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行,字止仲,号半轩,更号楮园,自称淡如居士,是位有影响的苏州市文学家,他跟高启等人一起被称为“北郭十友”,又称“明初十才子”。[1][2]與明朝開國功臣藍玉為莫逆之交,大将军礼遇甚厚。[3]洪武年间,被沈万三聘为教师,[4]每写成一篇文章,沈万三就用一镒(20两,一说24两)银子进行酬谢。之后王行在石湖隐居。[2]后来,王行的两个儿子去了南京,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发,王行被殺,二子亦被杀。[5]

王行
出生 江苏苏州(明朝)
国籍
别名 字止仲,号半轩
活跃时期 明朝洪武年间
知名作品 昭君出塞图

目录

人物逸事

王行,字止仲,号半轩、楮园。幼年家境贫寒,父亲王懋在苏州阊门徐氏所开药店中卖药。王行聪明异常,十岁时就成为父亲的得力帮手。主人发现他天赋异常,遂让他尽情阅读家中收藏的“经史百子”诸书。王行十七八岁就开始同当地文人雅士交往,并在苏州城北齐门设立私塾。元末明初的着名文人高启和后来为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出谋划策的释道衍(姚广孝)等人都是他的好友。张士诚据守平江(今苏州)一带时,分守浙右的参政饶介曾向元朝廷上疏推荐王行,王行因天下多事不出仕。明朝建立以后,苏州知府魏观王观都曾以人才向朱元璋推荐,但他除了在苏州府学一度担任过训导以外,一直没有当过官。王行一生基本上都是以执教为业,他曾两次在沈家任门馆先生,又曾两次在蓝玉家任家庭教师。他第一次在沈万三之子沈达卿家任教是在元末。洪武十二年(1379)他在南京应都督蓝玉之聘,在蓝家坐馆,颇得蓝玉的欣赏,曾经陪同蓝玉去左丞相胡惟庸家拜访。次年因胡惟庸党案发生,他惟恐牵连,辞去馆职返回苏州故里。这以后他又到沈达卿家坐馆,教授达卿的孙子沈巽、沈程、沈衡等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他家不知什么原因被编为“织挽匠户”,起赴应天府上元县十八坊住坐。友人鉴于朱元璋“法度厉害”,竭力劝他不要去南京。王行当时已年近六十,本来可以让儿子去服役,他却坚持自己前往,答称:“老虎穴中好游戏。”径自深入虎穴——南京。这时蓝玉已是凉国公(洪武二十一年十二月由永昌侯进封),蓝玉的长子蓝碧瑛听说王行到京,立即请来府中教他的儿子蓝庆孙等。这些材料说明,王行同沈家至少有三十年的交情,同蓝家也有十几年的交情,而且这种交情非同一般,都是坐馆任西宾夫子。在朱元璋决心铲除以蓝玉为首的武功集团以前,蓝玉贵为公爵,几次出任大将军,名震朝野。沈家误把冰山作靠山,就像洪武初年进献大批财物给朱元璋一样,又想借王行作中介,同蓝大将军攀上关系。在他们看来蓝玉不仅手握军权,炙手可热,而且他姐姐(常遇春妻)的女儿是懿文太子的正妃,同皇储拉上关系不失为“明智”之举。有王行从中说项,关系自然一说便通,命运的作弄也随之而来。

洪武年间掀起的胡党、蓝党两案,朱元璋正是看准了左丞相胡惟庸、大将军蓝玉因职务所在,工作上联系的人多,趋炎附势者亦复不少,借此滥入人罪,诛杀潜在的异己势力。在这种预谋下,一是稍涉牵连即予逮捕,二是鼓励告讦,落网之后,严刑逼供。不仅被捕者屈打成招,而且辗转牵连,动辄万人。《逆臣录》中许多人就是在党案兴起时,惟恐被捕者招供涉及自己的名字,暗中托人向承审人员行贿“抹去名字”,不料事与愿违,反而成了参与谋反的“铁证”。

王行在蓝玉家任教书先生,蓝玉曾数次向朱元璋推荐,王行因此得到朱元璋的召见。蓝党案发后,不要说王行脱不了身,经由他而搭上蓝家的人都被一网打尽。[6]

參考文獻

  1. 撰写者王行被沈万三聘为家庭教师. [2012-07-22-UTC4:00]. 
  2. 2.0 2.1 张廷玉等. 明史·卷285. 
  3. 王锜《寓圃杂记》載:“偶舍于蓝都督之傍。蓝有家人子肄业于行,每归,蓝取其学课以观,重加称赏。一日,召行见,行以为奇遇,所谈皆韬略,无一语及文业。 蓝曰:‘先生文武才也,何见之晚也?’因徙置府中,以师事之。 不久蓝以谋反见执,或劝行曰:‘可行矣。’行曰:‘临难无苟免。’亦被执。 刑官无以入其罪,命刑供状。 行曰:‘行本一介书生,蒙大将军礼遇甚厚,今将举事,焉敢不从。’遂以同谋被诛。”
  4. 张廷玉等. 明史·卷140. 
  5. 谈迁《国榷》称:“乙酉太子太傅凉国公蓝玉谋大逆,族诛……坐党论死者,可二万人。 知名之士,若南海孙蕡、长洲王行,皆在诛中。”
  6. 探秘明朝首富沈万三:大明十五疑案, 和讯读书, 201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