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现金流量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现金流量表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丰富的国家,中国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国的文化精魂[1]。中国最早出现的和文字相关的文化记忆就是仓颉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蕴藏了无限的文化[2],然后就出现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现金流量表,是指企业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的会计报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内容

1.从编制原则上看,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2.从内容上看,现金流量表被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每类活动又分为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通过现金流量表,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为其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现金流量表的具体格式如表1所示: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则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类反映原则

为了给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关现金流量的信息,并结合现金流量表和其他财务信息对企业作出正确的评价,现金流量表应当提供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即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总额以及它们相抵后的结果。

(2)总额反映与净额反映灵活运用原则

为了提供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的信息,现金流量表一般应按照现金流量总额反映。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通常可按现金流量总额或现金流量净额反映。现金流量总额是指分别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而不以现金流入和流出相抵后的净额反映。现金流量净额是指以现金流入和流出相抵后的净额反映。但现金流量以总额反映比以净额反映所提供的信息更为相关有用。因此,通常情况下,现金流量应以其总额反映。但是,下述情况可对现金流量以净额反映:一是某些金额不大的项目。例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相关的现金支出可以相抵后以净额列示。二是不反映企业自身的交易或事项的现金流量项目。例如,证券公司代收客户的款项用于交割买卖证券的款项,期货交易所接受客户交割实物的款项等;又如,银行吸收开户单位活期存款的承兑和偿付。这些项目不属于企业自身业务的现金流量项目,可以以净额反映。

(3)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应当按照其概念进行划分,但有些交易或事项则不易划分,如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利息支出和股利支出是作为经营活动,还是作为投资或筹资活动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国,依据人们的习惯理解,把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划为投资活动,把利息支出和股利支出划为筹资活动。某些现金收支可能具有多类现金流量的特征,所属类别需要根据特定情况加以确定。例如,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由于很难区分缴纳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所得税,还是投资或筹资活动产生的所得税,通常将其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对于某些特殊项目,如自然灾害损失和保险索赔,若能分清属于固定资产损失的保险索赔,通常作为投资活动,流动资产损失的保险索赔,通常作为经营活动;若不能分清属于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产的保险索赔,通常归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因此,企业应当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于某些现金收支项目或特殊项目,应当根据特定情况和性质进行划分,分别归并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类别中,并一贯性地遵循这一划分标准。

(4)外币现金流量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中国,企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以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

(5)重要性原则

本来,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不应反映在现金流量表内,因为这些投资和筹资活动不影响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中不反映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是与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相一致的。但是,如果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数额很大,若不反映将会导致一个有理性的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并作出不正确的决策,这时,就需要在现金流量表中以某种形式恰当地予以揭示。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不涉及现金的重要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是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或附注)中反映的。此外,重要性原则对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编制也有很大影响。比如,“收到的租金”项目,如果企业此类业务不多,也可以不设此项目,而将其纳入“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之中。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企业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其作用主要有:

(1)可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判断其经营周期是否顺畅;

(2)可对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及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情况做出较可靠的判断;

(3)可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

(4)可通过比较当期净利润和当期净现金流量,评价企业产生现金流量能力的高低;

(5)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非现金投资和财务活动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被视为一个整体,企业现金形式的转换不会产生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例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是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不构成现金流量。同样,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也不属于现金流量,如企业用现金购买3个月到期的国库券。

根据企业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流量的来源,现金流量表在结构上将企业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3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各类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经营活动的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企业而言,其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房屋、接受劳务、支付开发建设费和支付税费等。

列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现金净流入,并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采用直接法编报的现金流量表,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以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未来前景;采用间接法编报的现金流量表,便于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进行比较,以了解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净利润的质量。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编报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提供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在我国,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应采用间接法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以对现金流量表中采用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核对和补充说明。下面会分开说明采用不同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其他资产等持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这里所讲的投资活动,既包括实物资产投资,也包括金融资产投资。这里之所以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的投资”排除在外,是因为已经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视同现金。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这里所说的资本,既包括实收资本(股本),也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这里所说的债务,指对外举债,包括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以及偿还债务等。通常情况下,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商业应付款属于经营活动,不属于筹资活动。

此外,对于企业日常活动之外特殊的、不经常发生的特殊项目,如自然灾害损失、保险赔款和捐赠等,应当根据其性质,分别归并到相关类别中单独反映。例如,对于自然灾害损失和保险赔款,如果能够确指属于流动资产损失,应当将其列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果属于固定资产损失,应当将其列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企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折算成记账本位币。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整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指企业外币现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折算成记账本位币时,所采用的是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而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中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是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这两者的差额即为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对当期发生的外币业务,也可不必逐笔计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数额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三项之和比较,其差额即为“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5.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除现金流量表反映的信息外,企业还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构成等信息。

(1)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同时企业还应采用间接法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指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经营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调整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支项目,据此计算并列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在我国,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应采用间接法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以对现金流量表中采用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核对和补充说明。

采用间接法列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需要对四大类项目进行调整:①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②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③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④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影响资产或负债但不形成该期现金收支的所有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这些投资和筹资活动虽然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影响企业财务状况或在未来可能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主要包括:①债务转为资本,反映企业本期转为资本的债务金额;②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反映企业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本息;③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反映企业本期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构成。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关的下列信息。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构成及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应金额。②企业持有但不能由母公司或集团内其他子公司使用的大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企业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不能被集团使用的情形,如国外经营的子公司,由于受当地外汇管制或其他立法的限制,其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能由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正常使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在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也可以根据有关科目记录分析填列。

工作底稿法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工作底稿法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分录时,要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从“营业收入”开始,结合资产负债表项目逐一进行分析。在调整分录中,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事项,并不直接借记或贷记“库存现金”,而是分别记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借记表示现金流入,贷记表示现金流出。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方、贷方合计数均已经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也等于期末数。

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的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T型账户法

采用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T型账户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T型账户法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分别开设T型账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过入各账户。如果项目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则将差额过入和项目余额相同的方向;反之,则过入相反的方向。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3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账户一样,过入期末、期初变动数。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此编制调整分录。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各T型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分析填列法

分析填列法是直接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会计科目明细账的记录,分析计算出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金额,并据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举例

【案例】文正股份有限公司2×19年有关资料如下(增值税税率为13%)。

(1)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收回应收账款240万元;预收甲公司货款100万元。

(2)本期现购材料成本为1400万元;支付去年应付账款100万元;预付材料供应商乙公司货款220万元。

(3)本期发放的职工工资总额为200万元,其中生产经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140万元,奖金30万元;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24万元,奖金6万元。工资及奖金全部从银行提取现金发放。

(4)本期所得税费用为320万元,未交所得税的年初数为240万元,年末数为200万元(无调整事项)。

(5)为建造厂房,本期以银行存款购入固定资产200万元,支付增值税税额26万元。

(6)购入股票200万股,每股价格5.2元,其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每股0.2元,作为短期投资核算。

(7)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面值200万元,3年期,利率3%,一次还本付息。

(8)对一台管理用设备进行清理,该设备账面原价为240万元,已提折旧16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4万元,收到变价收入26万元,该设备已清理完毕。

(9)借入短期借款480万元,借入长期借款920万元,当年以银行存款支付利息60万元。

(10)向股东支付上年现金股利100万元。

(11)该企业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 200万元。

各个现金流量项目的计算过程如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2 000×(1+13%)+240+100=2 600(万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1 400×(1+13%)+100+220=1 902(万元)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140+30+24+6=200(万元)(4)“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320+240-200=360(万元)

(5)“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200(万元)

(6)“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200×3%×3=18(万元)

(7)“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26-4=22(万元)

(8)“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200+26=226(万元)

(9)“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200×5.2=1 040(万元)

(10)“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480+920=1 400(万元)

(11)“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60+100=160(万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