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滇王之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滇王之印
图片来自文汇报

滇王之印,或称西汉“滇王之印”金印,是1956年11月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发掘的西汉时期古滇国王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时期征服古滇国后,滇王降汉,汉武帝在该地设益州郡,封滇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

该印为纯金铸造,金的成色为95%,重90克,印面为方形,边长2.4厘米,高2厘米。印文篆书“滇王之印”四字,錾刻而成。上有蛇纽,蛇首昂起,蛇身盘血,背有阴刻菱形鳞纹。印身、印纽是分别铸就后再焊接起来的。[1] 汉武帝赐滇王之印后,对云南实行羁縻统治。

发现历史

1956年考古学家终于在滇池东岸,一个不高的小山岗上,揭示了云南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一个消失千年的王国——古滇国墓葬群。

小山岗极普通,东西宽200米,南北长500米,坐落在滇池岸边,远远望去,犹如一头静卧在海边的鲸鱼。

这个小山岗叫做石寨山,这里没有碑石,没有封土堆,它平淡到了没有一点足以引发盗墓者贪婪的幻想,因而得以安宁两千年。1956年秋天,正式的发掘开始了,一个崭新的、不为人所知的神秘文化崭露头角。小山岗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源源不断出土的器物,接踵而至的惊喜,不仅让考古学家兴奋不已,更让史学家始料未及。6号墓中出土了一枚金印——“滇王之印”,《史记》对这枚金印有过确凿无误的记载,那是元封二年汉武帝赐予滇王的。[2]

真伪

1956年,这枚形如盘蛇印纽的金印“滇王之印”于中国云南石寨山西汉古墓群的6号墓滇王墓出土,经考证是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前109年)滇王尝羌臣服汉室后赐予的印绶。并且印证了,东汉光武帝赠与日本的汉倭奴国王印,尺寸及印纽均符合汉制

1981年2月21日,中国扬州地区邗江县甘泉二号汉墓出土另一颗汉代金印“广陵王玺”。这枚印章也是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龟纽,阴刻篆体字,规格、形制、篆刻技法与汉委奴国王印如出一辙,据专家考证很可能出自同一匠人之手。考古人员参照附近汉墓中刻于其它铜器上的年号推定,这枚金印就是东汉明帝刘庄于永平元年(58年)封刘荆广陵王时赐予他的,与授日本金印的时间(中元二年)仅隔一年,从而确定了“汉委奴国王”金印确为后汉光武帝所颁赐。

重要意义

关于“滇王之印”的意义,有一点值得指出。“滇王之印”的出土,不但确证了“古滇国”的存在,同时也证明了《史记》文献记载的可靠。就是说,一颗金印,既证明了云南古代历史,也证明了中国古代历史。在考古学上,像这样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相一致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也是为什么“滇王之印”会由国家征调而入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原因之一。[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