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田汉」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7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田汉
 
| 姓名    = 田汉
| 圖像    = [[File:田汉1.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5.nipic.com/20100111/4125101_111120055643_2.jpg 原图链接]]]
+
| 圖像    =[[File:田汉1.jpg|缩略图|center|[https://gss0.bdstatic.com/9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7d94ff4823a446237ecaa264a0191533/3ac79f3df8dcd100aa177d13718b4710b9122f7c.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7%94%B0%E6%B1%89/544268/13263124/1e71f724821f643d4d088d60?fr=lemma&ct=cover 来自大众网图片]]]
 
| 圖像說明 = 作家
 
| 圖像說明 = 作家
 
| 出生日期 = 1898年3月12日
 
| 出生日期 = 1898年3月12日
行 11: 行 11:
 
}}
 
}}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乳名:[[ 和儿]] ,学名: 寿昌,笔名: 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 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
+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乳名''' 和儿''' ,学名''' 寿昌''' ,笔名田汉、''' 陈瑜''' ''' 伯鸿''' ''' 汉儿倚声''' ''' 首甲''' ''' 绍伯''' ''' 漱人''' ''' 陈哲生''' ''' 明高''' ''' 嘉陵''' ''' 张坤''' 男,汉族,[[ 湖南省]][[ 长沙县]] 人。
  
  田汉, 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 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田汉 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 未来的易卜生"。1968年 田汉在中 文化大 革命 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
+
 剧作家、[[ 戏曲]][[ 作家]] [[ 电影]][[ 编剧]] [[ 小说家]] 、词作家、[[ 诗人]] 、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ref>[http://www.xhgmw.org/archive-43186.shtml  田汉 歌之父 用笔唤醒爱 心  .辛亥 革命[引用日期2014-07-28]]</ref>
== 人物生平 ==
+
[[File:田汉3.jpg|缩略图|左|田汉:[[ 湖南省]][[ 长沙县]]人。
1898年3月12日,出生于 湖南省长沙县 东乡茅坪田家塅一户贫农家庭;
 
  
1912 年, 就读 于长沙 师范学校;
+
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
 +
==生平事迹==
 +
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田汉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1968 年, 田汉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 狱中。
 +
=== 人物生平 ===
 +
*1898年3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 长沙 县]]东乡茅坪田家塅一户贫农家庭;
  
1916 年, 考入日本东 等师范学校;
+
[[File:田汉5.jpg|缩略图|左|田汉:1928 年, 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同年秋成立[[南国社]],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多次到[[南 ]]、[[杭州]]、[[广州]] 地演出,同时主编《南国月刊》.。]]
 +
*1912年,就读于[[长沙 师范学校]];
  
1919 年, 东京 加入李大钊 组织的少年中国 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
+
*1916 年, 考入[[日本]][[ 东京 师范 校]];
  
1920 年,发表 处女作《梵峨琳与蔷薇》;
+
*1919 年, 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 发表 诗歌和评论;
  
1921 年,与 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
+
*1920 年, 发表处女作《梵峨琳 蔷薇》;
  
1922 年, 回国 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
+
*1921 年, 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 倡导新文学;[[File:田汉2.jpg|缩略图|左|[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35/sign=b63b312d040828386c0ddb178d99a964/0df3d7ca7bcb0a46635b110b6863f6246b60af83.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7%94%B0%E6%B1%89/544268/13263125/e865a699345b27426e068c82?fr=lemma&ct=cover 来自大众网图片]]]
  
1924 年, 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 》半月刊。以后相继任教 长沙第一师范学校、 上海 大学、大夏大学(今 东师范大学);
+
*1922 年, ,受聘 [[ 上海]][[中 书局]]编辑所;
  
1926 年, 在上海 唐槐秋等 创办南国 电影剧社;
+
*1924 年,与 妻子[[易漱瑜]] 创办 南国 》半月刊。以后相继任教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
  
1927 上海 艺术大学任文学科主任、校长, 作了话 《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年底同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甚广;
+
*1926 年, 上海 与[[唐槐秋]]等 办南国电影 ;
  
1928 年, 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 艺术学 同年秋成立南国社,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 运动,多次到南京 杭州 广州 演出, 同时主编《南国月刊》;
+
*1927 到[[上海 艺术 大学]]任文 科主任、校长 创作了话 《苏州夜话》 《名优之死》等。年底同[[欧阳予倩]] [[周信芳]] 举行"鱼龙会" 演出, 影响甚广;
  
1929 冬开始 他在从事文 同时 ,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
*1928 年, 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 术学院]],同年秋成立[[南国社]],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 ,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 同时 主编《南国月刊》;
  
1930年3月 ,他 以发起人之一 身分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 并被选为7人执行委员会之一,接着 参加 了中国自由运 大同盟。同年6月,南国社被查封,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他是发起与组织者之一;
+
*1929年冬开始 ,他 在从事文艺活动 同时 积极 参加 政治活 动;
  
1932年 ,加 中国 共产党后 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 和夏衍等打入电影阵地 ,为 艺华、 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等进步电影文学剧本 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的面貌;
+
*1930年3月 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分参 了[[ 中国 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7人执行委员会之一,接着 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6月 南国社被查封 左翼剧团联盟改组 左翼戏剧家 他是发起与组织者之一;
  
1934 年,作 三幕话剧《回春之曲》及电影故事《风云儿女》(后经 夏衍 改为 电影 台本 主题歌即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 的《 义勇军 进行曲》 。作歌 《扬子江 暴风雨》;
+
*1932 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 ,和[[ 夏衍]]等打入 电影 阵地 为艺华 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 女性》、 青年 进行曲》 、等进步电影文学 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 面貌;
  
1935年2月 ,田汉 曾被捕入狱,后被保释出狱;
+
*1934年 作三幕话剧《[[回春之曲]]》及电影故事《[[风云儿女]]》(后经夏衍改为电影台本,主题歌即 田汉 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歌剧《[[扬子江的暴风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创作了五幕话剧《芦沟桥》,并举行劳军演出。8 赴上海 参加文化界救亡工作。上海沦陷后到长沙、武 从事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2月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他是组织者之一;
+
*1935年2 月, 曾被捕入狱 后被保释出狱;
  
1938 年, 年初与马彦祥等编辑出版 了《 抗战戏剧 ,后 又去 长沙 筹办了《抗战日报》。2月,到 武汉 参加国民政府军 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负责艺术宣传 工作 ,同洪深等组建了10个抗敌演 队、4个 抗敌 宣传队和1个孩子剧团;
+
*1937 "七七"事变后 创作 五幕话剧 [[芦沟桥]] ,并举行劳军演出。8 赴上海 参加文化界救亡工作。上海沦陷 长沙 武汉 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 工作 。12月成立了中华全国戏 抗敌 协会,他是组织者之一;
  
1940 年, 到重庆, 欧阳予倩 创办 《戏剧 春秋 》,后到 桂林领导 组建 新中国剧社和京 、湘剧等民间 日演 剧团 ;
+
*1938 年, 年初 马彦祥 编辑出版了 [[抗战 戏剧]] 半月刊 ,后 又去长沙筹办了《抗战日报》。2月, 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负责艺术宣传工作,同洪深等 组建 了10个抗敌演 队、4个 敌宣传队和1个孩子 剧团;
  
1944 ,与欧阳予倩等 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届 戏剧 展览会 对加强戏 队伍的团结 坚持进步戏 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
*1940 ,到重庆 ,与欧阳予倩等 创办《[[ 戏剧 春秋]]》 后到[[桂林]]领导组建新中国 京剧、湘剧等民间抗日演 团体;
  
1949 后田汉任职文化部 曲改 局、艺术局局长;
+
*1944 春,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届 剧展览会,对加强戏剧队伍的团结和坚持 步戏剧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1968 被迫害致死;
+
*1949 后田汉任职 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ref>朱栋霖. 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107-111</ref>
  
1979年4月,为田汉平反,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
*1968 年,文 革中被迫害致死;
== 婚姻家庭 ==
 
田汉的一生共有四位爱人。第一位爱人是舅父易梅臣的女儿易漱渝,1916 年, 舅父出资将田汉和自己的女儿送往日本读书。田汉和易漱渝可以说青梅竹马,又都喜欢诗 ,情投意合。于是易梅臣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1920年底,田汉与易漱渝在日本结婚。不幸的是,易漱瑜1925年病逝。临终前,易漱瑜将自己的同窗好友黄大琳介绍给田汉,希望他们能结婚。田汉虽然又有新的恋人但是已然没有以前的滋味,尽管如此,1927年,田汉还是与黄大琳结了婚。
 
  
没有爱情的婚姻终究是不幸福的 ,田汉在 婚外 始和一位远在新加坡 女教师林维中有了联系,彼此通信3 。林维中因逃 而出走南洋,她风姿绰约, 直想找 一位 有文化 丈夫。而 田汉的 才华恰巧进入了她的视线,她大胆地给 田汉 写了一封信 坦承 自己的 爱慕之情 就这样 刚再婚一 年的田汉 与林维中凭着传递信件和照片 感情一发不可收拾 在频繁 信件交往中两 建立不一般 感情关系。直到1929年新 之后 ,田汉与黄大琳 友好分手
+
*1979年4月 田汉 平反, [[北京]]召 了隆重 追悼大会。<ref>吴孟铿.《田汉 表》.[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3)90-101 </ref>
 +
===  姻家庭 ===
 +
田汉的 生共有四位爱人。第 一位 爱人是舅父[[易梅臣]] 女儿[[易漱渝]],1916年,舅父出资将 田汉 和自己 女儿送往日本读书。 田汉 和易漱渝可以说青梅竹马,又都喜欢诗文 情投意合。于是易梅臣便将 自己的 女儿许配给了他。1920年底,田汉与易漱渝在[[日本]]结婚 不幸的是 易漱瑜1925 病逝。临终前,易漱瑜将自己 同窗好友[[黄大琳]]介绍给 田汉, 希望他们能结婚 田汉虽然又有新 但是已然没有以前 滋味,尽管如此,1927 年,田汉 还是 与黄大琳 结了婚
  
1929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为了在文艺上取得田汉这一位大剧作家的支持,将女间谍安娥安插到田汉身边做秘书。从此安娥进入了田汉的视野,安娥不但照顾了田汉的生活,还顺利的影响了田汉的思想,但是频繁的接触与交流,也急剧增进了两人的感情。1930年秋,安娥与田汉同居了。两人的同居的消息很快被林维中得知,于是在林维中和家人的逼迫下,田汉又无奈的与定下婚约的林维中完婚。虽然两人已然成婚,但是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因为田汉已经心向安娥不可挽回 。1946 年3月,林维中无奈与田汉协议离婚,结束了两人痛苦的婚姻。田汉与安娥,历经情感的磨折最终走到了一起。随后,他们度过了20多年幸福的晚年生活,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田汉不幸被文革造反派关押、批斗,与1968年含冤而死。8年后的5月,71岁的安娥也随田汉而去。
+
没有爱情的婚姻终究是不幸福的,田汉在婚外开始和一位远在[[新加坡]]的女教师[[林维中]]有了联系,彼此通信3年。林维中因逃婚而出走南洋,她风姿绰约,一直想找一位有文化的丈夫。而田汉的才华恰巧进入了她的视线,她大胆地给田汉写了一封信,坦承自己的爱慕之情。就这样,刚再婚一年的田汉与林维中凭着传递信件和照片,感情一发不可收拾。在频繁的信件交往中两人建立不一般的感情关系。直到1929年新年之后,田汉与黄大琳友好分手。
 +
 
 +
1929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为了在文艺上取得田汉这一位大剧作家的支持,将女间谍[[ 安娥]] 安插到田汉身边做秘书。从此安娥进入了田汉的视野,安娥不但照顾了田汉的生活,还顺利的影响了田汉的思想,但是频繁的接触与交流,也急剧增进了两人的感情。1930年秋,安娥与田汉同居了。两人的同居的消息很快被林维中得知,于是在林维中和家人的逼迫下,田汉又无奈的与定下婚约的林维中完婚。虽然两人已然成婚,但是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因为田汉已经心向安娥不可挽回 。<ref>黄禹康.田汉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J].艺术人生·流行歌曲. 2011年04期</ref>
 +
 
 +
1946 年3月,林维中无奈与田汉协议离婚,结束了两人痛苦的婚姻。田汉与安娥,历经情感的磨折最终走到了一起。随后,他们度过了20多年幸福的晚年生活,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田汉不幸被文革造反派关押、批斗,与1968年含冤而死。8年后的5月,71岁的安娥也随田汉而去。<ref>《田汉与最后一任爱人的艰难爱情》半岛晨报A22 2011.01.25 星期二</ref>
 
== 人物轶事 ==
 
== 人物轶事 ==
[[File:田汉2.jpg|缩略图|左|[http://img3.pchouse.com.cn/pchouse/1007/04/18369_sH.jpg 原图链接]]]
+
=== 四处学习===
四处学习
 
 
 田汉的家乡长沙县是湘戏、影子戏盛行的地方。田汉从五六岁时起,就经常骑在叔叔们肩上,赶十几二十里地去看庙台戏,他每次看戏回家。参加学生军后,当时军人看戏不要钱,他便时常到"三尊炮"去看京戏,在这种四处可学的气氛和四处爱学的精神下,田汉初步掌握了戏曲艺术的形式,懂得了一些舞台处理方式。而此时传统的折子戏《三娘教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他根据这部戏改写产生了他的处女作《新教子》。剧本发表在当时的《长沙日报》上,而田汉这年只有13岁。
 
 田汉的家乡长沙县是湘戏、影子戏盛行的地方。田汉从五六岁时起,就经常骑在叔叔们肩上,赶十几二十里地去看庙台戏,他每次看戏回家。参加学生军后,当时军人看戏不要钱,他便时常到"三尊炮"去看京戏,在这种四处可学的气氛和四处爱学的精神下,田汉初步掌握了戏曲艺术的形式,懂得了一些舞台处理方式。而此时传统的折子戏《三娘教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他根据这部戏改写产生了他的处女作《新教子》。剧本发表在当时的《长沙日报》上,而田汉这年只有13岁。
== 真假田汉 ==
+
=== 真假田汉 ===
1929年,田汉率南国社到南京晓庄公演。受到校长陶行知和师范院校学生、农友的热烈欢迎。会上,陶行知发表了极富感情极为生动的欢迎词:"今天我是以'田汉'的身份欢迎田汉。晓庄是农民的学校,农民是晓庄师生的好朋友,我们的教育是为种田汉而办的教育……所以我是以'种田汉'代表的资格在这儿欢迎田汉。"
+
1929年,田汉率南国社到[[ 南京]][[ 晓庄]] 公演。受到校长[[ 陶行知]] 和师范院校学生、农友的热烈欢迎。会上,陶行知发表了极富感情极为生动的欢迎词:"今天我是以'田汉'的身份欢迎田汉。晓庄是农民的学校,农民是晓庄师生的好朋友,我们的教育是为种田汉而办的教育……所以我是以'种田汉'代表的资格在这儿欢迎田汉。"
  
 
 田汉则用同样风趣的语言说道:"陶先生说,他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实不敢当。其实我是一个假'田汉'能够受到陶先生这个真田汉的欢迎,实在感到荣幸,我们一定要向真田汉学习。"
 
 田汉则用同样风趣的语言说道:"陶先生说,他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实不敢当。其实我是一个假'田汉'能够受到陶先生这个真田汉的欢迎,实在感到荣幸,我们一定要向真田汉学习。"
  
拍案而起
+
=== 拍案而起===
 田汉根据《白蛇传》改编的《金钵记》发表后,获得一片赞扬声。这时,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戴不凡写了篇文章,对此戏提出批评意见。许多人看了哑然失笑,但田汉拍案而起--不是发怒,而是高兴地敲打桌子。他连连称赞说:"写得好,有胆略,有才华!"并积极打听戴不凡其人,还向有关方面推荐他,终于使戴不凡得以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戏曲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
 田汉根据《[[ 白蛇传]] 》改编的《[[ 金钵记]] 》发表后,获得一片赞扬声。这时,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戴不凡写了篇文章,对此戏提出批评意见。许多人看了哑然失笑,但田汉拍案而起--不是发怒,而是高兴地敲打桌子。他连连称赞说:"写得好,有胆略,有才华!"并积极打听戴不凡其人,还向有关方面推荐他,终于使戴不凡得以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戏曲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 艺术特色 ==
 
== 艺术特色 ==
思想内容
+
=== 思想内容===
 田汉早期的剧作主要在于宣扬个性,彰显五四运动中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精神。他早期的作品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以及传统势力剥夺人的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并随着创作历程的推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现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又着力表现人们面对黑暗现实所产生的苦闷、思索以及对光明的热烈追寻,这一主题也贯穿在田汉所有剧作中,其中尤以《咖啡店之一夜》和《名优之死》为最。《咖啡店之一夜》通过盐商之子李乾卿对纯真爱情的背叛与亵渎,揭示了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市侩的丑恶嘴脸,又通过白秋英与林泽奇的觉醒,体现了作者"由颓废向奋斗之曙光"的理想。《名优之死》通过刘振声与强大的邪恶势力的斗争,更让人感到振奋鼓舞。而到了30年代,田汉已经完全接纳了马列主义思想,他的立场又开始逐渐转向贫苦的工农一边,于是他的的剧作也开始着力宣扬民众反抗压迫求、寻求解放的斗争精神,如独幕话剧《梅雨》,这类作品主要描写工人的生活与斗争,描绘他们生活苦难,同时借此歌颂和赞扬他们的反抗压迫剥削的精神。同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田汉开始响应时代的号召创作出了一批旨在宣扬抗战的戏剧,这类作品宣扬和表现抗日爱国的精神,鼓励人们前往最前线为国家流血斗争,这类剧作中的杰出代表有如《回春之曲》,作者以诗意盎然、优美动人的语言书写了爱国华侨高维汉与梅娘抗日救国的爱情故事,以满含深情的笔调赞美着抗日青年人的爱国热情。
+
 田汉早期的剧作主要在于宣扬个性,彰显五四运动中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精神。他早期的作品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以及传统势力剥夺人的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并随着创作历程的推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现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又着力表现人们面对黑暗现实所产生的苦闷、思索以及对光明的热烈追寻,这一主题也贯穿在田汉所有剧作中,其中尤以《[[ 咖啡店之一夜]] 》和《[[ 名优之死]] 》为最。
创作风格
+
 
 田汉戏剧最明显的特征即表现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高度融合。田汉明确指出其处女作《梵峨嶙与蔷薇》是"通过现实主义熔炉的新浪漫主义剧",而其往后的作品也多沿着这一思路创作,如三十年代的《回春之曲》和四十年代的《丽人行》等都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相辉映的优秀作品 。田汉戏剧的浪漫主义与同时代的浪漫主义又有着更为主流的表现,如与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相比,虽有不少的共同之处,但比起后者的热烈、豪放来,田汉的浪漫更显出一种温馨、轻柔的韵致。他塑造人物往往不重细腻的描写,而着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发。他的作品状绘时代、勾勒人物,追求精神气质的凸显,而不在具体细节上细心雕琢。他的剧本结构也不以严谨取胜,而以气势见长,不论题材大小、人物多寡,皆能形成"广厦高阁"的壮阔情势。同时在语言方面,他善于运用诗的语言为人物性格的深化、为情节冲突的进展设置独特的意境
+
《咖啡店之一夜》通过盐商之子李乾卿对纯真爱情的背叛与亵渎,揭示了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市侩的丑恶嘴脸,又通过白秋英与林泽奇的觉醒,体现了作者"由颓废向奋斗之曙光"的理想。《名优之死》通过刘振声与强大的邪恶势力的斗争,更让人感到振奋鼓舞。而到了30年代,田汉已经完全接纳了马列主义思想,他的立场又开始逐渐转向贫苦的工农一边,于是他的的剧作也开始着力宣扬民众反抗压迫求、寻求解放的斗争精神,如独幕话剧《[[ 梅雨]] 》,这类作品主要描写工人的生活与斗争,描绘他们生活苦难,同时借此歌颂和赞扬他们的反抗压迫剥削的精神。<ref>宋宝珍 .《田汉对中国话剧的杰出贡献》.[J].邵阳学院学报.2007 (6)</ref>
 +
 
 +
同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田汉开始响应时代的号召创作出了一批旨在宣扬抗战的戏剧,这类作品宣扬和表现抗日爱国的精神,鼓励人们前往最前线为国家流血斗争,这类剧作中的杰出代表有如《[[ 回春之曲]] 》,作者以诗意盎然、优美动人的语言书写了爱国华侨高维汉与梅娘抗日救国的爱情故事,以满含深情的笔调赞美着抗日青年人的爱国热情。
 +
=== 创作风格===
 +
 田汉戏剧最明显的特征即表现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高度融合。田汉明确指出其处女作《[[ 梵峨嶙与蔷薇]] 》是"通过现实主义熔炉的新浪漫主义剧",而其往后的作品也多沿着这一思路创作,如三十年代的《[[ 回春之曲]] 》和四十年代的《[[ 丽人行]] 》等都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相辉映的优秀作品。
  
  与当时的剧本创作者相比, 田汉 又不同于他人的,在作品中不动声色地状绘人生,他往往在 作里着意地凸显当时国难深重 的时代 氛围。如《母性之光》中对于社会 声讨:"是这个罪恶 社会毁掉了孩子的生命"而大声疾呼地号召:"要努力奋斗 打倒吃人 大魔王!";《三个摩登女性》里 正辞严地呼吁:"救亡图存 这是每一个 良心的中国人的责任,你们拍影戏的,也应该出把力才对, 要再麻痹观众,也麻痹自己了!";《风云儿女》里面对日寇 枪炮,群情激愤, 仇敌忾 匕首 枪支、铁耙、铁锨、铁镐、斧头、砍刀,高举火把,怒吼着"民族万岁!"的民众……应该说 ,田汉的 戏剧是激情 ,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与中华民族的心声 戏外的激情也使戏剧内 人物往往 与作者自我融为一体。开始 《到民间去》,剧中 描写 的一群热情的青年知识分子中 无疑都显现 田汉 身影,突出显示了田汉个人憎恶封建军阀统治,同情饥寒交迫的民众,强烈要求改变现实 一腔热血。而 作品 中的女性形象 也能从中发现作者田汉的人格特 。另一部作品《三个摩登女性》中 周淑贞 ,不 仅正直善良,而且刚强自立、正气凛然。她 酒宴 一反原来的羞怯,慷慨激昂地一番演说也已经分不出淑贞与作者的区别了。
+
 田汉 剧的 浪漫主义与同 时代的 浪漫主义又有着更为主流 表现 如与郭沫若 浪漫主 相比 有不 之处 但比 后者的热烈 豪放来 ,田汉的 浪漫更显出一种温馨、轻柔 韵致 他塑造 人物往往 不重细腻 的描写, 重于内心感受 抒发。他 的作品 状绘时代、勾勒人物 追求精神气 质的 凸显 不在 具体细节 细心雕琢
== 人物评价 ==
 
夏衍:"田汉同志走过来的道路是曲折而坎坷的,但是他对国家民族,对文学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却是灿如金玉,不可磨灭的 "
 
  
  夏衍:" 田汉是现代 关汉卿 我私下把 叫做中国 '戏剧魂' "
+
  他的剧本结构也不以严谨取胜,而以气势见长,不论题材大小、人物多寡,皆能形成"广厦高阁"的 壮阔情势。同时在语言方面 ,他 善于运用诗的语言为人物性格的深化、为情节冲突的进展设置独特 意境
  
  苏叔阳:" 田汉 "五四"运 动中 生的一 位文化巨 人。"
+
  与当时的剧本创作者相比, 田汉 又不同于他人的, 作品中不 声色地状绘人生,他往往在剧作里着意地凸显当时国难深重的时代氛围。如《[[母性之光]]》 对于社会的声讨:"是这个罪恶的社会毁掉了孩子的 命"而大声疾呼地号召:"要努力奋斗,打倒吃人 大魔王!";《[[三个摩登女性]]》里义正辞严地呼吁:"救亡图存,这是每 个有良心的中国 的责任,你们拍影戏的,也应该出把力才对,不要再麻痹观众,也麻痹自己了!";《[[风云儿女]]》里面对日寇的枪炮,群情激愤,同仇敌忾,拿起匕首、枪支、铁耙、铁锨、铁镐、斧头、砍刀,高举火把,怒吼着"民族万岁!"的民众……应该说,田汉的戏剧是激情的,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与中华民族的心声
  
  黄仁宇:"为什么田汉会值得这么多环境背景不同 的人 敬爱?因 他给人们带来乐观自信和希望 赎身洗罪 不待神力 也不待将来,用不 内向。他 的人 就是一座大舞台 到最后总结 时候,台上台下都参加了 项群众运动 立即得到心灵 解放 "
+
  戏外 激情也使戏剧内 物往往与作者自我融 一体 开始 《[[到民间去]]》 剧中描写的一群热情的青年知识分子中 无疑都显现 田汉 身影,突出显示了田汉个 憎恶封建军阀统治 同情饥寒交迫的民众 强烈要求改变现实 的一 腔热血。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也能从中发现作者田汉 人格特质
  
  赵晋华:"田汉 懂政治 他有追求 有信仰 ,但 胸无城府,口无遮拦,终其一生只 个戏剧 家。"
+
  部作品《[[三个摩登女性]]》中的周淑贞, 仅正直善良 而且刚强自立 正气凛然。她在酒宴上一反原来的羞怯 慷慨激昂地一番演说也已经分不出淑贞与作者的区别了。
 +
=== 人物评价 ===
 +
*[[夏衍]]:"田汉同志走过来的道路是曲折而坎坷的, 但是 他对国 民族,对文学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却是灿如金玉,不可磨灭的 。"
  
田申:"我 父亲这个人,成也在他太重情,败也在 太重情 。"
+
*夏衍:" 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 私下把 叫做中国的'戏剧魂' 。"
  
曹禺:"田汉 的一生就 一部中国话剧发展史。他对中国话剧的主要贡献表现 ::第一, 他是中国话剧 运动的 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第二,他在中国话剧史上, 是 一位 具有开拓性的剧作家和中国话剧诗 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缔造者 。"
+
*[[苏叔阳]]:"田汉是在"五四" 运动 中产生 的一位 巨人 。"
  
 宋宝珍:"他的性格如火, 他不会见风使舵,,不会说假话, 他在事业上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因此,,凡事认真, 忧心如焚,嫉恶如仇。"
+
*[[黄仁宇]]:"为什么田汉会值得这么多环境背景不同的人敬爱?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乐观自信和希望。他的赎身洗罪,不待神力,也不待将来,用不着内向。他的人生,就是一座大舞台,到最后总结的时候,台上台下都参加了一项群众运动,立即得到心灵的解放。"
 +
 
 +
*赵晋华:"田汉一生不懂政治,他有追求、有信仰,但胸无城府,口无遮拦,终其一生只是个戏剧家。"
 +
 
 +
*田申:"我父亲这个人,成也在他太重情,败也在他太重情。"
 +
 
 +
*[[曹禺]]:"田汉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话剧发展史。他对中国话剧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第一, 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第二,他在中国话剧史上, 是一位具有开拓性的剧作家和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缔造者。"
 +
 
 +
* 宋宝珍:"他的性格如火, 他不会见风使舵,,不会说假话, 他在事业上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因此,,凡事认真, 忧心如焚,嫉恶如仇。"
 
== 人物影响 ==
 
== 人物影响 ==
折叠 文艺影响
+
=== 文艺影响===
 田汉作为我国戏剧领域的改革者对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早在1927年,田汉创办了南国社,为我国现代戏剧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同时田汉领导的南国社也创作了大批优秀的戏剧作品作品,如田汉本身所创作的《灵光》、《湖上的悲剧》和《苏州夜话》等,这些戏剧极大的丰富了20世纪20年代的戏剧文学,同时增强了戏剧在当时的文艺影响。同时田汉是我国戏曲事业的最早也是贡献最大的改革者之一,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戏曲的"三改理论",在此理论下田汉领导同时也亲身整理改编了我国的传统戏曲剧目,其中他亲自考察的京剧剧目就达900多个,他为这些剧目书写了许多精辟精彩的分析指导,为戏曲改良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田汉也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翠艳亲王》写于1925年,是我国最早的电影剧本之一。同时他为我国的电影创作了许多先例,如为电影插入大量音乐作为插曲和片头曲片尾曲,田汉为这些曲子写词,其中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了我国国歌,被代代传唱,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
 田汉作为我国戏剧领域的改革者对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早在1927年,田汉创办了南国社,为我国现代戏剧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同时田汉领导的南国社也创作了大批优秀的戏剧作品作品,如田汉本身所创作的《灵光》、《湖上的悲剧》和《苏州夜话》等,这些戏剧极大的丰富了20世纪20年代的戏剧文学,同时增强了戏剧在当时的文艺影响。
== 政治影响 ==
+
 
1930年田汉领导发起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职务,领导和推动了工人剧运的发展。左翼戏剧运动为后来话剧向职业化、实用化过渡准备了条件,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初步开拓了道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同时由他创作歌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广泛传唱于抗日战争时期,鼓舞了抗战士兵,后来该曲也成为了我国国歌,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
同时田汉是我国戏曲事业的最早也是贡献最大的改革者之一,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戏曲的"三改理论",在此理论下田汉领导同时也亲身整理改编了我国的传统戏曲剧目,其中他亲自考察的京剧剧目就达900多个,他为这些剧目书写了许多精辟精彩的分析指导,为戏曲改良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田汉也是我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翠艳亲王》写于1925年,是我国最早的电影剧本之一。
== 纪念故居 ==
+
 
长沙故居
+
同时他为我国的电影创作了许多先例,如为电影插入大量音乐作为插曲和片头曲片尾曲,田汉为这些曲子写词,其中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了我国国歌,被代代传唱,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ref>任动.田汉对中国现代电影的贡献.[J].电影评介 , Movie Review, 2007年20期</ref>
 +
=== 政治影响 ===
 +
1930年田汉领导发起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职务,领导和推动了工人剧运的发展。左翼戏剧运动为后来话剧向职业化、实用化过渡准备了条件,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初步开拓了道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
 +
 
 +
同时由他创作歌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广泛传唱于抗日战争时期,鼓舞了抗战士兵,后来该曲也成为了我国国歌,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
=== 纪念故居 ===
 +
=== 长沙故居===
 
 该故居位于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住居始建于1820年。田汉从出生起直至10多岁前往省城求学前一直居住于此。2005年,故居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2007年7月10日长沙市政府公布其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故居位于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住居始建于1820年。田汉从出生起直至10多岁前往省城求学前一直居住于此。2005年,故居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2007年7月10日长沙市政府公布其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故居 ==
+
=== 北京故居 ===
 该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地区东四北大街路细管胡同9号。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戏剧家协会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田汉购置了此宅。田汉自1956年开始在此居住,直至去世。1986年6月该故居被东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该故居位于[[ 北京市]][[ 东城区]][[ 交道口]] 地区东四北大街路细管胡同9号。20世纪50年代初,[[ 中国戏剧家协会]] 遵照[[ 周恩来]] 总理的指示,为田汉购置了此宅。田汉自1956年开始在此居住,直至去世。1986年6月该故居被东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 上海故居
+
=== 上海故居===
 该故居位于上海瑞金二路409弄内。是田汉1927年起开始在此居住,该故居也是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正式成立后的社址。田汉在此发起和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直至1930年秋,为逃避国民党的追捕,田汉才离开此处。
+
 该故居位于上海瑞金二路409弄内。是田汉1927年起开始在此居住,该故居也是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正式成立后的社址。田汉在此发起和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直至1930年秋,为逃避国民党的追捕,田汉才离开此处。<ref>砚田.《田汉诞辰94周年、中国左翼剧联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戏曲艺术》1992年第01期</ref>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
{{Reflist}}
 +
[[Category:编剧]]
 +
[[Category:作曲家]]
 +
[[Category:作词家]]
 +
[[category:作家]]
 +
[[Category:诗人]]
 +
[[Category:中国人]]

於 2021年3月19日 (五) 12:30 的最新修訂

田漢
作家
出生 1898年3月12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陳哲生
職業 作家
知名於 作品風格獨特
知名作品 《義勇軍進行曲》
《名優之死》
《盧溝橋》
《風雲兒女》
《麗人行》。

田漢(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乳名和兒,學名壽昌,筆名田漢、陳瑜伯鴻漢兒倚聲首甲紹伯漱人陳哲生明高嘉陵張坤等,男,漢族,湖南省長沙縣人。

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編劇小說家、詞作家、詩人、文藝批評家、文藝活動家,中國現代戲劇三大奠基人之一。[1]

田漢:湖南省長沙縣人。 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編劇、小說家、詞作家、詩人、文藝批評家、文藝活動家,中國現代戲劇三大奠基人之一。

生平事跡

他創作歌詞的歌曲《萬里長城》的第一段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田漢早年留學日本時曾自署為"中國未來的易卜生"。1968年,田漢在中國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於獄中。

人物生平

田漢:1928年,與徐悲鴻歐陽予倩組建南國藝術學院,同年秋成立南國社,以狂飆精神推進新戲劇運動,多次到南京杭州廣州等地演出,同時主編《南國月刊》.。
  • 1919年,在東京加入李大釗等組織的少年中國學會,開始發表詩歌和評論;
  • 1920年,發表處女作《梵峨琳與薔薇》;
  • 1926年,在上海與唐槐秋等創辦南國電影劇社;
  • 1927年秋,到上海藝術大學任文學科主任、校長,創作了話劇《蘇州夜話》、《名優之死》等。年底同歐陽予倩周信芳等舉行"魚龍會"演出,影響甚廣;
  • 1929年冬開始,他在從事文藝活動的同時,積極參加政治活動;
  • 1930年3月,他以發起人之一的身分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並被選為7人執行委員會之一,接着參加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同年6月,南國社被查封,左翼劇團聯盟改組為左翼戲劇家聯盟,他是發起與組織者之一;
  •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參與了黨對文藝的領導工作,和夏衍等打入電影陣地,為藝華、聯華等影片公司寫了《三個摩登的女性》、《青年進行曲》、等進步電影文學劇本,使電影文學從思想到藝術出現了新的面貌;
  • 1935年2月,田漢曾被捕入獄,後被保釋出獄;
  • 1937年"七七"事變後,創作了五幕話劇《蘆溝橋》,並舉行勞軍演出。8月赴上海,參加文化界救亡工作。上海淪陷後到長沙、武漢從事戲劇界抗日統一戰線工作。12月成立了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他是組織者之一;
  • 1938年,年初與馬彥祥等編輯出版了《抗戰戲劇》半月刊,後又去長沙籌辦了《抗戰日報》。2月,到武漢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負責藝術宣傳工作,同洪深等組建了10個抗敵演劇隊、4個抗敵宣傳隊和1個孩子劇團;
  • 1940年,到重慶,與歐陽予倩等創辦《戲劇春秋》,後到桂林領導組建新中國劇社和京劇、湘劇等民間抗日演劇團體;
  • 1944年春,與歐陽予倩等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對加強戲劇隊伍的團結和堅持進步戲劇運動起到了推動作用;
  • 1949年後田漢任職文化部戲曲改進局、藝術局局長;[2]
  • 1968年,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 1979年4月,為田漢平反,在北京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3]

婚姻家庭

田漢的一生共有四位愛人。第一位愛人是舅父易梅臣的女兒易漱渝,1916年,舅父出資將田漢和自己的女兒送往日本讀書。田漢和易漱渝可以說青梅竹馬,又都喜歡詩文,情投意合。於是易梅臣便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1920年底,田漢與易漱渝在日本結婚。不幸的是,易漱瑜1925年病逝。臨終前,易漱瑜將自己的同窗好友黃大琳介紹給田漢,希望他們能結婚。田漢雖然又有新的戀人但是已然沒有以前的滋味,儘管如此,1927年,田漢還是與黃大琳結了婚。

沒有愛情的婚姻終究是不幸福的,田漢在婚外開始和一位遠在新加坡的女教師林維中有了聯繫,彼此通信3年。林維中因逃婚而出走南洋,她風姿綽約,一直想找一位有文化的丈夫。而田漢的才華恰巧進入了她的視線,她大膽地給田漢寫了一封信,坦承自己的愛慕之情。就這樣,剛再婚一年的田漢與林維中憑着傳遞信件和照片,感情一發不可收拾。在頻繁的信件交往中兩人建立不一般的感情關係。直到1929年新年之後,田漢與黃大琳友好分手。

1929年,大革命失敗,中國共產黨為了在文藝上取得田漢這一位大劇作家的支持,將女間諜安娥安插到田漢身邊做秘書。從此安娥進入了田漢的視野,安娥不但照顧了田漢的生活,還順利的影響了田漢的思想,但是頻繁的接觸與交流,也急劇增進了兩人的感情。1930年秋,安娥與田漢同居了。兩人的同居的消息很快被林維中得知,於是在林維中和家人的逼迫下,田漢又無奈的與定下婚約的林維中完婚。雖然兩人已然成婚,但是婚後生活並不幸福,因為田漢已經心向安娥不可挽回。[4]

1946年3月,林維中無奈與田漢協議離婚,結束了兩人痛苦的婚姻。田漢與安娥,歷經情感的磨折最終走到了一起。隨後,他們度過了20多年幸福的晚年生活,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田漢不幸被文革造反派關押、批鬥,與1968年含冤而死。8年後的5月,71歲的安娥也隨田漢而去。[5]

人物軼事

四處學習

田漢的家鄉長沙縣是湘戲、影子戲盛行的地方。田漢從五六歲時起,就經常騎在叔叔們肩上,趕十幾二十里地去看廟台戲,他每次看戲回家。參加學生軍後,當時軍人看戲不要錢,他便時常到"三尊炮"去看京戲,在這種四處可學的氣氛和四處愛學的精神下,田漢初步掌握了戲曲藝術的形式,懂得了一些舞台處理方式。而此時傳統的折子戲《三娘教子》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於是他根據這部戲改寫產生了他的處女作《新教子》。劇本發表在當時的《長沙日報》上,而田漢這年只有13歲。

真假田漢

1929年,田漢率南國社到南京曉莊公演。受到校長陶行知和師範院校學生、農友的熱烈歡迎。會上,陶行知發表了極富感情極為生動的歡迎詞:"今天我是以'田漢'的身份歡迎田漢。曉莊是農民的學校,農民是曉莊師生的好朋友,我們的教育是為種田漢而辦的教育……所以我是以'種田漢'代表的資格在這兒歡迎田漢。"

田漢則用同樣風趣的語言說道:"陶先生說,他是以'田漢'的資格歡迎田漢,實不敢當。其實我是一個假'田漢'能夠受到陶先生這個真田漢的歡迎,實在感到榮幸,我們一定要向真田漢學習。"

拍案而起

田漢根據《白蛇傳》改編的《金缽記》發表後,獲得一片讚揚聲。這時,有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戴不凡寫了篇文章,對此戲提出批評意見。許多人看了啞然失笑,但田漢拍案而起--不是發怒,而是高興地敲打桌子。他連連稱讚說:"寫得好,有膽略,有才華!"並積極打聽戴不凡其人,還向有關方面推薦他,終於使戴不凡得以發揮自己的才幹,在戲曲理論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藝術特色

思想內容

田漢早期的劇作主要在於宣揚個性,彰顯五四運動中思想解放個性解放的精神。他早期的作品一方面無情地揭露了當時社會以及傳統勢力剝奪人的自由與幸福的罪行,並隨着創作歷程的推進,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表現也在不斷加強;另一方面,又着力表現人們面對黑暗現實所產生的苦悶、思索以及對光明的熱烈追尋,這一主題也貫穿在田漢所有劇作中,其中尤以《咖啡店之一夜》和《名優之死》為最。

《咖啡店之一夜》通過鹽商之子李乾卿對純真愛情的背叛與褻瀆,揭示了帶有濃厚封建主義色彩的資產階級市儈的醜惡嘴臉,又通過白秋英與林澤奇的覺醒,體現了作者"由頹廢向奮鬥之曙光"的理想。《名優之死》通過劉振聲與強大的邪惡勢力的鬥爭,更讓人感到振奮鼓舞。而到了30年代,田漢已經完全接納了馬列主義思想,他的立場又開始逐漸轉向貧苦的工農一邊,於是他的的劇作也開始着力宣揚民眾反抗壓迫求、尋求解放的鬥爭精神,如獨幕話劇《梅雨》,這類作品主要描寫工人的生活與鬥爭,描繪他們生活苦難,同時藉此歌頌和讚揚他們的反抗壓迫剝削的精神。[6]

同時隨着抗日戰爭的爆發田漢開始響應時代的號召創作出了一批旨在宣揚抗戰的戲劇,這類作品宣揚和表現抗日愛國的精神,鼓勵人們前往最前線為國家流血鬥爭,這類劇作中的傑出代表有如《回春之曲》,作者以詩意盎然、優美動人的語言書寫了愛國華僑高維漢與梅娘抗日救國的愛情故事,以滿含深情的筆調讚美着抗日青年人的愛國熱情。

創作風格

田漢戲劇最明顯的特徵即表現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高度融合。田漢明確指出其處女作《梵峨嶙與薔薇》是"通過現實主義熔爐的新浪漫主義劇",而其往後的作品也多沿着這一思路創作,如三十年代的《回春之曲》和四十年代的《麗人行》等都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交相輝映的優秀作品。

田漢戲劇的浪漫主義與同時代的浪漫主義又有着更為主流的表現,如與郭沫若的浪漫主義相比,雖有不少的共同之處,但比起後者的熱烈、豪放來,田漢的浪漫更顯出一種溫馨、輕柔的韻致。他塑造人物往往不重細膩的描寫,而着重於內心感受的抒發。他的作品狀繪時代、勾勒人物,追求精神氣質的凸顯,而不在具體細節上細心雕琢。

他的劇本結構也不以嚴謹取勝,而以氣勢見長,不論題材大小、人物多寡,皆能形成"廣廈高閣"的壯闊情勢。同時在語言方面,他善於運用詩的語言為人物性格的深化、為情節衝突的進展設置獨特的意境。

與當時的劇本創作者相比,田漢又不同於他人的,在作品中不動聲色地狀繪人生,他往往在劇作里着意地凸顯當時國難深重的時代氛圍。如《母性之光》中對於社會的聲討:"是這個罪惡的社會毀掉了孩子的生命"而大聲疾呼地號召:"要努力奮鬥,打倒吃人的大魔王!";《三個摩登女性》里義正辭嚴地呼籲:"救亡圖存,這是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的責任,你們拍影戲的,也應該出把力才對,不要再麻痹觀眾,也麻痹自己了!";《風雲兒女》裡面對日寇的槍炮,群情激憤,同仇敵愾,拿起匕首、槍支、鐵耙、鐵杴、鐵鎬、斧頭、砍刀,高舉火把,怒吼着"民族萬歲!"的民眾……應該說,田漢的戲劇是激情的,表達了廣大人民的願望與中華民族的心聲。

戲外的激情也使戲劇內人物往往與作者自我融為一體。開始的《到民間去》,劇中描寫的一群熱情的青年知識分子中,無疑都顯現着田漢的身影,突出顯示了田漢個人憎惡封建軍閥統治,同情饑寒交迫的民眾,強烈要求改變現實的一腔熱血。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能從中發現作者田漢的人格特質。

另一部作品《三個摩登女性》中的周淑貞,不僅正直善良,而且剛強自立、正氣凜然。她在酒宴上一反原來的羞怯,慷慨激昂地一番演說也已經分不出淑貞與作者的區別了。

人物評價

  • 夏衍:"田漢同志走過來的道路是曲折而坎坷的,但是他對國家民族,對文學藝術所作出的貢獻卻是燦如金玉,不可磨滅的。"
  • 夏衍:"田漢是現代的關漢卿,我私下把他叫做中國的'戲劇魂'。"
  • 蘇叔陽:"田漢是在"五四"運動中產生的一位文化巨人。"
  • 黃仁宇:"為什麼田漢會值得這麼多環境背景不同的人敬愛?因為他給人們帶來樂觀自信和希望。他的贖身洗罪,不待神力,也不待將來,用不着內向。他的人生,就是一座大舞台,到最後總結的時候,台上台下都參加了一項群眾運動,立即得到心靈的解放。"
  • 趙晉華:"田漢一生不懂政治,他有追求、有信仰,但胸無城府,口無遮攔,終其一生只是個戲劇家。"
  • 田申:"我父親這個人,成也在他太重情,敗也在他太重情。"
  • 曹禺:"田漢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國話劇發展史。他對中國話劇的主要貢獻表現在::第一, 他是中國話劇運動的卓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第二,他在中國話劇史上, 是一位具有開拓性的劇作家和中國話劇詩化現實主義藝術傳統的締造者。"
  • 宋寶珍:"他的性格如火, 他不會見風使舵,,不會說假話, 他在事業上有着高度的責任感。因此,,凡事認真, 憂心如焚,嫉惡如仇。"

人物影響

文藝影響

田漢作為我國戲劇領域的改革者對我國戲劇事業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早在1927年,田漢創辦了南國社,為我國現代戲劇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戲劇人才,同時田漢領導的南國社也創作了大批優秀的戲劇作品作品,如田漢本身所創作的《靈光》、《湖上的悲劇》和《蘇州夜話》等,這些戲劇極大的豐富了20世紀20年代的戲劇文學,同時增強了戲劇在當時的文藝影響。

同時田漢是我國戲曲事業的最早也是貢獻最大的改革者之一,他在新中國成立後提出了戲曲的"三改理論",在此理論下田漢領導同時也親身整理改編了我國的傳統戲曲劇目,其中他親自考察的京劇劇目就達900多個,他為這些劇目書寫了許多精闢精彩的分析指導,為戲曲改良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方向。田漢也是我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他的第一個電影劇本《翠艷親王》寫於1925年,是我國最早的電影劇本之一。

同時他為我國的電影創作了許多先例,如為電影插入大量音樂作為插曲和片頭曲片尾曲,田漢為這些曲子寫詞,其中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後來成為了我國國歌,被代代傳唱,激勵了一代代中華兒女。[7]

政治影響

1930年田漢領導發起了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並在其中擔任了重要職務,領導和推動了工人劇運的發展。左翼戲劇運動為後來話劇向職業化、實用化過渡準備了條件,為中國無產階級戲劇運動初步開拓了道路,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戲劇人才。

同時由他創作歌詞的《義勇軍進行曲》廣泛傳唱於抗日戰爭時期,鼓舞了抗戰士兵,後來該曲也成為了我國國歌,影響了一代代中華兒女。

紀念故居

長沙故居

該故居位於長沙縣果園鎮田漢村,住居始建於1820年。田漢從出生起直至10多歲前往省城求學前一直居住於此。2005年,故居完成修繕並對外開放,2007年7月10日長沙市政府公布其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故居

該故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地區東四北大街路細管胡同9號。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戲劇家協會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為田漢購置了此宅。田漢自1956年開始在此居住,直至去世。1986年6月該故居被東城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故居

該故居位於上海瑞金二路409弄內。是田漢1927年起開始在此居住,該故居也是田漢領導的南國社正式成立後的社址。田漢在此發起和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直至1930年秋,為逃避國民黨的追捕,田漢才離開此處。[8]

參考文獻

  1. 田漢:國歌之父,用筆喚醒愛國心 .辛亥革命[引用日期2014-07-28]
  2. 朱棟霖.中國現代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107-111
  3. 吳孟鏗.《田漢年表》.[J].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4(3)90-101
  4. 黃禹康.田漢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J].藝術人生·流行歌曲. 2011年04期
  5. 《田漢與最後一任愛人的艱難愛情》半島晨報A22 2011.01.25 星期二
  6. 宋寶珍 .《田漢對中國話劇的傑出貢獻》.[J].邵陽學院學報.2007 (6)
  7. 任動.田漢對中國現代電影的貢獻.[J].電影評介 , Movie Review, 2007年20期
  8. 硯田.《田漢誕辰94周年、中國左翼劇聯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行》.《戲曲藝術》199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