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王凛:陕西蓝田人,医生,诗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玉纸

王凛 (1961年 - ) 男,笔名 柯林,出生于陕西蓝田医生诗人作家

原图链接王凛:笔名柯林,1961年生于陕西蓝田,医生,诗人、作家。

人物事迹

原图链接王凛出版的书封面。
原图链接玉纸:柯林,本名王凛的代表作--《玉纸》。

出版有诗集《回阳时节》(合集)、《生在乡间》、《普通生活》、《一点爱意》、《寓言》、《柯林短诗选》(中英文对照诗集)六部。成名作《麦客》有广泛影响。

原图链接王凛简介。

198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中铁一局西安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院长、党委书记。长期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工作。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及眼科疑难病的诊治,发表论文20余篇。[1][2][3]

原图链接王凛出版的书《王凛品三国》封面。

文学成就概况

原图链接王凛出版的书《普通生活》封面。

在《诗刊》、《诗歌报月刊》、《星星》、《诗神》、《延河》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转载,《二十世纪著名华语青年实力诗人代表作选》及多种海内外文本收入,《女友》及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专题介绍。

曾获1994年度“西安文学奖”,电视台《名人写真》专题介绍作者及作品。

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文协会员。

玉纸》内容简介

《玉纸》是王凛的代表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灞河边有一户人家,是造纸世家,相传他们的祖先是东汉蔡伦的义子。他们祖祖辈辈传承着蔡伦的手工造纸术,然而时局动荡,家庭日渐衰败,一家人努力支撑维持生计,不使蔡家的造纸术失传。

除了造纸术,蔡家还有一件传家宝,是一块蓝田玉佩,据说玉佩与传国玉玺有一定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动荡的年代里,蔡家为了造纸术和玉佩这两个传家宝,经受了磨难和艰辛,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苦难与激情,灵与肉,恩爱情仇……在历史的背景里演绎着一个梦幻般的动人传奇,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手工造纸术和蓝田玉的历史,就是中华文明史的缩影。[4]

后记

再也没有比这更使人愉快的事了,写完了书,坐在桌前,点燃一根香烟,慢慢地吸着,眼睛却盯着桌子上厚厚的一叠血汗。是的,我终于完成了它。

这时的心情真有点儿像刚刚做完了一台成功的手术那样兴奋和满足,但是说实在的,要比做完手术更满足:因为手术是经常要做的,作为一个眼科医生,那是不可避免的事,而在手术后也几乎可以预见手术的效果。然而这部书却不同,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长篇,我虽然完成了它,它的结局我却难以预料。所以,此时此刻,我面对书稿,缺乏作为医生的那种自信。

写诗多年,也终于有点儿厌烦了,也终于不满足了:几千首诗稿被搁置在箱子里,已整理出来的六部诗集一直放在案头,望着它们,我常常感到困惑。如果几千首诗歌尚不能显露一个人的才华,那么写更多的又有何用?虽然几经努力,也仅出得两部诗集,但更多的诗歌却无法出版,我是不是还要继续写下去,继续放入箱底?

于是便有了写小说的冲动。其实一直以来。我就准备写一部小说,只是不敢动笔罢了。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遇见了两个美国人,他们是一对夫妇,西德尼先生和伊莲女士,他们临近暮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是为了观光旅游,而是为了考察中国的造纸术,当然是民间手工造纸术。接待他们的正是我的妻子。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了中国和外国的民间手工纸作坊,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我,也激励了我,促使我开始动笔并决心完成这部与造纸术蓝田玉有关的故事。

整整一年的所有休息日我几乎全待在家里,足不出户,也很少看电视,我不敢放松自己,我怕自己一旦放松就再也无力完成它,毕竟,这是一部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呀!对我,对一个从来没有写过小说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白天上班,晚上看完新闻以后就开始工作,十一点钟结束,几乎天天如此。为了这部小说,我几乎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不喝酒,不打麻将,不上街……我只是埋头于自己的故事之中。值得我自豪的是,这是我用了一年的所有休息时间完成的小说,这一年,我绝对没有浪费时间。

我不知道这部书的命运将会如何,但是我完成了它。我感到自己就像一个运动员,使出了全部能量,尽到了最大努力。

我要感谢我的父亲,多年以前,他就一直关注着我的写作,他的关注是对我的极大激励。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她时常从乡下赶来,在她到来的那些日子里。我不为一点儿生活琐事打扰,我安心上班,按时吃饭。专心写作。而她则时常坐在一边,看我的书稿,她常为她儿子写的故事感动。

我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在这漫长的一年里,她容忍了我的一切不良习惯,她几乎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她的宽容大度使我感激和歉疚,为了这部书,我冷落了她,还有我亲爱的儿子。

当然还有我的那些善解人意的朋友,他们知道我在写书,很少来打搅我,这些日子里,我疏远了他们,为此我深感不安,相信他们能够理解我的苦衷。 柯林 2001年8月19日

序言

小说到底应该怎么写,写什么?这恐怕是每一个作家都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从宏大的叙事,跌宕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到内心的隐秘,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恩爱情仇,周围的一切,日常生活,你你我我,鸡零狗碎,或宏旨高论,或微言大义……该怎样来表现我们想表现的,怎样使我们的思想与读者的思想相通或者关联,使作者的意图能通过读者的阅读而贯穿下去?毕竟,作家写的书是想要人看而不是想束之高阁,每一个作家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经验,也会有不同的叙述和描写,因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我的这部小说,以日常生活为场景,从历史中汲取素材,用文化传承来承载,表现了一个日渐衰微的历史技艺,充满坎坷的文明之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我努力地在贯穿这种思维,体现一种不同的写作风格或者写作方式。当然,我的这种写作可能繁琐,可能笨拙,当然也可能有它的独特之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写作,不是百米冲刺,不是一味的激情,它就像生活,它就是生活,是缓·隧的,渐进的,有张有弛,像农民种地一样,像长途跋涉,得有足够的韧性才行。

一百个小说就应该有一百种不同的写法,每一种写法都不分高低。无论上下,文无定法,我这么想了,我就这么写。

我是写诗的,也写一些散文随笔,从来没有写过小说,一动笔就是长篇,写得很辛苦,说实话也很过瘾,也许从此之后,我除了写诗,写散文,会在长篇小说上下工夫。反正也没有任务,时间有的是,我也不急,慢慢写。

玉纸》写了一年,修改了五年。然后一放,又是很多年过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我有我的想法。我是想将它放一放,我想让时间来检验它,使它更完满一些,以后的遗憾也少一些。

我知道这部书的价值,知道它时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不是一个粗枝大叶马马虎虎的人。生活上我很认真,工作上我努力向上,文学上我当然也不例外。我想,在这个繁忙的时代。国家资源紧缺,大家时间有限,作家们一定要有一点良心,作品好与不好且不去说,但一定要认真对待。如果不这样,还不如不写,为国家节约一点树木纸张,为读者节约一点宝贵的时间,让大家多休息一会儿,多娱乐一会儿。生活的压力很大,大家都很疲累,这一点我们都知道。

我用一年的时间来创作,用更多的时间来修改,前前后后差不多有十八年,我不敢说这部书有多么好,但凭心而论,十几年的时间并不算短,最起码,我是认真的。并且,我相信,好作品是不会被埋没的,是金子总会发光。 柯林 2013年4月5日。[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