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筋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筋魚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玉筋魚(學名:Ammodytes personatus)為玉筋魚科玉筋魚屬的魚類,俗名麵條魚。又名沙里鑽,近海砂泥附近小型魚類,最大體長約可達30公分,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的寒帶到熱帶域。

簡介

玉筋魚,又稱銀針魚,俗稱麵條魚、砂里鑽。

魚綱,玉筋魚科。體細長,稍扁,成魚長約10厘米,呈青灰色或乳白色,半透明,口大,有犬齒;背鰭長,無腹鰭。

玉筋魚棲息於近海沙底,常潛伏於沙內。分布於渤海、黃海沿岸。也是我國北方重要經濟魚類之一。其漁期在5-6月之間。表層水溫升高後,玉筋魚會潛入沙底,捕食停止。

玉筋魚的體積延長體長10-30厘米,體重10-50克,呈圓柱形。頭長。口大,端位;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齒細而呈絨毛狀,或無齒;鋤骨及齶骨均無齒。鰓蓋膜分離,不與喉峽部相連;具假鰓。體被小型圓鱗或無;側線完全。背鰭單一,基底長,具軟條40-69;臀鰭基底較短,軟條14-36;腹鰭小或退化,喉位;尾鰭亦小,淺分叉。

玉筋魚在全世界計5屬約18種(Nelson,1994),台灣紀錄1屬2種(台灣魚類資科庫,2002)。近海砂泥底附近的小型魚類,亦常出現於內灣或河口區。最大體長約可達30公分。通常聚集成群的遊動覓食或隱於砂泥底里。肉食性。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的寒帶到熱帶域。

評價

玉筋魚的體積延長體長10-30厘米,體重10-50克,呈圓柱形。頭長。口大,端位;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齒細而呈絨毛狀,或無齒;鋤骨及齶骨均無齒。鰓蓋膜分離,不與喉峽部相連;具假鰓。體被小型圓鱗或無;側線完全。背鰭單一,基底長,具軟條40-69;臀鰭基底較短,軟條14-36;腹鰭小或退化,喉位;尾鰭亦小,淺分叉。

玉筋魚在全世界計5屬約18種(Nelson,1994),台灣紀錄1屬2種(台灣魚類資科庫,2002)。近海砂泥底附近的小型魚類,亦常出現於內灣或河口區。最大體長約可達30公分。通常聚集成群的遊動覓食或隱於砂泥底里。肉食性。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的寒帶到熱帶域。[1]

參考文獻

  1. 玉筋魚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