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渡良濑溪谷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渡良濑溪谷线
[ [1]原图链接]

中文名稱: 渡良濑溪谷线

日文名稱: わたらせ渓谷線

英文唸法 :Watarase Keikoku Line

开通日期: 1911年4月15日

线路长度: 44.1 km

设计速度: 75 km/h

起止站点: 桐生站、间藤站

渡良瀨溪谷線(日语:わたらせ渓谷線わたらせけいこくせん Watarase-Keikoku sen)連結日本群馬縣桐生市桐生站栃木縣日光市間藤站,是渡良瀨溪谷鐵道的鐵路線。此線繼承舊國鐵特定地方交通線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足尾線。通稱「渡溪」(わた渓)、「渡鐵」(わてつ[1]

路線資料

  • 路線距離(營業距離営業キロ):44.1公里
    • 當中桐生-下新田信號場間1.7公里與JR東日本兩毛線共用。
  • 軌距:1067毫米
  • 站數:17個(包括起終點站)
  • 複線路段:沒有(全線單線
  • 電氣化路段:沒有(全線非電氣化非電化
  • 閉塞方式:單線自動閉塞式(桐生-下新田信號場間)、自動閉塞式(特殊)(下新田信號場-相老間)、特殊自動閉塞式(電子符號照查式)(相老-間藤間)
  • 保安裝置:
    • ATS-P(桐生-下新田信號場間)
    • ATS-SN(下新田信號場-間藤間)
  • 最高速度:80公里/小時[2]

車站列表

  • ●:停靠,|:通過
  • 普通列車除下新田信號場外停靠所有車站
  • *是有人站
  • Torokko渡良瀨溪谷號,在指定期間設有桐生站始發到相老站的列車。
  • 軌道 … ◇:可列車交會,|:不可列車交會
車站編號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英文站名 站間距離 累計距離 Torokko
Wasshi號
Torokko
渡良瀨溪谷號
接續路線 軌道 所在地
WK01 *桐生 桐生 Kiryū - 0.0   東日本旅客鐵道兩毛線
上毛電氣鐵道上毛線西桐生
群馬縣 桐生市
- 下新田信號場下新田信号場 (下新田信号場) Shimo-Shinden Signal Box - 1.7    
WK02 下新田 下新田 Shimo-Shinden 1.9 1.9    
WK03 *相老 相老 Aioi 1.2 3.1 東武鐵道桐生線(TI-56)
WK04 運動公園 運動公園 Undō-Kōen 1.1 4.2 上毛電氣鐵道:上毛線(桐生球場前
WK05 *大間間 大間々 Ōmama 3.1 7.3 東武鐵道:桐生線(赤城(TI-57))
上毛電氣鐵道:上毛線(赤城)
綠市
WK06 上神梅 上神梅 Kami-Kambai 5.1 12.4  
WK07 本宿 本宿 Motojuku 1.4 13.8   桐生市
WK08 水沼 水沼 Mizunuma 3.1 16.9  
WK09 花輪 花輪 Hanawa 4.1 21.0   綠市
WK10 中野 中野 Nakano 1.0 22.0  
WK11 小中 小中 Konaka 2.4 24.4  
WK12 神戶 神戸 Gōdo 2.0 26.4  
WK13 澤入 沢入 Sōri 7.0 33.4  
WK14 原向 原向 Haramukō 5.3 38.7   栃木縣
日光市
WK15 通洞 通洞 Tsūdō 3.2 41.9  
WK16 足尾 足尾 Ashio 0.9 42.8  
WK17 間藤 間藤 Matō 1.3 44.1    

线路信息

所属公司:渡良濑溪谷铁道株式会社

运营公司:渡良濑溪谷铁道株式会社

里程:44.1km

轨距:1067mm

车站数:17

线路状态:全线单线非电化

桐生站~下新田信号站间与东日本旅客铁道两毛线共用设施

为了运输足尾铜山产出的铜矿而修建了足尾铁道,足尾铁道资本金200万日元,其中4万股股票中有20100股被古河虎之助购走,随后足尾铁道社长也由古河会社的干部近藤陆三郎担任。但是足尾铁道预定的4辆蒸汽机车延迟交付造成足尾铁道紧急向日本国铁借用1辆蒸汽机车才确保正常开业。由于矿石运输属于国家大事,因此足尾铁道被收归国有。

1973年足尾铜山因为资源枯竭被关闭,但是足尾线沿线的精炼工厂仍在精炼进口铜矿,但是随着1986年相关产业的缩水,足尾线的精炼铜矿与硫酸运输也被废止。

由于沿线产业衰退,足尾线营业系数达到677,被列入第二次特定地方交通线。

年表

  • 1911年4月15日,下新田信号站~大间间站开业。
  • 1912年9月5日,大间间站~神户站开业。11月11日,神户站~泽入站开业。12月31日,泽入站~足尾站开业。
  • 1914年8月25日,足尾站~足尾本山站开业。
  • 1918年6月1日,线路国有化。
  • 1973年6月27日,草木大坝开始建设,神户站~泽入站间线路改道经过草木隧道,草木站废止。
  • 1984年9月11日,被列入第二次特定地方交通线。
  • 1987年4月1日,国铁分割民营化,东日本旅客铁道接管。
  • 1989年3月29日,线路转换到渡良濑溪谷铁道旗下。
  • 2002年5月17日,足尾站~间藤站因山体滑坡中断。8月4日再开。
  •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造成足尾矿山的源五郎堆积场坝体决堤,神户站~间藤站中断。3月14日,受东京电力计划供电影响全线停运。4月1日再开。
  • 2017年5月22日,东日本旅客铁道轨道检查车キヤE193系气动车在

线路八木原道口附近脱轨。根据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由于枕木、道床等的连续问题,使得列车在经过半径为160m的弯道时,左侧外轨被挤出枕木,第二节车厢的前对轮脱轨进入铁轨内。6月10日再开。

车辆使用

  • わ89-310型
  • わ99型
  • DE10型
  • WKT-500型
  • WKT-510型
  • WKT-550型

线路1小时1~2班,间藤站~桐生站1天11班往复,线路运行的列车主要以全线列车和桐生站~大间间站的区间列车为主,但是在早晨5时6时和夜间21时设置有下行与上行的足尾站~间藤站的区间列车。沿线祭典开始时开行桐生站~水沼站 · 神户站的区间列车,新年参拜时开行桐生站~上神梅站的区间列车。

虽然实行了单人运行,但是工作日早上桐生站~大间间站、休息日等白天的列车中,为了应对乘客的需要,乘务员会乘坐。但是车内补充券在早上不办理,只在白天的时间段办理。单人运行时由2节车厢组成的情况下,从大间间站开始第2节车厢不能上下车,只有第1节车厢可以上下车,但在乘务员乘坐的列车上,如果乘务员在第2节车厢的话,第2节车厢也可以上下车。

团体包租列车时,除了专门的旅游列车,其余都是与普通列车连接进行各站停车运行,但是普通乘客只能乘坐团体车厢之外的车厢。

营业时间内大间间站以外的所有车站的运费都是车内结算。由于需要事先在运费箱里的兑换机进行货币兑换,导致列车晚点,所以车内广播会提醒不要在下车前临时兑换货币。由于乘务员的乘坐问题,所以单人运行时只有前进方向的第一节车厢的运费箱可以使用,如果有乘务员的话也可以在第二节车厢使用运费箱。

旅游列车

Torokko渡良濑溪谷号:(相老站~)大间间站~水沼站~神户站~泽入站~通洞站~足尾站[3]

Torokko Wasshi号:桐生站~相老站~大间间站~水沼站~神户站~泽入站~通洞站~足尾站~间藤站[4]

参考来源

  1. わたらせ渓谷鐵道の 鉄道駅[電車駅]路線一覧 (群馬県
  2. 寺田裕一『データブック日本の私鉄』ネコ・パブリッシング、2002年、p.46
  3. トロッコわたらせ渓谷号
  4. トロッコわっしー号

外部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