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玉里协天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里协天宫
图片来自translocal

玉里协天宫台湾花莲县玉里镇庙宇,主祀关圣帝君,亦称玉里关帝庙,有“花东三大庙宇”之称。

沿革

清朝自公元1684年将台湾纳入帝国版图[1],对台湾原住民与其居住地多采取“封山禁绝”的治理手段,直至1874年牡丹社事件之前,清廷有效统治范围仅到台湾西部平原的枋寮为止,东部则仅有宜兰(噶玛兰),枋寮、宜兰以南称作“后山”,悉视为“无主地”,清廷并无法规范“无主地”区域原住民之行为与活动。

同治13年(1874)五月,日本帝国琉球国居民漂流至台湾南部的牡丹社(今屏东县牡丹乡)被当地原住民杀害为由,日本海军登陆车城乡射寮村,攻打车城、枋山狮子乡一带的原住民(排湾族为主),企图攻占台湾;清廷得知消息后,调派钦差大臣沈葆桢于六月赶赴台湾,一方集结兵力,并几经与日本方面调停,双方达成协议,日军撤出台湾,史称“牡丹社事件”。[2][3]

牡丹社事件之后,清廷为有效管理后山地区与原住民,一改原本采消极放任、汉番隔绝的后山政策,推行“开山抚番”,派遣兵勇辟建山路衢道,开放汉人进入后山开垦,以期达到“番民汉化”、“巩固海疆”之效。[4]

光绪元年(1875),时任南澳镇总兵吴光亮(1834—1898)率飞虎左营的军队,自林圯埔(今南投竹山镇)开凿中路山道抵达璞石阁(玉里镇旧称)抚番(此处系阿美族布农族)【玉里协天宫沿革史碑文】[5],据传军队便是驻扎于今协天宫的所在处,关圣帝君的香火亦是于此时一同请来。[6]根据民间说法,吴光亮在璞石阁时适逢瘟疫流行,为了祈求平安,遂于当地起盖一座小祠奉祀关圣帝君,此即协天宫之起源。

后来,客家裔的移民从新埔义民庙新竹县)分香至玉里协天宫,协天宫右殿因而开始奉祀义民爷之故,周遭客家村落(客城、旧庄、三民与大禹)的居民每逢初一、十五亦会至玉里镇市区的协天宫参拜,同时也带入不少客家色彩的祭典。

参考文献

  1. 许雪姬. 台湾弃留疏.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201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2) (Chinese (Taiwan)). 
  2.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0的引用提供文字
  3. 许毓良. 牡丹社事件.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10-04-20 [2018-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8) (Chinese (Taiwan)). 
  4. 张素玢. 开山抚番.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2018-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Chinese (Taiwan)). 
  5. 李, 国祈. 〈左宗棠与台湾〉,《郭廷以先生百岁冥诞纪念史学论文集》.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5: 184–185. ISBN 9570519509 (Chinese (Taiwan)). 
  6. 花莲县文化局. 玉里协天宫后山保障牌匾. 花莲县文化局. 2018-10-12 [201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