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白腰杓鹬

白腰杓鹬
白腰杓鹬
原图链接

中文学名:白腰杓鹬
拉丁学名:Numenius arquat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鸻形目
科:鹬科
属:杓鹬属
种:白腰杓鹬
亚种: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Eurasian Curlew
英文名称:Curlew
保护级别:近危(NT) IUCN标准

白腰杓鹬 (学名:Numenius arquata)[1] 是鹬科杓鹬属的鸟类,顶和上体淡褐色;头、颈、上背具黑褐色羽轴纵纹;飞羽为黑褐色与淡褐色相间横斑,颈与前胸淡褐色,具细的褐色纵纹;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白色,具黑褐色细横纹;腹、胁部白色,具粗重黑褐色斑点;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栖于水边沼泽地带及湿地草甸和稻田中。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小鱼昆虫、植物种子为食。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从英国往东一直到东西伯利亚,越冬于欧洲南部,南非、亚洲南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

目录

简介

白腰杓鹬[2]嘴长向下弯,体背淡褐色,头至后颈有黑色纵斑,背部有黑色横斑,肩羽有齿状斑纹,头、前颈至胸有黑褐色细斑,腹以下白色。白腰杓鹬头顶及上体淡褐色,密被黑褐色羽干纹,自后颈至上背羽干纹增宽,到上背则呈块斑状。翼上覆羽具锯齿形黑褐色羽轴斑。三级飞羽具黑褐色长形斑,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具淡色横斑,外侧5枚初级飞羽内翈,其余飞羽内外翈均具锯齿状白色羽缘。

第一枚初级飞羽羽干白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白色,下背具细的灰褐色羽干纹。尾上覆羽则变为较粗的黑褐色羽干纹,尾羽亦为白色具细窄黑褐色横斑。脸淡褐色具褐色细纵纹。颏、喉灰白色,前颈、颈侧、胸、腹棕白色或淡褐色、具灰褐色纵纹;腹、两胁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斑点;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亦为白色。幼鸟羽缘沾棕红色,前颈和胸部褐色较淡,沾皮黄色,胸侧具褐色细长纵纹。腹部斑点较轻微或没有,嘴亦较成鸟短。其余似成鸟。

大小量度:体重♂659-800克,♀700-1000克;体长♂575-616毫米,♀592-625毫米;嘴峰♂130-165毫米,♀152-168毫米;翅♂280-312毫米,♀290-318毫米;尾♂110-113毫米,♀ 115-120毫米;跗跖♂78-80毫米,♀85-88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和平原中的湖泊、河流岸边和附近的沼泽地带、草地以及农田地带,也出现于海滨、河口沙洲和沿海沼泽湿地,特别是冬季。

生活习性

在中国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为夏候鸟,辽宁东部于4月和5月均见到和采得标本,或许亦繁殖。越冬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省。春季迁到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秋季离开繁殖地的时间在10月初至10月末,少数迟至11月初还见于东北繁殖地。常成小群活动。性机警,活动时步履缓慢稳重,并不时地抬头四处观望,发现危险,立刻飞走,并伴随一声‘go-ee’的鸣叫。飞行有力,两翅扇动缓慢。 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啄食小鱼和蛙。常边走边将长而向下弯曲的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英属印度洋领地汶莱、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乍得、中国、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关岛、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匈牙利、冰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约特岛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菲律宾、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留尼汪岛、罗马尼亚、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西撒哈拉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旅鸟:巴哈马、百慕大、加拿大、佛得角、中非共和国、格陵兰岛、莱索托、纽埃、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美国佐治亚州。产地不确定:安道尔。中国分布于内蒙古(繁殖鸟);在西藏南部、长江下游、福建、广东、海南岛、台湾越冬。

繁殖方式

白腰杓鹬的繁殖期为5-7月。4月末即见成对和进行求偶飞行。5月初即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林中开阔的沼泽湿地、湖泊和溪流附近,有时在离水域2-3公里远的地方营巢。巢多置于干燥的地上或沼泽中的土丘上等干燥地方。巢甚简陋,主要利用地上天然凹坑或在地上作一凹坑,内垫以枯草即成。每窝产卵通常4枚,偶尔有少至3枚和多至5枚甚至6枚的。卵的颜色为绿色或橄榄黄色,被有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6.5-71×46-50毫米。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卵时若有惊扰,亲鸟常弯着背压低身体偷偷地离巢,一般不起飞。孵化期28-30天。

亚种分化

(2种)
白腰杓鹬指名亚种(学名:Numenius arquata arquata):分布于欧洲各地,英国,法国,北极圈,伏尔加河,乌拉尔山,冰岛,英国,地中海,非洲西北,波斯湾和印度西部。
白腰杓鹬东方亚种(学名:Numenius arquata orientalis):分布于 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山,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东北,南非,里海,波斯湾,日本,中国,菲律宾及大巽他岛。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白腰杓鹬数量稀少,不普遍,几个重点的群落和整体在全球适度快速下降,应注意保护。

视讯

大杓鹬-鳌鼓湿地赏水鸟-6



参考文献

  1. 白腰杓鹬. 百度百科. 2008-06-09. 
  2. 白腰杓鹬简介. 台湾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