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逸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逸舟

来自 新浪 的图片

王逸舟,男,1957年7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国际政治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1]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2]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出生日期----1957年7月

出生地点----湖北武汉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个人经历

王逸舟1957年7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研究员。

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1957年出生在武汉市。1975年高中毕业后,在湖北省钟祥县长滩公社知青农场劳动两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7年底考入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当代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3]。兼任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等十数所院校的客座教授或研究员,以及国内外十几家学术刊物的编委。近年来主持完成[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中国与非传统安全]、[中国外交转型]等重大科研项目。迄今为止,到过50多个国家及地区开会、讲学和参观。

CV of Professor WANG YIZHOU

Academic positions: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China Foreign Affairs

Associate Dean in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SIS), Peking University, since late 2009.

Chief editor of Magazine,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monthly), from 1998 to 2008;

Deputy director in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IWEP),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at Beijing, during 1998-2009

Main interests recently in research:

China's diplomacy and its process into a global partnership

IR theories and its studies in the West and China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laws

Some of Wang's books publish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95, Beijing

IR studies in the West: History and Theories, 1998, Shanghai

Construction within Contradic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2003, Beijing

王逸舟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Global Politics and China's Diplomacy, 2003, Beijing

IR Studies in China (1995-2005), 2006, Beijing

New Thinking of China's Diplomacy, 2007, Tokyo

Highland of China Foreign Policy, 2008, Beijing

Creative Involvement: New direction of China Diplomacy,2011, Beijing

Creative Involvement: Evolution of China's Global Role, 2013, Beij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experiences:

Hubei University, in city of Wuhan, China, 1978-1982;

Graduate School of CASS, Beijing, received MA. and Ph. D degrees, 1982-1988.

Visiting Scholar, Hungary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88.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researcher of CASS, 1988-1993.

Director in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Full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t IWEP, CASS Since 1994.

Visiting Scholar, at CFIA of Harvard University during 1996-1997.

Deputy director of IWEP, CASS since 1998

Associate Dean, SIS, Beijing University since Oct. 2009

主要学术专长是国际政治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1982年7月毕业于湖北大学。1985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7月该院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7月~1992年5月在本院马列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等职。主要著作有:《匈牙利道路》(1987)、《波兰危机》(1988)、《当代国际政治析论》(1995)、《西方国际政治学》(1998)、《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2003)、《中国外交新高地》(2008)。译著包括:《经济体制》(1987)、《政治与市场》(1992)、《政治学概论》(1993)、《权力精英》(1994)。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先后到过四十多个国家访学、研究和参会;其中,1996年到1997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做访问学者。

人物成就

1957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列研究系(指导教师苏绍智教授),

1984年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1984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马列研究所当代研究室副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等职。现为世经政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匈牙利道路》,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波兰危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版。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环球视点》,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探寻新的视角与解释》,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外交的新思考》,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日文)。

《中国外交新高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逸舟

来自 北京大学 的图片

《中国外交的新思考》,韩文版,2010年11月。

《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国际政治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北大出版社2013年版。

主编的作品:

《单极世界的阴霾――科索沃危机的警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恐怖主义溯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与袁正清共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国际政治理论与战略前沿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全球政治与国际关系经典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外交六十年》,与谭秀英共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Construction within contradic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published by China Development Publishing House.2003.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China, 1978-2008,by Koninklike Brill NV, Leiden, The Netherlands, 2011

译著(英译中):

[瑞典]艾登姆等著,王逸舟译,《经济体制--资源是如何分配的》,三联书店1987年版。

[美国]林德布洛姆著,王逸舟译,《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台湾桂冠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版。

[美国]伊萨克著,王逸舟译,《政治学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

[美国]米尔斯著,王逸舟译,《权力精英》,台湾桂冠图书出版公司1944年版。

工作经历

2009年12月起,担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迄今为止,曾经到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学术访问和客座研究,1988年在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作访问学者,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CFIA)作访问学者。80年代后期曾经专攻社会主义国家各种体制的比较,个人的研究兴趣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以及中国在新世纪的外交和国际战略。正带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课题组,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从事为期三年的《中国与国际组织:加入与适应的过程》项目的研究。同时撰写个人专著《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外交》(预期2002年完成并出版)。 专著有:《匈牙利道路》,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波兰危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环球视点》,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第1版。 已发表的其他各类论文、评论、报告、综述等等,逾四百篇、一百五十万字以上。

视频

王逸舟:中国影响世界的最好办法,是自己做得更好 2020年12月26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