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碧潭大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碧潭大桥

图片来自tour.ntpc

碧潭大桥,是台湾一座公路桥梁,位于新北市新店区碧潭,横跨新店溪,位于市道110号上,联络新店顶城里与张南里,是“碧潭三桥”其中之一,指北二高碧潭桥碧潭吊桥、碧潭大桥。也是新店市区与安坑两地重要的联络桥梁。

沿革

碧潭大桥原址早年为一座过水桥,因碧潭吊桥没办法负荷大型车辆通过,于是在附近另兴建过水桥,1954年过水桥完工,原有的碧潭吊桥始卸下公路桥梁的身份。1970年过水桥毁于洪水,于是计划兴建现在的碧潭大桥,1972年7月完工。随著安坑地区人口的增加,原桥不敷所需,故于2001年10月于旧桥下游拓建了一座15公尺宽的新桥,并与旧桥合并。

简介

新店溪把新店大坪林和安坑分隔成东西两岸,现在开车走在新拓宽的碧潭桥,并没有太特殊的感受,但对十七世纪的原住民到十九世纪初的新店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最初原住民用游泳渡河,清朝乾隆年间,瑠公圳架设竹蛇笼后,竹蛇笼就充当了大坪林和安坑两岸便桥,渡船开始于1881年,沟通著新店溪两岸的交通和人民生活。

日治时期的1937年,碧潭吊桥兴建完成,当时兴建碧潭吊桥主要在横跨新店溪,新店溪终于有了第一座桥,但是随著时间的消逝,碧潭吊桥上的铁索终于抵不住岁月的侵蚀腐蚀。20年后,在碧潭吊桥下游盖起了“碧潭桥”,碧潭水泥桥也在新店溪洪水的威力下坍塌了好几次,1997年8月北二高全线通车了,新店溪又多了一座拱桥,使新店溪同时拥有了三座不同年代建造的“桥”,今日新店碧潭风景区还保存有新店渡、碧潭吊桥、水泥桥、北二高大拱桥,成为本地最具特色的景观。[1]

结构

1972年7月兴建的碧潭大桥,是一座10跨9墩的预力混凝土I型梁(PCI)桥,全长400公尺,宽15.9公尺,最大跨径约为40公尺。2001年10月拓建的新桥15公尺宽,共计合并后桥宽30.9公尺,有6线快车道,2线机车道及2线人行道。

影片

鸟瞰新店碧潭空拍摄影


参考文献

  1. [https://tour.ntpc.gov.tw/zh-tw/Attraction/Detail?wnd_id=60&id=112380 碧潭三桥(碧潭吊桥、碧潭桥、北二高碧潭大桥) ],新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