟大部分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对外介绍,就是“清大”毕业的。柏家坪乡中学的学子,毫不客气的说自己是“北大”毕业的。柏、北,当地人一个读音。

在这块地方,一座山就是一个村庄。

有村庄就有故事。

这也不奇怪,这片土地本是瘴疠之地,舂陵侯之所以北迁湖北,正因为受不了这里的山多,湿热,雾多,瘴气重。留下来的前辈人在这里刀耕火种,披荆斩棘的坚守,虽没有一寸山河一寸血那么夸张,但一代一代人,确实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争斗中,少不了流血牺牲,成了故事和传说。

每次在家门口环顾四周,四周都是山,云遮雾裹。西边的山属于阳明山系,一条一条如龙游,在阳光下一片乌青。东边的山,是北边的山和南边的山商量好了在东边碰头一样,在龙溪源头,立起一座馒头一样的石山。南边的山一道一道,像天空朝大地掷下的刀片。北边——清水桥就在阳明山下,阳明山更是平地涌起的浪涛,与天公争高。在雾霭中,两河之间的清水桥,如莲一朵。

柳宗元曾经在这里留诗“千山鸟飞绝”。

而在民间,所有的故事都靠口口相传。

当年,最喜欢的,就是晚饭后,月上半空,大地上蛙叫虫鸣,男女老少在晒谷坪汇聚一起闲聊,各种信息,各种传闻,香料、盐巴一样,给这平淡、苦涩的生活加上一些颜色,后来成了很多人充满诗意梦境般的回忆。

清水桥只是一个集镇,文化核心在平田一个村。

在外头的人,介绍自己是清水桥的,听的人可能一脸茫然,说平田的,对方哈哈笑一声,点头赞一句“平田是个出人才的地方”。

平田人在外面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平田人不仅跟郑家院子斗,还跟隔了一条马路的阙家院子斗。

说的是为争水路,很多时候,为的是一口气。

大院子的人颜面,是不能轻易忤逆的。

大院子倘有一个人在阙家被伤了颜面——气不过,又打不过,就跑回村里,一声锣,一声喊,像个石子投进湖心,马上激起一波一波的波澜,平田人受欺负了。同宗同姓,同气连枝,长不要人短要人,个个不敢落后,大队人马出击。阙家一个两三百人的院子,也有骨头硬的,不服输,平田人硬生生把他摁在水坝里浸死了。

茅窝里出大笋,山窝里出凤凰,阙家出了个阙汉骞。阙汉骞是军长,扬言回来报仇。平田人紧张起来,院子里出了十几个黄埔生,但没有一个掌军权!阙汉骞当时在腾冲,战事吃紧,赶不回来,才让平田人缓了一口气,赶紧讲理讲法,跟阙家人划好水路,井水不犯河水,至今相安无事。

平田人对外霸蛮,是有底气,或者是有安排的。

平田北面的东干脚、东面的勒桑里、朱家山、碟子堂、可亭、冷水源、王家冲,南面的七里坪、九龙岩,几千人口,都是平田搬出去的子孙。平田人的田土,尤其是水田,集中在西面,西北面。西面郑家院子隔河相望,西北面阙家在田中央据淌岭自守。郑家院子多,板利园、神山下挨近平田,田亩交错,矛盾主要是和这两个村。其他的郑姓院子马头上、牛轧丘、唐家洞皇家洞、大坝口……也有几千人,但赶集要到柏家坪、清水桥,这两块地方都在平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怕平田人打,出声不出力,所以郑家人和平田人的争斗,往往是以平田人占上风结束。

其实,郑家人比平田人热情、豪放。

[1]

作者简介

欧阳杏蓬,广东省广州市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