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滦州皮影

滦州皮影

滦州皮影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河北滦州,故名,始称滦州皮影或乐亭皮影及冀东皮影,又称滦州影戏,因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又名河北皮影、唐山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三大流派(陕西皮影、潮州皮影、北方皮影)中北方皮影的代表之一。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滦州皮影

起源地:河北滦州

属 性:汉族民间艺术形式

别 名:乐亭皮影滦州影戏、河北皮影

简介

流行于河北东北部唐山市为中心的地区,包括昌黎滦县乐亭等县,辐射到河北周边地区和东北三省。当地有谜语“远看灯火照,近看像个庙,里头人马喊,外边哈哈笑”。

滦州影戏始以滦河为界,河东皮影称东路影;河西则为西路影。影人以驴皮制成,故又名驴皮影。演出时,影人前有大幅素纸幕,影人后有灯光,演者立于幕后,持影人于纸幕舞动,配以唱词与音乐。剧目丰富,唱腔综合高腔﹑京剧及滦州一带的曲艺而有所变化,对于评剧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影响。

溯源

据记载,明中叶以前,滦州皮影戏还是一种传统大影,影人尺码较大,牛羊皮刻制,色泽晦暗,乐器简单,唱腔单调。

明万历年间,滦州安各庄屡试不第的秀才黄素志改牛羊皮为驴皮刻制影人,尺码缩小为 一尺左右,用细长圆滑的高粱秸秆(滦州俗称“箭杆儿”)操纵,并将影人造型创新: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阳刻素面代表正人君子和贞节烈妇,粗眉环眼及阴刻赘肉横生的脸谱象征奸邪恶霸,龇牙咧嘴眼眶外加白圈代表趋炎附势或诙谐滑稽之徒。从而形成滦州皮影典型的“通天鼻,眉线高挑,眉梢弯曲回收与细长的丹凤眼相连,樱桃小口,下巴尖翘,五分脸,七分装”的审美效果。内容文辞典雅,通俗健康,借史讽今,针砭时弊,达到济世救人,启发民智,寓教于乐的目的。音乐唱腔则吸纳滦州方音方言俚曲,乃至地道的滦县老呔儿话,以及民间歌曲小调叫卖声都渗透其中,所以形成浓厚的地域特色,真正意义上的滦州皮影从经诞生,并演变成普及东三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北方多数地区的大型民间艺术剧种,它的影响遍及冀东、东北各地,也赢得了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人民高度赞誉,被《欧洲时报》称为“魔术般、闪电式的艺术”。

剧目

河北省地方剧资料汇编》中就有对明万历年间手抄滦州影剧本《薄命图》的介绍。 河北滦州影由创始、演变,直到清代发展到全盛时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 老四大部”影经,这四大部影经即:《双失婚》、《金石缘》、《五峰会》,《镇冤塔》(一说《破洪州》)。

《双失婚》写的是宋代马元佑造反,镇国王高君宝下南唐平定内乱的故事。

金石缘》以李绍基为唐朝镇守“庆阳”为主线,重点描述了李化龙与敖姿伶这一对冤家终结秦晋之好的情节。

镇冤塔》演述了南宋时期秦桧诬杀岳飞后,岳飞遗子岳霄与秦玉兰悲欢离合的经过。

五峰会》全本由“干天剑”、“保龙山”、“平西册”三集组成,描写的是宋代故事。其故事内容虽大多为虚构,但其情节表演非常动人,所以一直以保留节目流传了下来。

伴奏

滦州影戏最初的乐器只有一个木鱼,念诵剧本称为“宣卷”, 可见它与讲说佛经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后杂取弋阳腔,清代雍正年间开始吸收昆曲,乾隆末年添加四弦琴。道光年间,乐亭县小高庄高述尧着手改革滦州影戏,改造音乐,创作剧本,使滦州影戏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乐亭影戏阶段。乐亭影戏具备了独备特色的音调唱腔——滦州影调,它是在吸收了乐亭境内的民歌、民谣、俚曲、叫卖、哭丧调等乡土音调基础上形成。清末民初时,乐亭县有40多个影戏班子。滦州影戏最后定型为以驴皮雕刻。

滦州东路影的伴奏乐器以一把南弦子为主,在唱腔上正式使用“宫”、“商”、“征”、“角”、“羽”的调式,其节奏的板式有两种:一为〔二六板〕,二为〔快板〕。演唱时,按行当角色分成大嗓小嗓两种,演唱的方法系用“假声”或“捏嗓”(用手指压迫脖子来挤压“声带”发声)。在一无较好的剧场,二无科学的扩音设备,三要女旦男配,这种“捏嗓”演唱却能在村野山乡的戏台上,使其声音传得很远。前些年我在唐山听完了《白蛇传》中白蛇演唱后,令我惊讶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瘦小老前辈竟会发出娇滴滴的少女声音来。

声腔

掐着喉咙演唱,以求得独有的唱腔效果。配合滦州方言、掐者喉咙唱皮影的味道别有韵味 。唱影戏的女士很少,大多都是爷们。从唱腔特点来看,影界则有东路和西路之说:以滦河为界,西边的丰润玉田遵化语音较直,所以唱腔讲究快马轻刀,节奏较快;东边的昌黎滦县乐亭,语音柔和,所以唱腔讲究曼声感人,曲调婉转。

滦州皮影戏班一般由七至九人组成,所以又有“七忙、八闲、九消停之说”,这些固有的行规至今沿用,“贴、打、拿、拉、唱”各个行当的分工依然不变,男演员唱“小”还采用“掐嗓”唱法。这些都形成原汁原味儿滦州皮影的独特之处。

滦州皮影在长期演唱过程中,唱词形成严谨而又富于多变的格律:诸如七字句、十字锦、五字赋、三赶七、大金边、小金边等相当成熟的模式。不同的唱词结构,产生不同的旋律和效果,适应塑造各异的人物角色。

滦州皮影兼融音乐、绘画、剪纸、雕刻、戏曲于一身,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已相当完美。滦州皮影造型也具有强烈的装饰色彩和欣赏价值。

滦州皮影将我国皮影文化带到了历史的高峰。[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