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炒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炒钢
图片来自cjdby

炒钢是一种炼工艺,出现在西汉中期,是指将生铁加热到半液体半固体状态时加入铁矿粉并进行搅拌,此时生铁在铁矿粉和氧气的作用下会脱,使得碳含量降低,之后再将半液体半固体热锻成钢制品[1]

发展简史

在1855年以前,人类能够实现的冶金炉温度最高不超过1400℃。那时的炼钢方法是在半凝固状态进行的。普德林法是发展到工业规模的炒熟铁法,产业革命后大规模铁路建设初期所用的材料就是用普德林法生产的熟铁。然而这种方法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不高,在中国古代还独创了在炒铁过程中反复多次锻打的百炼钢工艺,生铁和熟铁按比例配合起来冶炼的灌钢工艺,以及铸铁固态脱碳成钢的工艺;但这些工艺没有发展形成工业规模的生产,就已经失传,只能根据发掘的文物和史料记载进行其历史状况的研究。

优点

炒钢的优点是成分可适当控制,生产率比较高,质量也比较好。在现代,人们常把由矿石直接制钢的工艺叫一步冶炼或直接冶炼,而把先由矿石冶炼成生铁、然后再由生铁炼钢的工艺叫两步冶炼或间接冶炼。炒钢的生产过程也分两步:先炼生铁,后炼钢。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炒钢的出现便是两步炼钢的开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古代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发明了炒钢法(与中国古代的‘炒钢’有很大不同),在产业革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马克思怀着极大的热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不管怎样赞许也不会夸大了这一革新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