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牛樟基本資料

學名 Cinnamomum kanehirae

界名 植物界

門名 維管束植物門

綱名 木蘭綱

目名 樟目

科名 樟科

特有種 是

分佈範圍 國家公園分布狀況 玉山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區域內牛樟分佈地點:

  • 淺色部份為國家公園範圍,深色點為物種分佈位置
  • 分布圖僅表示歷年保育研究報告的調查地點中,有紀錄到該物種的區域位置,不代表空白部分完全沒有物種分布。[1]
分佈範圍照片來自


牛樟小檔案

◆ 分類:樟科(Lauraceae)\樟屬

◆ 原產地:台灣特有種

◆ 生長環境:分部於平地至中海拔約1700公尺山區,生長在叢林內、山谷或開闊地

◆ 生長習性:常綠大喬木

◆ 株高:可達30公尺,胸徑可達30至60公分或更粗

◆ 根莖:樹皮茶褐色,表面粗糙,常有縱裂紋;小枝條帶黃綠色

◆ 葉

》  單葉,互生,革質;卵形、橢圓形、卵狀橢圓形;基部圓或楔形至寬楔形,先端尖,常具短尾尖;全緣
》  葉長約8至11公分,寬約4至5.5公分;葉柄長約0.8至2.3公分,光滑無毛;無托葉
》  頂芽卵球形,長約0.6公分,寬約0.5公分;芽鱗呈覆瓦狀緊密排列,寬卵圓形,先端鈍或具小突尖,外被褐色絹狀短柔毛
》  面綠色,具有光澤,背面顏色較淡;兩面光滑無毛;幼葉紅色;落葉紅色
》  側脈羽狀或不明顯三出胍

◆ 花

》  兩性花,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
》  花具梗,長約0.5至0.8公分;花開放時花冠直徑約0.5至0.6公分
》  花被片6枚,白色,基部合生筒狀,果時增厚成果托;2輪,近相等,長橢圓形,長約0.2至0.3公分,早落,外面平滑,內面側具毛茸
》  雄蕊
→完全雄蕊9枚,3輪,花藥4室,瓣裂
→第1、2輪花絲長約0.1至0.2公分,無腺體,基部具絨毛,花藥室內向
→第3輪花絲具腺體,基部具絨毛,腺體近無柄,花藥室外向
→退化雄蕊3枚,箭形,位於最內輪
》  雌蕊心皮1枚,花柱1枚,柱頭頭狀;子房1室,上位,頂生胎座

◆ 果實:核果,扁倒圓錐形或扁圓球形,長約1至1.2公分,直徑約1.2公分,基部具長約0.9公分之壺形肉質果托;核果成熟時紫黑色;核果內具種子1粒

◆ 花果期:花期春季;果期夏季[2]


牛樟的屬名Cinnamomum來源

牛樟的屬名Cinnamomum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由希臘文kinnamomon(肉桂)締結而來,指此屬植物具有肉桂般的香氣。另一種說法為締結自希臘文kinein(捲曲)與amomos(無過失),指樹皮有縱向捲曲深溝裂,紋理美觀而無過失。至於種小名kanehirai,是由日本人金平亮三(Kanehira ,Ryoso)的姓氏締結而來,表彰他對台灣植物界的貢獻。[3]


認識牛樟樹

牛樟( 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全世界只生長在臺灣的珍貴樹種,在臺灣已立法列為國寶級的一級保育類樹種。

牛樟又稱為樟牛、黑樟,常綠闊葉大喬木;分佈於臺灣中、低海拔(約450~1700公尺)的闊葉林帶,牛樟樹對環境要求嚴格需濕潤適中、排水良好、含石率較低、腐植質較多的土壤,比較喜歡長在坡度平緩,地勢較廣的山凹地形,牛樟早期分佈範圍相當廣泛,幾乎全臺灣的山區都有其蹤跡,現今臺灣只分佈於四大區域:桃園縣,苗栗縣,南投縣,高雄市。

牛樟為臺灣原生特有種,常與樟樹混生,牛樟易結樹瘤,部份樹瘤因其切面會產生優美的花紋,亦被稱花樟;牛樟樹幹材質加工容易且不易腐朽或蟲蛀,並會釋放令人心怡的天然芳香氣味,是傢俱、屏風、藝術雕刻的優良材料,也常被用來雕刻佛具神像,因此生長在牛樟上的牛樟芝也有另一個別稱…神明菇。

在清末民初至日治時期,因雕刻業、傢俱業的發達,加上樟腦油的巨大需求,於是開始大量砍伐山區的樟樹類,其中也包括了牛樟樹,由於牛樟樹本來的數量就已稀少再加上濫墾濫伐,因此面臨絕種的危機。近年來臺灣政府為了保育牛樟樹,已將牛樟樹立法列為國寶級的ㄧ級保育類樹種,並推廣造林復育牛樟樹,讓世界獨有的臺灣牛樟樹得以世代延續。[4]


形態特徵

常綠大喬木。具刺激性臭味。葉芽球形,苞片外有柔毛及緣毛。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兩端均銳,長9~15公分(cm),寬4~5公分(cm);脈3出,在嫩葉上者不顯明,脈腋有毛叢。聚繖狀圓錐花序頂生;花被鐘形,裏面散生粗毛,6片,大小略等,長橢圓形,長約2毫米(mm);雄蕊4輪,最內1輪為假雄蕊,第3輪有腺,葯外向,葯4室,花絲基部有毛。果實扁球形,徑約12毫米(mm)。種子堅硬。


生活習性

分布於海拔 450~1800 公尺之地,常與樟樹及其他闊葉樹混生,如烏來、李崠山、洗水山、加里前山、油羅山、阿里山、奮起湖、溪頭及恆春等處,均為著名之產地。[5]


特性

牛樟為臺灣原生特有樹種,因為樹形粗狀堅實,所以被稱為「牛」樟。牛樟種子繁殖困難,林試所十數年前即開始研究其無性繁殖,但因為技術及設備的不足,使發根率困難的情況一直無法突破。但是現在,由於掌握了牛樟扦插繁殖技術中最重要的一環,即植物生理學上所謂「幼年化」的理論,牛樟苗木已能量產。牛樟之花屬黏質蟲媒花,母樹間受粉困難,又多開於樹冠頂端,易遭風害,偶有種子亦未成熟前即遭鳥、獸食害,因此採種極為困難。在自然狀態下,也很少有天然更新叢生,偶有天然下種,也因林下光度不足、種子又因枯枝落葉過厚而不易著床發芽等原因,多致失敗,我們很不容易在林下找到牛樟小苗的原因便在於此。


用途

1.建築、傢俱、雕刻用材:木材具有芳香,邊材淡黃褐色,心材暗紅褐色,質略柔軟,為著名的建築、傢俱及雕刻工藝用材。牛樟木材富含松油醇,不易腐朽、蟲蛀,材質細緻、紋理交錯,且鉋削加工容易,也漸成高價值的家具及木刻藝品用材。

2.提煉牛樟油:牛樟的枝葉可提煉牛樟油。

3.牛樟芝產業的發展應用:牛樟芝是長在牛樟上的一種真菌,也屬於台灣特有種,有研究顯示牛樟芝當中有三萜類的化合物,學術界普遍認為此化合物能抑制癌細胞,因為牛樟芝通常是長在中空樹幹的內面,所以這些年歲已久的牛樟老樹被砍伐大多不是為了使用木材,而是為了採擷樹幹內部的菇,造成牛樟砍伐的問題日益嚴重。[6]


圖片

  • 千年牛樟被開膛剖肚仍挺立
  • 千年牛樟巨木奇幻旅程結束 從雙流返回那瑪夏故鄉
  • 復育國寶牛樟 中研院找出「全數基因」重寫族譜


牛樟與樟樹的分別

1. 外觀:樹幹通直,高可達30公尺,直徑30~60公分或以上,木材本身質地細緻,外觀較一般樟樹來的高聳巨大,有一說牛樟之所以命名為[牛]就是因為[樹大如牛],樹冠略呈三角形帽狀,而其他種樟樹則較多呈圓扇形。

2. 葉片:葉片形狀一般呈長橢圓形,革質、表面光滑有光澤,正反面顏色相近背面顏色較淡,葉邊呈波浪狀起伏,葉子比一般樟樹大、圓、厚,大約有一個兒童合掌的大小,一般樟樹則不到雞蛋大小。

3. 種子:種子呈深紫色,由側面看形狀呈僧帽狀,有較大的果托。

4. 樹皮:樹皮呈茶褐色,常有縱裂相當粗糙較一般樟樹柔軟但比較厚。

5. 木材:木材較紅,紋路深而明顯,一般樟樹較白,紋理較不明顯。

6. 香味:牛樟木材精油以松油醇、松香醇為主,具有樟腦之氣味,其香味較濃可以用來分辨,但在不同區域所產樹木及樹木的不同部位,其香味會有差異,部份牛樟味道會近似牛糞味,也因此民間有人說[牛]樟之得名是因為這特殊的香味。[7]


視頻

牛樟的種原蒐集與繁殖

牛樟造林的方法

牛樟的生物特徵

搶救國寶牛樟! 牛樟全基因體定序重寫植物族譜


參考資料

  1. 基本資料,牛樟-臺灣國家公園
  2. 牛樟小檔案,牛樟-Peter's Blog
  3. https://www.nmns.edu.tw/flowers/2010/spring/03-02/ 牛樟的屬名Cinnamomum來源],牛樟—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4. 認識牛樟樹,牛樟樹-八百長春生技有限公司
  5. 形態徵、生活習性-牛樟,牛樟-臺灣國家公園
  6. 牛樟用途,牛樟
  7. 牛樟樹的辨認方式,牛樟-八百長春生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