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奇(新朝)

原图链接 王奇:新朝宗室王莽五叔成都景成侯王商之子,成都侯王况、隆信公王邑的弟弟。始建国二年(10年),甄丰之子甄寻伪造符命,王莽杀甄丰、甄寻父子,王奇受株连一并诛死。

王奇(?-10年),新朝宗室王莽五叔成都景成侯王商之子,成都侯王况、隆信公王邑的弟弟。[1][2]

目录

生平

 
原图链接新朝: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

西汉末年,王莽执政,王奇为将军。赵明、霍鸿起事,王奇率兵屯守长安[3][4]

王莽建立新朝,任五威左关将军,封掌威侯。他奉命在全国颁布《符命》四十二篇,以神权加强新朝统治。[5]

始建国二年(10年),甄丰之子甄寻伪造符命,说希望汉平帝的皇后黄皇室主做他的妻子,王莽杀甄丰、甄寻父子,王奇受株连一并诛死。[6]

新朝简介

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历农民战争后,刘玄建立玄汉政权。

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称帝成功的先河,因为传统史观相对于通过战争革命取得政权,比较鄙弃禅位这种移转政权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中国史学家误认为是“伪君子”。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汉书》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

汉朝初年刘邦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至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因此汉朝又被称为“炎汉”、“炎刘”和“刘汉”。

王莽所创的朝代 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黄帝,天命授之。

参考资料

链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