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珪 (唐朝)

於 2019年2月19日 (二) 22:33 由 Blackberr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王珪(571年-639年),字叔玠,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父王顗,祖父王僧辯

目錄

簡介

王珪少孤年幼時非常聰慧,叔父王頍因參與漢王楊諒謀反,被誅殺,王珪受到牽連,隱居終南山,直到隋朝滅亡。李綱以其「貞諒有器識」,薦為世子府諮議參軍,為太子舍人,成為李建成的心腹。後來由於李建成陰謀作亂之事所牽連,王珪被流放到雲南嶲州。玄武門之變後,王珪被太宗召回,拜諫議大夫,遷黃門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貞觀二年(628年),任侍中

經歷

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丹霞殿設宴,叫王珪評品諸大臣。王珪說:「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祥明,出納唯允,臣不如彥博。處繁治劇,眾務必舉,臣不如戴冑。恥君不及堯、舜,以諫諍為己任,臣不如魏徵。至於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1]房玄齡魏徵杜如晦等齊名,《舊唐書》評價他:「性雅淡,少嗜欲,志量沇深,能安於貧賤,體道履正,交不苟合。」人稱唐初四大名相。逝世後,追贈吏部尚書

王珪作為孔門儒學的傳人,一生謹守孝悌忠恕之道。對經傳皆有着自己的獨特闡述解讀。貞觀十一年,即被受命正定《五禮》,並於同年成為魏王李泰的老師。

貞觀十三年,王珪病卒,年六十九,追贈吏部尚書,諡曰「懿」。

三旨相公王圭

王珪後曾經做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母親去世守喪,喪滿復為學士,兼侍讀學士。北宋嘉祐末年(1063),仁宗想立皇子,中書召王珪作詔書,王珪說:「此大事也,非當面受旨不可。」第二天上朝,試探性地問:「全國關注立太子之事已經好長時間了,難道真的是出自您的本意嗎?」仁宗說:「朕主意已定。」王珪再拜賀,才退下起草詔告,因此得到仁宗的歡心。而後,仁宗皇帝在寶文閣設宴招待群臣,親自作飛白書分賜給侍臣,命王珪題寫年月姓名。再一次宴請時,又命王珪作序,皇帝把自己所用的筆、墨、硯都賞賜給了王珪。

英宗立,當撰先帝諡號,王珪說:「自古以來,下等人不能為高貴之人、年幼人不能為長輩寫悼念文辭,只有天子可以作悼詞。同時,製作悼文都在室外,好像雲受命於天。近些年,規矩雖有改變,也只有詞臣才可撰議,一般官員不得參與。請下令兩方面共同商議。」

當初,王珪只知道根據皇上的意思作詔,就有人不滿,在皇帝面前告王珪的狀。英宗不以為然,在位第四年,召王珪至蘂珠殿,傳詔令讓王珪兼端明殿學士,並賜給他盤龍金盆,並告訴他:「這個職位,向來都有讒言圍繞,朕如今對你一點猜忌都沒有。」王珪答謝說:「如果不是陛下聖明,臣離死就不遠了。」

元豐年間改官制,王珪由禮部侍郎超授銀青光祿大夫。元豐五年(1082),恢復唐初的三省制度,設三省長官。王珪官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是為左相;以蔡確為右僕射。是為右相。神宗原本認為御史大夫一職,非司馬光不可。王珪乘機便獻上平西夏之策,神宗因此沒有再提召回司馬光。而宋軍此次在永樂城與西夏作戰,大敗而歸,死了十餘萬人,這都是由王珪引起的。

元豐八年(1085),神宗皇帝重病纏身,王珪對皇太后說:「請立延安郡王為太子。」太子繼位,即是哲宗。哲宗封王珪為金紫光祿大夫、岐國公。

哲宗元祐五年(1090),王珪卒。享年67歲。宋哲宗停朝五日,賜其家人金帛五千,贈太師,諡文恭,賜壽昌甲第。

王珪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無所建樹。他的人生信條,就是「只要不做事,就永遠不會犯錯」,凡事都要順承上層旨意,就不會出錯。居相位十六年,以其上殿進呈,雲「取聖旨」;上可否訖,雲「領聖旨」;退諭稟事者,雲「已得聖旨」,因此被稱為「三旨相公」。王珪用這種明哲保身、謹慎小心的處世方法來保護自己,不顧誤國誤民,一事無成。

三旨相公王圭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1. 《舊唐書》卷七十《王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