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番木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番木鳖,【别名】番木鳖苦实马前马前子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牛银牛眼大方八马钱树马钱科马钱属乔木

形态

乔木,高5~25米,叶呈圆形、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18厘米,宽4~13厘米。

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花冠绿白色,后变白色。浆果为圆球状,

直径2~4厘米,成熟时呈桔黄色,含有种子1~4颗。种子呈扁圆盘状,宽2~4厘米,表面灰黄色,有银色绒毛。

产地

南亚东南亚等地,喜热带湿润性气候,怕霜冻。

模式标本采自斯里兰卡科伦坡

种子有毒,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又名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

中医学上以种子泡制后入药,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1]

性味

性寒,味苦,有毒。

归经

经。

功效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传统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疽痈肿痛、跌打损伤等。[2]

注意事项

服用过量会导致马钱子碱(strychnine)中毒,引起全身伸肌与缩肌同时极度收缩,从而剧烈抽搐,出现强直性惊厥,不立即抢救很快就会严重佝偻而死。

传说中,李后主死时蜷缩成一团,所以怀疑是遭牵机药毒死,而牵机药即是由马钱子所制。

马钱子

中毒的症状

  • 中度-严重时可见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苦笑状,

双目凝视,渐至紫绀,瞳孔散大,脉搏加快。

此外,尚有非典型性临床表现,如耳鸣耳聋、双侧面神经麻痹等。

  • 重度-严重中毒者可致心跳骤停而死亡。

解毒

可用乙醚作轻度麻醉或用戊巴比妥钠等药物静脉注射,

以及用水合氯醛灌肠以制止惊厥,惊厥停止后,如认为胃中尚有馀毒,可用高锰酸甲溶液洗胃。

中毒原因

  • 剂量:此为最常见的中毒原因。药典规定的最大用量为0.3g,

但用量太小达不到疗效,因此临床医生往往增加其用量来追求临床效果,

从而出现毒性反应。成人一次服5—10mg士的宁可致中毒,30mg可致死亡。

可见超剂量使用是导致中毒乃至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

控制剂量在《药典》规定范围内是避免中毒的有效措施。

虽然患者耐受性不同,体质差异等因素,即使超剂量使用时,开始必须从小剂量使用,逐渐加量。

  • 炮制:炮制减毒,历代重视,但其根本因素还在于生物碱含量。

经砂烫马钱子生物碱含量测定,其结果总生物碱下降35.37%,

士的宁下降16.67%,马钱子碱下降62.10%。这样大量去掉了毒性大而疗效差的马钱子碱,

从而降低了毒性。对不同砂烫温度炮制马钱子中番木鳖碱的含量测定,

其结果砂温242℃时,其含量为1.52%,砂温250℃时,其含量为1.46%,

砂温为270℃时,其含量为1.15%,说明传统炮制经验强调火候的控制有一定的道理。

  • 品种:目前,临床所用的马钱子有海南马钱子、云南马钱子及云南长籽马钱等,

由于不同产地马钱子中所含的马钱子碱含量不一,因而临床使用时常因更换品种而中毒。

采用高效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马钱子中士的含量:

海南马钱子1.01%,云南马钱子2.32%,云南长籽马钱子1.64%。由于不同马钱子含士的宁悬殊很大,

因此建议临床医生在运用时特别要谨慎,

最好在处方上注明马钱子的产地。[3]

中医医理

内经上古天真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

故合于道。”明白告诉我们要合乎道,要预防疾病,必须从身心调适著手。为医者身体力行,则能自助助人,功莫大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