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顿第三定律Newton's third law),在经典力学里阐明,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88f必会成双结对地出现:其中一道力称为“作用力”;而另一道力则称为“反作用力”(拉丁语 actioreactio 的翻译),又称“抗力”;两道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之间的分辨,是纯然任意的;任何一道力都可以被认为是作用力,而其对应的力自然地成为伴随的反作用力。这成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称为“配对力”。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在本文内简称为“第三定律”。

第三定律以方程式表达为

<math>\sum \mathbf{F}_{A,B} = - \sum \mathbf{F}_{B,A}</math> ;

其中,<math>\mathbf{F}_{A,B}</math> 是物体B施加于物体A的力,<math>\mathbf{F}_{B,A}</math> 是物体A施加于物体B的力。

两种版本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又分为两种版本:强版本和弱版本。这里,第三定律所表述的是“弱版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而“强版作用与反作用定律”,除了弱版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所要求的以外,还要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万有引力静电力都遵守强版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可是,在某些状况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同线(两作用点的连线)。例如,两个呈平移运动电荷,其平移速度相同,但是,并不垂直于两电荷的连线,由必欧-沙伐点电荷定律洛伦兹力定律所算出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同线。这对力只遵守弱版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又例如,假设两个呈平移运动的电荷,其移动的速度相互垂直,则它们各自感受到的电磁力不遵守弱版作用与反作用定律。Template:First=Herbert</ref>:7[2]:349-351

牛顿的论述

拉丁文原版第三定律的英文与中文翻译分别为[3]

To every action there is always opposed an equal reaction: or the mutual actions of two bodies upon each other are always equal, and directed to contrary parts.

每一个作用力都对应著一个相等反抗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两个物体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用马拉石头的例子来解释。假设用马来拖拉石头,则马也会同样地被石头拖拉,因为分别在两端系住马和石头的绳索,其施加于马的张力 <math>\mathbf{T}_{\mathrm{h,s}}</math> 来自于石头的拖拉,会趋于将马拉向石头,如同其施加于石头的张力 <math>\mathbf{T}_{\mathrm{s,h}}</math> 来自于马的拖拉,会趋于将石头拉向马一般,这力 <math>\mathbf{T}_{\mathrm{h,s}}</math> 会阻碍马的拖拉,如同力 <math>\mathbf{T}_{\mathrm{s,h}}</math> 会促使石头的前进一般。

既然马与石头都同样拖拉对方,为什么马与石头会朝著马的方向(称为前方)前进,而不是朝著石头的方向(称为后方)前进?这是因为马与石头已经朝著前方呈匀速运动前进,石头感受到来自于马的张力 <math>\mathbf{T}_{\mathrm{s,h}}</math> 恰巧抵销了石头遭遇的摩擦力 <math>\mathbf{f}_{\mathrm{s,g}}</math> (朝著后方),即 <math>\mathbf{T}_{\mathrm{s,h}}=-\mathbf{f}_{\mathrm{s,g}}</math> ,没有净力促使其加速或减速,马感受到来自于石头的张力 <math>\mathbf{T}_{\mathrm{h,s}}</math> 又恰巧抵销了地面施加于马的摩擦力 <math>\mathbf{f}_{\mathrm{h,g}}</math> (朝著前方), <math>\mathbf{T}_{\mathrm{h,s}}=-\mathbf{f}_{\mathrm{h,g}}</math> ,净力也等于零,所以马与石头仍旧会朝著马的方向呈匀速运动。注意到 <math>\mathbf{f}_{\mathrm{h,g}}</math> 与 <math>\mathbf{T}_{\mathrm{h,s}}</math> 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math>\mathbf{f}_{\mathrm{h,g}}</math> 与马施加于地面的摩擦力 <math>\mathbf{f}_{\mathrm{g,h}}</math> 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样地,<math>\mathbf{f}_{\mathrm{s,g}}</math> 与 <math>\mathbf{T}_{\mathrm{s,h}}</math> 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math>\mathbf{f}_{\mathrm{s,g}}</math> 与马施加于地面的摩擦力 <math>\mathbf{f}_{\mathrm{g,s}}</math> 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假设在最开始时,马与石头都呈静止状态,而石头感受到来自于马的张力 <math>\mathbf{T}_{\mathrm{s,h}}</math> 大于石头遭遇的摩擦力 <math>\mathbf{f}_{\mathrm{s,g}}</math> ,即 <math>|\mathbf{T}_{\mathrm{s,h}}|>|\mathbf{f}_{\mathrm{s,g}}|</math> ,则石头感受到的净力 <math>\mathbf{T}_{\mathrm{s,h}}+\mathbf{f}_{\mathrm{s,g}}</math> 会促使石头呈加速度运动。由这加速度运动所生成的惯性力,其与净力之间的关系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然后谈到碰撞问题。假设物体A碰撞到物体B,改变了物体B的运动,则物体A也会朝反方向改变运动。由于这碰撞而造成的两个物体各自对应的运动改变,假设没有其它外力介入,则其动量的改变等同,而不是速度的改变等同。由于两个物体各自的动量改变,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每个物体的速度改变与质量成反比。

牛顿用第三定律来推导出动量守恒[3]但是,根据高等物理理论,动量守恒比第三定律更为基础(应用诺特定理,可以从伽利略不变性推导出动量守恒)。更普遍的动量守恒并不依赖于牛顿定律[2]:349-351[4]

为了要证实第三定律的正确性,牛顿想出一个实验。假设在两个互相吸引的物体A、B之间,置入一个隔离体C,防阻物体A、B聚集在一起。假若物体A或物体B之中有任何一个物体感受到更大的吸引力,例如,假若物体A感受到的吸引力大于物体B感受到的吸引力,则与物体B施加于隔离体C的压力相比,物体A会施加更大的压力于隔离体C。因此,隔离体C不会处于平衡状态,它会与物体A、B共同朝著物体B的方向移动,而且永远呈加速度运动。这样的结果违背了第一定律。根据第一定律,假若无外力施加,则物体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所以,物体A、B分别施加于隔离体C的压力,应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A、B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吸引力,也应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

做这实验并不困难。牛顿将磁石与铁块分别置入两只浮于水上的小船。由于磁石与铁块之间的吸引力,两只小船互相吸引,碰撞在一起,达成平衡静止状态。这样,牛顿证实了第三定律正确无误。[3]

成双结对的配对力

根据第三定律,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必会成双结对地出现:[5]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而另一个力则称为“反作用力”(拉丁语 actioreactio 的翻译),又称“抗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之间的分辨,是纯然任意的;任何一个力都可以被认为是作用力,而其对应的力自然地成为伴随的反作用力。这成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称为“配对力”或“第三定律配对力”。[1]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如右图所示,两位溜冰者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虽然彼此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同,两者各自的加速度并不一样。根据第二定律,质量较轻者的加速度比较大。

错误和正确的基本物理概念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基本物理概念,时常会被许多人一知半解地应用。这也许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教导水平太低、经常有许多学术界刊物(包括教科书)作不正确地阐述、偶然翻阅,牛顿运动定律显得相当反直觉。第三定律的现代字句为

当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这里,必须清楚明了一个重点:这反作用力是施加于另外一个物体,而不是施加于感受到作用力的物体。举例而言,假设物体A、B彼此施加万有引力于对方,当物体A施加吸引力于物体B时(作用力),物体B也同时施加吸引力于物体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另外有一点必须铭记在心:这反作用力与作用力的物理本质是完全相同的。假若作用力的本质是万有引力,那么,反作用力的本质也是万有引力。假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物理本质不相同,则此分析必不正确;绝对不能接受这不正确的分析。

正确分析实例

  • 环绕著太阳地球依循轨道运行。这是因为地球感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作用力)。这里,作用力的角色是向心力,吸引地球在太阳的附近。同时,太阳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反作用力),与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这里,吸引著太阳往地球移动) 。因为太阳的质量超大于地球,看起来地球的吸引对于太阳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实际而言,太阳有被地球影响。关于这两个天体的共同运动(忽略所有其它天体),一个正确的描述是,环绕著整个系统的质心,它们都依循轨道运行。
  • 思考一个铅球,悬挂在一根(不能伸展的)钢缆的末端。而钢缆的另一端紧系于实验室的天花板。因为万有引力,铅球被地球吸引(作用力)。对应的反作用力是铅球施加于地球的万有引力: 这与钢缆完全无关;实际上,甚至在没有钢缆时,反作用力仍旧存在。从另一方面看,如果钢缆的张力将铅球向上拉,阻止它下落,那么铅球也同时以张力拉著钢缆,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果,对于天花板,这简单的系统是静止的(绝对没有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一定律,铅球感受到的净外力等于零,这净外力是两种不同力(地球的地心引力与钢缆的张力)的向量和。这两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就是说,它们互补。但是,这并不表示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为了要检查这些概念的解释是否正确,可以将钢缆改换为弹簧。如果这新系统最初是静止的(相对于实验室参考系)。则前面的分析也适合。但是,如果,这系统现在感受到微扰(例如,铅球被轻轻的推一下或拉一下),铅球会开始上下震动。由于加速度的产生,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净外力不等于零。可是,铅球与地球的质量都没有改变;铅球与地球质心之间的距离也几乎一样。所以,源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仍旧不变。不同的是现在这系统已变为动力系统,铅球感受到的万有引力暂时地与弹力失去平衡。弹力的大小与方向都随时间而改变(震动频律跟弹簧的弹簧常数有关)。弹力和弹簧的长度变化量成线性关系。

错误分析实例

  • 第三定律时常会以一种简单的,但不完全或不正确的句子陈述:
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对于每一道作用力,都有一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些句子没有清楚地表述出,作用力反作用力是施加于不同的物体。并不是因为两道力恰巧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就能够自动形成,符合第三定律的,一个“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力对。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问题时常会跟静态平衡static equilibrium)混淆。例如,思考这个句子:
如右图所示,一本书稳定地置放在桌子上。书的重量 <math>m\mathbf{g}</math> ,一道将它往下拉的力,与桌子的反作用力 <math>\mathbf{N}</math> ,一道将它往上推的力,两道力互相平衡。
这句子并不符合第三定律的正确含意。这两道力的本质不同,这两道力都施加于同一个物体,它们不可能成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力对。实际而言,书本施加于桌子的接触力 <math>\mathbf{F}_C</math> ,其反作用力是桌子施加于书本的力 <math>\mathbf{N}</math> ,而这接触力 <math>\mathbf{F}_C</math> 等于书的重量 <math>m\mathbf{g}</math> 。无论如何,静止的概念与第三定律毫不相关。
  • 另外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想法:
离心力向心力反作用力
明显地,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一道离心力与一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心力净力等于零;这物体不会呈圆周运动离心力是道伪力fictitious force):只有从非惯性参考系观测,才会测量出或计算出离心力的存在。

参阅

Newton's First, Second, and Third Laws, Lecture 6. (14:11–16:00)</ref> ]]

参考文献

  1. 1.0 1.1 Halliday, David; Robert Resnick, Jearl Walker, Fundamental of Physics 7th, US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5, ISBN 0-471-23231-9 
  2. 2.0 2.1 Griffiths, David J.,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3rd ed.), Prentice Hall, 1998, ISBN 0-13-805326-X 
  3. 3.0 3.1 3.2 3.3 Newton 1846,第83-93页
  4. 赵超先. 对有电磁作用时的牛顿第三定律的讨论. 《现代物理知识》. 
  5. C Hellingman. Newton's third law revisited. Phys. Educ. 1992, 27 (2): 112–115. Bibcode:1992PhyEd..27..112H. doi:10.1088/0031-9120/27/2/011. Quoting Newton in the Principia: It is not one action by which the Sun attracts Jupiter, and another by which Jupiter attracts the Sun; but it is one action by which the Sun and Jupiter mutually endeavour to come nearer together. 

en:Newton's third law pt:Terceira lei de New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