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玉筋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筋鱼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玉筋鱼(学名:Ammodytes personatus)为玉筋鱼科玉筋鱼属的鱼类,俗名面条鱼。又名沙里钻,近海砂泥附近小型鱼类,最大体长约可达30公分,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的寒带到热带域。

简介

玉筋鱼,又称银针鱼,俗称面条鱼、砂里钻。

鱼纲,玉筋鱼科。体细长,稍扁,成鱼长约10厘米,呈青灰色或乳白色,半透明,口大,有犬齿;背鳍长,无腹鳍。

玉筋鱼栖息于近海沙底,常潜伏于沙内。分布于渤海、黄海沿岸。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其渔期在5-6月之间。表层水温升高后,玉筋鱼会潜入沙底,捕食停止。

玉筋鱼的体积延长体长10-30厘米,体重10-50克,呈圆柱形。头长。口大,端位;下颌突出于上颌;上下颌齿细而呈绒毛状,或无齿;锄骨及腭骨均无齿。鳃盖膜分离,不与喉峡部相连;具假鳃。体被小型圆鳞或无;侧线完全。背鳍单一,基底长,具软条40-69;臀鳍基底较短,软条14-36;腹鳍小或退化,喉位;尾鳍亦小,浅分叉。

玉筋鱼在全世界计5属约18种(Nelson,1994),台湾纪录1属2种(台湾鱼类资科库,2002)。近海砂泥底附近的小型鱼类,亦常出现于内湾或河口区。最大体长约可达30公分。通常聚集成群的游动觅食或隐于砂泥底里。肉食性。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的寒带到热带域。

评价

玉筋鱼的体积延长体长10-30厘米,体重10-50克,呈圆柱形。头长。口大,端位;下颌突出于上颌;上下颌齿细而呈绒毛状,或无齿;锄骨及腭骨均无齿。鳃盖膜分离,不与喉峡部相连;具假鳃。体被小型圆鳞或无;侧线完全。背鳍单一,基底长,具软条40-69;臀鳍基底较短,软条14-36;腹鳍小或退化,喉位;尾鳍亦小,浅分叉。

玉筋鱼在全世界计5属约18种(Nelson,1994),台湾纪录1属2种(台湾鱼类资科库,2002)。近海砂泥底附近的小型鱼类,亦常出现于内湾或河口区。最大体长约可达30公分。通常聚集成群的游动觅食或隐于砂泥底里。肉食性。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的寒带到热带域。[1]

参考文献

  1. 玉筋鱼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