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玉紫霜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玉紫霜蔗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 甘蔗原产地是纽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先秦时代的“柘”就是甘蔗,到了汉代才出现“蔗”字,“柘”和“蔗”的读音可能来自梵文sakara。10到13世纪(宋代),江南各省普遍种植甘蔗;中南半岛和南洋各地如真腊、占城、三佛齐、苏吉丹也普遍种甘蔗制糖。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时,部下一位将领曾说印度出产一种不须蜜蜂就能产生蜜糖的草。公元6世纪伊朗萨珊王朝国王霍斯劳一世(Khosrau I Anushirvan)将甘蔗引入伊朗种植。8到10世纪甘蔗的种植遍及伊拉克、埃及、西西里、伊比利亚半岛等地。后来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又把甘蔗带到了美洲。 最早是源起于波斯至印度一带 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 甘蔗在南北朝时期已有种植,主要用榨汁法制作蔗浆。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曾两次派人去印度学习制糖法,并取得了成功。

中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海南等南方12个省、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蔗糖产区迅速向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转移,至1999年广西、云南两省的蔗糖产量已占全国的70.6%(不包括台湾省)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白玉紫霜蔗

别名:甘蔗 糖蔗

门:被子植物门

亚纲:鸭跖草亚纲

科:禾本科

族:高粱族

拉丁学名:Saccharum

界:植物界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亚科:黍亚科

属:甘蔗属

外形与功效

白玉紫霜蔗外形美观,紫色挂满白霜,如白玉般清透润丽,故得其美名“白玉紫霜蔗”。蔗身粗壮,节间长,皮薄,腮白,肉脆嫩,纤维细而少,清甜多汁,嚼之甜而清脆爽口,隐隐有清香入喉,食后生津止渴、清心润肺,清凉不上火,亦具解酒之功效,是果蔗中稀见的珍品。

营养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添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天门冬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正这氨酸、赖氨酸、羟丁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酪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等有机酸及维生素B1、B2、B6、C。榨去汁的甘蔗渣中,含有对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80有抑制作用的多糖类。

甘蔗汁的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100 水分(克) 83.1 能量(千卡) 64

能量(千焦) 268 蛋白质(克) 0.4 脂肪(克) 0.1

碳水化合物(克) 16 膳食纤维(克) 0.6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4 维生素A(毫克) 2胡萝卜素(毫克) 1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01 核黄素(毫克) 0.02

尼克酸(毫克) 0.2维生素C(毫克) 2 维生素E(T)(毫克) 0

a-E 0 (β-γ)-E 0 δ-E 0

钙(毫克) 14 磷(毫克) 14 钾(毫克) 95

钠(毫克) 3 镁(毫克) 4 铁(毫克) 0.4

锌(毫克) 1 硒(微克) 0.13 铜(毫克) 0.14

锰(毫克) 0.8 碘(毫克) 0

种植过程

白玉紫霜蔗种植于中国亚热带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中,选用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含沙适中,水量充沛、排水便利,肥力充足的土地种植,农民采用传统而独特“扎束种植”方式,精耕细作,精心护理,一年只得一熟,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之精华尽凝结在九尺白玉蔗中。白玉紫霜蔗由于采用独特的传统种植工艺——“扎束种植”方式,难度高、技术含量深、工作量大,农民将八棵白玉紫霜蔗苗种于一土穴,及长一米左右,即开始用植株原生叶片把蔗身从下至上扎捆封闭,成捆培植,并用木桩竹竿支撑固定,使蔗身处于遮荫不透阳光的状态,随着蔗苗的生长每25天左右扎束0.5米,整个生长过程约依次扎束5~6次。这种独特的种植方式有效避免了蔗身遭受阳光暴晒和雨水冲刷,减少了病虫危害,因而蔗皮显得特别脆嫩、肉质特别鲜美脆甜。“扎束”的白玉紫霜蔗,如同包裹了一层天然的保鲜膜,在霜冻天亦能保护蔗身免受寒害,留田保鲜不退糖、不变味,收获期长达5个多月,即从成熟期的11月份直至翌年的3月份。包裹的蔗叶亦如同天然的“棉袄”,在冬季起到保温和保鲜作用,砍后的甘蔗在常温下放置1个月左右仍新鲜如常。

评价

白玉紫霜蔗糖分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因独有的种植产地、独有的种植方式、独有的口感和滋味、独有的营养和养生效果,有别于一般榨糖的普通甘蔗,有别于常见的黑皮果蔗、黄皮果蔗、青皮果蔗、脆皮洋蔗。白玉紫霜蔗比黑皮果蔗更为清甜化渣,且清凉不上火,蔗皮不像榨糖用的竹蔗那么硬,它色泽诱人且可轻易撕开,肉质不像黄皮果蔗那么韧,它更清脆多汁。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居水果之首,故素有“补血果”的美称,特别适合秋冬季节食用。可以说,白玉紫霜蔗是中国最优质最珍稀的顶级水果型甘蔗。

种植产地

白玉紫霜蔗的最佳产地云南楚雄,其历史悠久。根据考察资料,宋朝后期已有蔗农零星种植,明朝已经初具规模。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率低,光合强度大。

地势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跨东经100°43′~102°30′,北纬24°13′~26°30′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东西最大横距1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7.5公里。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其间山峦叠嶂,诸峰环拱,谷地错落,溪河纵横,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

气候

楚雄州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云层薄,空气清洁污染小,光质好。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分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均气温为14. 8~21.9 摄氏度。无霜期为221天~322天。年均降水量800~1200毫米,楚雄州地处云南省日照高值区,年均日照为2250小时。[1]

参考文献

  1. 白玉蔗香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