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百济历史遗迹地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济历史遗迹地区
图片来自enjoyholiday

百济历史遗迹地区(백제역사유적지구)是韩国三个城市的一组古迹:位于韩国忠清南道公州市扶馀郡全罗北道益山市[1]

它们与百济的最后一段历史有关,代表公元475年至公元660年,这是朝鲜自公元前18年至公元660年兴盛的三个王国之一。有八个考古遗址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这些是:与首都熊津相关的公州公山城宋山里王陵、现在扶苏山城和官北里行政建筑、定林寺址五层石塔、陵山里古坟群以及泗沘罗城,即现今的扶馀、泗沘的副都益山的王宫里和弥勒寺

历史

由公元18年至公元660年存在于朝鲜的韩国古代王国百济(国诈为678年),它与其他东亚国家的交流使得百济得以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于高句丽和新罗的另外两个相邻王国。百代在公元前18年在当今首尔(汉城)的汉江河岸的一个小区域成立,百济人口大多是从高句丽迁移过来,多年来,这个城市扩大到了西南部地区。在文化和经济上成名。朝降三国最终爆发战争,高句丽在一系列的战役中获胜并占领了百济王国首府百济。

百济随后将首都从汉城搬迁到熊津,并在公元475年在公山口竖立了一系列建筑,并以此地为百济首都。这次搬迁促进了百济这个新兴国家吸收了当时中国相关的文化和建筑,继而影响其的城市规划。同时,百济也认同佛教,还将其文化和宗教价值观传达给日本,并在锦江的中心建成一个名为熊津的钻石形式都城,其位于汉城东面130 km继而成为东亚中成为强大的影响力的国家。

然而,百济的首都进一步搬迁到了泗沘,一个强大的百济王国在公元538年于扶馀建立。而这个搬迁是必要的,主要因为贸易和商业两方面,因为本来首都熊津没有这个优势。这个城市是设有皇家宫殿、山城、皇家墓地和安全警戒线为目的而开发的城墙。在泗沘时期(公元538 - 660年)的政权期间,百济圣王在538年将首都转移到了扶馀。益山被设立为行政副都。公元660年,百济遭受对手新罗联同中国的唐朝围攻,最后消失于历史当中。

佛教在四世纪后期首次从中国进入百济。在六世纪,百济的和尚(谦益겸익,,前往印度去进一步了解佛教,并把梵文的经文翻译成当地语言。佛教哲学在百济社会各界广泛传播,统治者认为自己是佛陀,以他订下的规则进行皇室控制。在此期间,许多大型佛教寺庙和宝塔都在百济建成。这也使得百济不仅在宗教和哲学领域与中国和日本进行密切的互动,在五至七世纪在这些国家的建立类似的寺庙。这个时期也见证了东亚成为一个具有汉字统一的写作模式,佛教实践和采用儒家法律的“地理文化圈”。

百济时期的历史古迹被岁月所埋葬;在考古挖掘时,考古学家发现它们大多处于保存良好的状态。而这些被韩国政府根据1962年《文化遗产保护法》所修订的遗产遗址而纪录下来,并在2012年修订再次修订,而在2004年修订的《2004年保护和促进古城特别法》。这些遗址也被纳入当地的权限范围政府的文物保护条例,例如2002年忠清南道和1999年全罗北道

所有利益相关方成立了一个名为“百济历史区域保护与管理基金会”的专门机构,由韩国中央、省、地方政府和社区团体参与。还制定了“2015-2019年度总体保护和管理计划”,以确保题目财产的“杰出普遍价值”得到妥善保存,并以这些网站提供适当的旅游管理计划。

参考文献

  1. Baekje Historic Areas (Designated 2015). Korea Tourism organization. [29 November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