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港铁何东楼车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港铁何东楼车厂
图片来自hket

何东楼车厂英语:MTR Ho Tung Lau Depot)是东铁线唯一一座车厂[1](简称HTD),位于新界沙田区火炭,邻近东铁线火炭站马场站,上盖为银禧花园骏景园御龙山,原址为称为何东楼的著名建筑,是香港富豪何东旗下物业,约于1970年代拆卸,并兴建九广铁路英段车厂,即现今港铁何东楼车厂。

介绍

2007年12月2日,两铁合并,原由九广铁路公司营运的何东楼车厂随东铁线租予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继续营运。

设施

车厂除了为列车提供停车、测试、洗车、预防及纠正性维修设施外,亦为所有东铁线英制列车(“乌蝇头”)及正陆续到港的港铁东铁线现代列车进行大型维修工程。而在1998年-2000年,驻本厂的Adtranz外判团队,亦曾为内地“新时速”港穗直通车(中国内地第一列投入应用的高速列车;车头已于2013年送往瑞典废铁厂解体,其馀改装为瑞典国铁同系车车厢)提供约每四日一次的维修服务,直至内地方面买断“新时速”列车产权为止。自九龙南线建成后,隶属于东铁线及马鞍山线的近畿川崎电动列车(“千九”)不再于此车厂进行大修,而改由機车拖往八乡车厂进行大修。除了相关事项外,本车厂还负责维修ktt 九广通客车及機车。 此外,前九铁俗称黄头的车组E44未翻新都城嘉慕电动列车三卡列车亦停放在本厂(通常停于骏景园下的泊车位,有时会与工程用前货运棚车连结,但自2002年7月最后一次“慈善之旅”后,不会再驶出厂外,亦不会获安排洗车,直至2018年1月资产处分测试后退役)。 而此厂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北厂(骏景园基座)、南厂(银禧花园基座)、机务段(御龙山基座)及调度控制中心(火炭铁路大楼低座)。

北厂(第二及三期厂房)

位于骏景园基座的北厂,占地面积约7公顷,因兴建骏景园而于1990年分阶段重建,并于1993年至1996年4月21日间,分三阶段重新启用。其中,靠近马场站的三分之二北厂,主要用作停车坑(末端连接北面进出轨道),以停泊各载客列车,以及25T型客车(在平时,会有一至两列列车停泊于此待命;而所有港铁东铁线现代列车均在此进行静态测试;25T客车只会停泊在靠近马场站北行路轨;另外,在37抽现代列车未完全替补现有列车前,泊位空间并不充足,部分列车收车后会安排停泊于指定的车站或货场,作为清晨开出班次之用)。有时,后备列车E44亦会被拖至此处进行检查。而在靠近东铁线正线的三分之一,则用作维修车坑,以便进行定期维修。

南厂(第一期厂房)

位于银禧花园基座的南厂,采用密封式设计,为本厂主要部分,除了中间有轨道贯穿南北二厂外,其馀部分为维修工场及车厂行政中心。而在南厂靠近火炭站进出轨道部分,则设有洗车机。南北二厂间,由一条平交道分隔。有时,一列列车(通常是下午时段)会在御龙山下方的南厂入口待命,以应付下班繁忙时间的载客需要。

此外,南厂亦设有车厂办公室,于1990年7月12日连同骏景园基座的二期厂房一并启用。

机务段及路轨工场

位于御龙山基座的机务段,主要用作停泊工程车及路轨工场,介乎于马场站进出路轨及大埔公路间。在收车后的例行检查时,所有工程列车均由此处出发。进出此机务段工程车辆须由车厂入口转右,经火炭铁路大楼侧平交道进入。此外,在御龙山基座亦设有进出厂及连接马场站轨道(均属车厂区域),其中后者有全港唯一容许载客列车通过的平交道(机务段入口)。

调度控制中心

本厂调度控制中心设于火炭铁路大楼低层,可观察整个南面进出轨道区域的调度情况。而铁路大楼低层的其他部分,为本厂之物料仓库、东铁线Trainguard讯号系统的微电脑联锁机房,以及路轨辗磨车专用泊位。

开放活动

此车厂属重要的铁路设施,大部分时间不向公众开放。

第一次开放日于1996年4月21日举行,为北厂开幕启用典礼暨同乐日,只供九铁职员及其家属出席。

第二次开放日于2001年4月1日举行,称为九广东铁乘客同乐日。当日开放车厂部分设施予已取得入场券的公众人士,公众也可参观维修工场及调度控制室。是次活动中也有提供摊位游戏及抽奖等活动。

参考文献

  1. 运输及房屋局网页:立法会一题:沙中线车厂选址,2007年10月31日(于2008年5月12日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