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减碳净零时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减碳净零时代

图片来源

减碳净零时代

2021年欧盟提出“碳边境调整机制”、今年台湾金管会也发布“上市柜公司永续发展路径图”,碳盘查顿时成为企业必考题。[1]

2023年,欧盟开始要求业者输入五类产品时必须申报碳排;2026年开征碳关税。金管会也从明年开始要求上市柜公司揭露碳排,逐年推进,2027年前全体上市柜公司要完成碳盘查并通过查证,包含子公司。

净零碳排时代来临,全球超过一百三十国已共同宣示,二○五○年将达成净零排放目标,为与国际社会一起追求净零排放愿景,政府、企业纷纷动起来,从政府到企业,再从企业到个人,呼吁一般民众也应共同响应。[2]

“气候变迁因应法”日前在立法院完成初审,然而,与企业密切相关的碳定价章节,目前仅知征收对象为碳排大户,详细方法尚未有任何细节,让许多可能受到供应链冲击的中小企业陷入“碳焦虑时代”。政府应规划并公布碳底价和未来扩充路线图,让中小企业也能为未来的碳费征收及早规划和准备,投资产业低碳升级;政府也应承诺以碳费启动辅导,全面支援碳盘查。[3]

减碳路径图

国家减碳需要路径图,企业同样需要。金管会也发布“上市柜公司永续发展路径图”,碳盘查顿时成为企业必考题。[4]

建议企业净零转型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

首先进行碳盘查,了解企业碳排量。

第二

根据盘查结果,找出排放热点,进行减排。

第三

针对剩馀排放量,买碳权进行抵换。

第四

最后才是使用负碳技术,但目前成本仍然太高。[5]

碳中和步骤

图片来源

净零减碳“没有人是局外人”

气候变迁已是全球关注议题,今周刊今(21)日举办2022“ESG永续台湾”第二届国际高峰会,邀请国际讲者与多个部会、企业共同与会,强调净零减碳之路上“没有人是局外人”,国际合作至关重要,能源转型更是净零基础。[6]

行政院目前在2050年转型路径上,有4转型(能源、产业、生活、社会)、2变革(科技研发、气候法制)。

能源转型,是净零转型的基础,追求能源供应稳定安全,电网更有韧性;产业转型相对重要,让台湾的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更有竞争力。

国际能源总署IEA提到,2050年要做到净零碳排要分两阶段,为2030年前极大化已成熟技术,同时布局2030后的新技术。

台湾净零转型路径依此原则,2030年前极大化目前的成果,基础与应用研究要做未来发展布局;法制面,去年环保署提出温管法预告版本,会把2050年净零碳排法规正式入法。

减碳要角 - 净零建筑正夯

“建筑是最大排碳部门之一,”王人谦说明,占全球碳排放量38%,占台湾碳排放量21%;建筑的能耗改善可明显贡献减碳。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郑名山也表示,净零建筑已成各国关注重点,透过深度节能搭配再生能源,可让建筑全年用电量接近随附再生能源的产电量。目前推动零碳建筑最积极的包括德、英、日、美及欧盟,约10年前开始即陆续要求公私有新建物都必须符合净零耗能标准。

“净零建筑的关键技术,包含建筑设计、设备最佳化、储能、再生能源、到能源管理与智慧控制等,透过高度整合,达到净零耗能,”工研院在6、7年前就将工研院一栋20年的旧建筑改造,透过整合太阳光电、照明用电最佳化、冷风机智慧管控、高能效冰机等,成功节能45%,并取得绿建筑钻石级标章。[7]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