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如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如痴(1903~1935) ,又名王睿欧,王书铨,1903年1月16日生,衡永郴桂道祁阳县太和堂(今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人,著名革命烈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工农红军著名战将和高级指挥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与领导人,开辟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历任红五军第八大队党代表、红六军军委常委兼红六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红三军第八师政治委员、红十三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三十一师政委、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红十九师(红七军团改编而成)师长等。

人物简介

王如痴(1903—1935),原名王书铨,字浚欧,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乐家村人,终身未婚。中国工农红军名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与领导人,开辟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首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王如痴幼读私塾,1916年到祁阳县城读书,1925年毕业于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高中部。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即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冬回国后,奔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又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历任红五军八大队党代表,红六军第二纵队和红三军第八师政治委员,红十三军、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军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先后任十九师参谋长、师长。

1933年10月,共产党临时中央派王如痴任红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这时,国民党军以五个师又四个保安团的兵力对闽、浙、赣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王如痴率领新红十军阻击敌第五十三师向周坊、富林地区的进攻;同年12月,又率领新红十军转到根据地东部活动,在上饶,罗桥、枫岭头地区歼灭敌第八十师一部,缴获大批冬衣;义在横峰、姚盘山地区歼灭敌第二十一师两个团。

1934年3月,国民党又调集4个师向闽、浙、赣根据地发动进攻。王如痴率领红十军在横峰至上饶一线与敌展开堡垒战。由于敌众我寡,新红十军付出了很大代价,未能挡住敌军进入葛源。同年7月6日,红七军团六千余人,在寻淮州、粟裕等率领下从瑞金出发长征,11月初到达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与新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该军团分两路向浙皖边境和皖南行动,周10倍于己之敌艰苦奋战两个月,损失严重。1935年1月,红十军团被迫返回闽浙赣根据地时,被敌围困于赣东北的怀玉山地区。王如痴率部队千余,占据怀玉山,敌人四面围攻,悬赏两万银元买王的头。王指挥部队,英勇奋战,给敌以重大杀伤。终因众寡悬殊,王所率部队伤亡殆尽。24日下午,王如痴在山顶被俘。27日方志敏、刘畴西被叛徒魏长发出卖,也在高竹山铜钱坑被俘。三人同时被押往江西上饶监狱,后解南昌

他们在监狱里坚强不屈,大义凛然,在法庭上,他们多次怒斥敌法官,使敌法官哑然失色。同时,三人严格保守党的秘密,没有讲出一点敌人所需要的东西。1935年8月6日,王如痴与方志敏、刘畴西一道在南昌下沙窝被杀害[2]

视频

王如痴 相关视频

走遍祁东:红军名将王如痴故居,青砖瓦房掩映在葱郁的山林间
敌人对红10军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说要上路了,三人从容上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