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牛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樟基本资料

学名 Cinnamomum kanehirae

界名 植物界

门名 维管束植物门

纲名 木兰纲

目名 樟目

科名 樟科

特有种 是

分布范围 国家公园分布状况 玉山国家公园 雪霸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区域内牛樟分布地点:

  • 浅色部份为国家公园范围,深色点为物种分布位置
  • 分布图仅表示历年保育研究报告的调查地点中,有纪录到该物种的区域位置,不代表空白部分完全没有物种分布。[1]
分布范围照片来自


牛樟小档案

◆ 分类:樟科(Lauraceae)\樟属

◆ 原产地:台湾特有种

◆ 生长环境:分部于平地至中海拔约1700公尺山区,生长在丛林内、山谷或开阔地

◆ 生长习性:常绿大乔木

◆ 株高:可达30公尺,胸径可达30至60公分或更粗

◆ 根茎:树皮茶褐色,表面粗糙,常有纵裂纹;小枝条带黄绿色

◆ 叶

》  單葉,互生,革質;卵形、橢圓形、卵狀橢圓形;基部圓或楔形至寬楔形,先端尖,常具短尾尖;全緣
》  葉長約8至11公分,寬約4至5.5公分;葉柄長約0.8至2.3公分,光滑無毛;無托葉
》  頂芽卵球形,長約0.6公分,寬約0.5公分;芽鱗呈覆瓦狀緊密排列,寬卵圓形,先端鈍或具小突尖,外被褐色絹狀短柔毛
》  面綠色,具有光澤,背面顏色較淡;兩面光滑無毛;幼葉紅色;落葉紅色
》  側脈羽狀或不明顯三出胍

◆ 花

》  兩性花,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
》  花具梗,長約0.5至0.8公分;花開放時花冠直徑約0.5至0.6公分
》  花被片6枚,白色,基部合生筒狀,果時增厚成果托;2輪,近相等,長橢圓形,長約0.2至0.3公分,早落,外面平滑,內面側具毛茸
》  雄蕊
→完全雄蕊9枚,3輪,花藥4室,瓣裂
→第1、2輪花絲長約0.1至0.2公分,無腺體,基部具絨毛,花藥室內向
→第3輪花絲具腺體,基部具絨毛,腺體近無柄,花藥室外向
→退化雄蕊3枚,箭形,位於最內輪
》  雌蕊心皮1枚,花柱1枚,柱頭頭狀;子房1室,上位,頂生胎座

◆ 果实:核果,扁倒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长约1至1.2公分,直径约1.2公分,基部具长约0.9公分之壶形肉质果托;核果成熟时紫黑色;核果内具种子1粒

◆ 花果期:花期春季;果期夏季[2]


牛樟的属名Cinnamomum来源

牛樟的属名Cinnamomum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由希腊文kinnamomon(肉桂)缔结而来,指此属植物具有肉桂般的香气。另一种说法为缔结自希腊文kinein(卷曲)与amomos(无过失),指树皮有纵向卷曲深沟裂,纹理美观而无过失。至于种小名kanehirai,是由日本人金平亮三(Kanehira ,Ryoso)的姓氏缔结而来,表彰他对台湾植物界的贡献。[3]


认识牛樟树

牛樟(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全世界只生长在台湾的珍贵树种,在台湾已立法列为国宝级的一级保育类树种。

牛樟又称为樟牛、黑樟,常绿阔叶大乔木;分布于台湾中、低海拔(约450~1700公尺)的阔叶林带,牛樟树对环境要求严格需湿润适中、排水良好、含石率较低、腐植质较多的土壤,比较喜欢长在坡度平缓,地势较广的山凹地形,牛樟早期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全台湾的山区都有其踪迹,现今台湾只分布于四大区域:桃园县,苗栗县,南投县,高雄市。

牛樟为台湾原生特有种,常与樟树混生,牛樟易结树瘤,部份树瘤因其切面会产生优美的花纹,亦被称花樟;牛樟树干材质加工容易且不易腐朽或虫蛀,并会释放令人心怡的天然芳香气味,是家俱、屏风、艺术雕刻的优良材料,也常被用来雕刻佛具神像,因此生长在牛樟上的牛樟芝也有另一个别称…神明菇。

在清末民初至日治时期,因雕刻业、家俱业的发达,加上樟脑油的巨大需求,于是开始大量砍伐山区的樟树类,其中也包括了牛樟树,由于牛樟树本来的数量就已稀少再加上滥垦滥伐,因此面临绝种的危机。近年来台湾政府为了保育牛樟树,已将牛樟树立法列为国宝级的ㄧ级保育类树种,并推广造林复育牛樟树,让世界独有的台湾牛樟树得以世代延续。[4]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具刺激性臭味。叶芽球形,苞片外有柔毛及缘毛。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两端均锐,长9~15公分(cm),宽4~5公分(cm);脉3出,在嫩叶上者不显明,脉腋有毛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被钟形,里面散生粗毛,6片,大小略等,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mm);雄蕊4轮,最内1轮为假雄蕊,第3轮有腺,药外向,药4室,花丝基部有毛。果实扁球形,径约12毫米(mm)。种子坚硬。


生活习性

分布于海拔 450~1800 公尺之地,常与樟树及其他阔叶树混生,如乌来、李崠山、洗水山、加里前山、油罗山、阿里山、奋起湖、溪头及恒春等处,均为著名之产地。[5]


特性

牛樟为台湾原生特有树种,因为树形粗状坚实,所以被称为“牛”樟。牛樟种子繁殖困难,林试所十数年前即开始研究其无性繁殖,但因为技术及设备的不足,使发根率困难的情况一直无法突破。但是现在,由于掌握了牛樟扦插繁殖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即植物生理学上所谓“幼年化”的理论,牛樟苗木已能量产。牛樟之花属黏质虫媒花,母树间受粉困难,又多开于树冠顶端,易遭风害,偶有种子亦未成熟前即遭鸟、兽食害,因此采种极为困难。在自然状态下,也很少有天然更新丛生,偶有天然下种,也因林下光度不足、种子又因枯枝落叶过厚而不易著床发芽等原因,多致失败,我们很不容易在林下找到牛樟小苗的原因便在于此。


用途

1.建筑、家俱、雕刻用材:木材具有芳香,边材淡黄褐色,心材暗红褐色,质略柔软,为著名的建筑、家俱及雕刻工艺用材。牛樟木材富含松油醇,不易腐朽、虫蛀,材质细致、纹理交错,且铇削加工容易,也渐成高价值的家具及木刻艺品用材。

2.提炼牛樟油:牛樟的枝叶可提炼牛樟油。

3.牛樟芝产业的发展应用:牛樟芝是长在牛樟上的一种真菌,也属于台湾特有种,有研究显示牛樟芝当中有三萜类的化合物,学术界普遍认为此化合物能抑制癌细胞,因为牛樟芝通常是长在中空树干的内面,所以这些年岁已久的牛樟老树被砍伐大多不是为了使用木材,而是为了采撷树干内部的菇,造成牛樟砍伐的问题日益严重。[6]


图片

  • 千年牛樟被开膛剖肚仍挺立
  • 千年牛樟巨木奇幻旅程结束 从双流返回那玛夏故乡
  • 复育国宝牛樟 中研院找出“全数基因”重写族谱


牛樟与樟树的分别

1. 外观:树干通直,高可达30公尺,直径30~60公分或以上,木材本身质地细致,外观较一般樟树来的高耸巨大,有一说牛樟之所以命名为[牛]就是因为[树大如牛],树冠略呈三角形帽状,而其他种樟树则较多呈圆扇形。

2. 叶片:叶片形状一般呈长椭圆形,革质、表面光滑有光泽,正反面颜色相近背面颜色较淡,叶边呈波浪状起伏,叶子比一般樟树大、圆、厚,大约有一个儿童合掌的大小,一般樟树则不到鸡蛋大小。

3. 种子:种子呈深紫色,由侧面看形状呈僧帽状,有较大的果托。

4. 树皮:树皮呈茶褐色,常有纵裂相当粗糙较一般樟树柔软但比较厚。

5. 木材:木材较红,纹路深而明显,一般樟树较白,纹理较不明显。

6. 香味:牛樟木材精油以松油醇、松香醇为主,具有樟脑之气味,其香味较浓可以用来分辨,但在不同区域所产树木及树木的不同部位,其香味会有差异,部份牛樟味道会近似牛粪味,也因此民间有人说[牛]樟之得名是因为这特殊的香味。[7]


视频

牛樟的种原搜集与繁殖

牛樟造林的方法

牛樟的生物特征

抢救国宝牛樟! 牛樟全基因体定序重写植物族谱


参考资料

  1. 基本资料,牛樟-台湾国家公园
  2. 牛樟小档案,牛樟-Peter's Blog
  3. https://www.nmns.edu.tw/flowers/2010/spring/03-02/ 牛樟的属名Cinnamomum来源],牛樟—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4. 认识牛樟树,牛樟树-八百长春生技有限公司
  5. 形态征、生活习性-牛樟,牛樟-台湾国家公园
  6. 牛樟用途,牛樟
  7. 牛樟树的辨认方式,牛樟-八百长春生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