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丽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丽京
著名评剧演员
出生 1976年2月
国籍 中国
知名于 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知名作品花为媒
杨三姐告状[1]
三看御妹
刘巧儿
金沙江畔[2]

王丽京Wang Li Jing)

王丽京,女,评剧旦角,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1976年2月出生。

学艺历程

1988年考入北京戏曲学校评剧表演专业学习,主攻花旦、闺门旦。

1993年毕业后到中国评剧院工作。1995年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为师,成为评剧新派艺术的再传弟子。[3]

主演剧目

在剧院先后主演了《花为媒》中饰张五可;《三看御妹》中饰刘金定;《刘巧儿》中饰刘巧儿;《金沙江畔》中饰珠玛等新派的代表剧目。

还创作主演了新编神话剧《盗金砖》中饰张怀玉;《拆不散的冤家》中饰竹青莲;《姑娘小伙正当年》中饰柳月莹、《林觉民》是陈书瑾等。

另外,还先后在《张羽煮海》、《李三娘》等剧目中反串饰演小牧童及刘承佑两个角色。

奖项荣誉

曾当选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4]

在《花为媒》中饰演张五可,1993年荣获北京市凤仪杯的表演奖;

2002年《三看御妹》王丽京饰演刘金定在全国地方戏精品折子戏调演二等奖;

1994年在《张羽煮海》中饰小牧童,荣获全国评剧新剧目交流演出中荣获表演奖;

1996年在《盗金砖》中饰演张怀玉荣获北京市新剧目调演表演奖;2000年9月在《祥子与虎妞》中饰演小福子,荣获首届中国评剧唐山艺术节表演奖。

2002年7月《花为媒·花园》在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二等奖;[5]

2009年11月,因《红豆》在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中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演员",

2010年,评剧小戏《模特自白》参加第一届沙家浜小戏节获优秀剧目奖第一名,在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复赛中获优秀剧目奖。

2012年获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王丽京获得2018年首都劳动奖章荣誉称号[6] 按照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表彰一批为首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职工的通知要求。

经剧院工会、集团工会推荐,市总工会审核并公示,我院国家一级演员王丽京同志获得2018年首都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评剧名家王丽京关于艺术的反思

*爱 戏

王丽京与评剧的缘分由来已久。 王丽京妈妈怀孕期间身体不是很好,长期在家休息,那个年代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家里只有一个小收音机可供娱乐,于是就整天抱着收音机听评剧,用现在的方式来讲这算是胎教的一种。 出生后的小丽京特别喜欢哭闹,但只要听到收音机里传出评剧的声音就会慢慢安静下来。小时候住在北京大杂院里,经常搬一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拿着收音机,等待着北京广播电台每天下午一点准时播放的评剧选段。[7]

刚开始是什么类型的唱段都喜欢听,听得多了逐渐听出了自己的喜好:欣赏谷文月老师的唱腔。在小小年纪的王丽京心里,谷文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妈妈,到后期一听到收音机里传出谷老师的声音就会大呼:“谷妈妈!谷妈妈!

*追 随

王丽京第一次亲眼见到心爱的谷老师是在五岁的时候,那时谷文月老师在长安大戏院演出《三看御妹》,妈妈买的是楼上的票位置不很好,演出途中小丽京自己跑到楼下,在三四排过道的位置看完了全场,演出结束后独身一人跑到后台希望能见到亲爱的谷妈妈一面,但是很可惜没有碰上面。后来王丽京在无意间跟谷老师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谷老师惊讶的表示:“我对这个事有印象,原来那个小孩儿是你呀!” 七岁时的王丽京,在谷老师《杨三姐告状》的演出散场后死守在后台门口,终于和日思夜想的谷文月老师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当真正走到梦中的人儿面前,小姑娘变得害羞起来,在妈妈的督促下才怯生生的喊了一句谷妈妈,正是因为这三个字让王丽京与谷文月老师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深 造

王丽京从七岁开始跟在谷老师身边开始学习新派唱段,当时谷老师正值最好的年华,演出任务繁多,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还都需要照顾,但不管再忙,谷老师每周末都会抽时间来到王丽京家中教唱,风雨无阻。谷老师的爱人则负责训练王丽京的身段功夫,就这样一直持续到1988年北京戏曲学校招生。 王丽京考上了北京戏曲学校评剧表演专业,这一批学生是为中国评剧院培养的一批定向优秀人才。五年后,成立了中国评剧院青年团,目的是为中国评剧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这一帮年轻的孩子由谷文月老师带领,在谷老师的严格要求下一年时间排出了十三台大戏在北京各个区域演出,因演出剧目多,演员生命力旺盛一时间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反 思

新派传统剧目《花为媒》一直以来广受戏迷朋友的喜爱,但这个戏曾是王丽京心里的一个死结。

王丽京从小就跟着谷老师学唱《花为媒》里的唱段,上戏校又学习了五年,临毕业由谷老师亲自教授排练整部《花为媒》,到中国评剧院后排演的第一部大戏也是它,所以这部戏对于王丽京来说是轻驾熟路。 但唱到三十五岁的时候,王丽京突然觉得自己不会唱了,怎么唱都不对,演出过后观众们的反响也不好,这让她一度产生了抵触情绪:自己明明有在很努力的去做,但是大家为什么总说我不好。王丽京有一个阶段甚至想放弃排演这部戏,一听到要演《花为媒》提前半个月都开始紧张。 现在回想起来王丽京觉得当年观众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正是因为对这个戏的程式、念白、唱腔都烂熟于心,所以没有去思考这个人物是一个怎样的性格。

评剧走进武汉工程大学

说评剧,很多年轻人也许不熟悉,但说起抖音上热门的“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人们一定能想到赵丽蓉演绎的小品。其实这一经典片段就来自评剧《花为媒》。12日,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戏曲进校园”活动首场亮相武汉工程大学,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丽京、李妮为同学们揭秘了这个跨次元的故事。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啊,我看不出我春打六九头,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儿,我跟不上遛,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1995年春晚小品《如此包装》里的这段经典唱词,14年后成了抖音上的热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其实来自评剧《花为媒》中著名的《报花名》一折,而赵丽蓉其实是中国评剧院彩旦行当的领军人物。 在活动开始前的一个小调查显示,数百名大学生中听过戏曲的已是屈指可数,听过评剧更是几乎没有。但当主讲人王丽京、李妮现场唱出这一段《花为媒·报花名》,同学们们都瞬间燃起了热情。互动中,学子们的提问更是五花八门,一位女生问“林青霞为什么被称为青衣”,李妮不仅现场演绎青衣、花旦等不同行当在舞台上脚步等动作的不同,还脑洞大开地说“张曼玉应该是泼辣旦”。当同学们问到赵丽蓉等戏曲演员的幕后故事时,王丽京、李妮讲述了更多感人的细节:赵丽蓉演出时离开家一走就是三个月、半年,还自己打着铺盖卷和脸盆”,谷文月等老艺术家早起练嗓子时捧着一块冰,冰化了才算练完。这些细节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何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13日晚,中国评剧院将在武汉剧院带来这出《花为媒》。此外,本届戏曲节还将有6场活动走进各大高校。  “戏曲进校园”活动日程  3月15日16时 福建芳华越剧团 陈丽宇、郑全 湖北大学  3月25日16时 北方昆曲剧院 杨帆 武汉大学  3月26日16时 北京京剧院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蓉蓉 湖北大学  3月28日16时 国家京剧院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建国 华中科技大学  4月5日16时 上海京剧院 傅希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月19日16时 上海昆剧团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沈昳丽 中南民族大学[8]

王丽京演唱评剧《花为媒》

frame

《三看御妹》

frame

《杨三姐告状》

《祥子与虎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