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祁阳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祁阳市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祁阳市是湖南省永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中上游,永州市东北部,西接永州市零陵区和冷水滩区,东抵常宁市,南临新田县、宁远县、双牌县和桂阳县,北连祁东县。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祁阳市下辖3个街道、20个镇、3个乡。常住人口为81.19万人(2021年)。

沿革之一黄帝时“划野分州,祁为湘上游”。舜帝时,祁阳为“荆州南境”。沿革之二三国东吴孙亮太平二年(257年),分泉陵县,置祁阳县和永昌县,仍属零陵郡。沿革之三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零陵县复置祁阳县,并将永昌县并入祁阳,将县治由金兰桥(今祁东)迁至老山湾(今茅竹镇老山湾村)。2021年,撤销祁阳县,设立县级祁阳市。

古代历史

祁阳历史悠久,早在约几万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祁阳已进入到奴隶制社会,1985年在下马渡镇寨子脑、书家铺和肖家村镇的晒禾坪等地发现打制、打制与磨制相间的石器以及商代窑址,说明祁阳很早就属于开化地区。春秋战国时,祁阳为楚之南疆。

秦始皇统一中国,置郡县,祁阳属长沙郡。西汉时分长沙郡南部置桂阳、零陵二郡,祁阳属零陵郡的泉陵侯国。东汉时除泉陵侯国为县,隶属未变,直至三国东吴末期,祁阳仍属零陵郡。

两汉时,祁阳这片土地上经济生活有了明显的进步,文化发展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东吴孙皓元兴元年~天纪四年(264~280),分泉陵县,置祁阳永昌二县(另一说是民国《祁阳市志》载为东吴孙亮二年,即公元257年设县),祁阳市设县治(县城)于今祁东县金兰桥镇新桥头村,因县治地处古祁山(指衡南县之祁山,衡南称岐山,祁阳则算祁山)之南,故名祁阳。永昌县设县治于今祁东县砖塘镇烟合岭。当时祁阳境域限于清江流域和湘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及今衡南县一部分地方。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祁阳隶属未发生变化。

隋开皇九年(589),撤并州县,祁阳、永昌二县并入零陵。

唐武德四年(621),恢复建置,永昌县并入祁阳市,县域面积扩大了一倍,达到3800多平方公里。不久废县。

唐贞观四年(630),重新恢复祁阳市,仍属零陵郡。同时,将县治迁至老山湾(今茅竹镇老山湾村和茶园村一带)。这时祁阳不仅版图扩大了,而且县治也迁到濒临湘江、交通方便的“四达之衢”的新址,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条件。其时手工制陶业最为发达;虽经“安史之乱”,而“湖湘尚宁”,以至唐末,经济、文化一直是发展的。宋代祁阳隶属未变。元时属永州总管府。

明清时期属永州府。由于老山湾地势低平,常受水浸,城区狭隘,不利发展,明景泰三年(1452)将县治迁至西北高埠檀山湾,今祁阳市城。自宋至清四朝,虽多有战乱,社会经济是向前发展的,至清乾隆年间,能向“湘潭、汉镇”岁输稻谷10万余担;而文化上历宋、元、明、清四代,一直称盛,共考取进士122人,举人129人。

民国3年(1914),祁阳属衡阳道,不久,废道。

民国27年,设行政督察区,祁阳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时期,近、现代工业开始在祁阳兴办和发展,1938年前后,华东、长沙等外地11个工厂相继迁来祁阳,新兴产业工人骤增至3200多人,以及湘桂铁路通车,交通方便,商业发达,祁阳曾出现一个短时期的畸形繁荣。

1944年日军侵陷祁阳,外地工厂全部迁走,日军烧杀抢掠,加之天灾人祸,祁阳经济一度衰退。康熙永州府志记载:祁阳市,汉武帝析长沙为零陵郡,祁阳乃泉陵地也,后汉因之。

三国吴置祁阳市,隋改零陵县为永州,而祁阳并入零陵,不为县矣。唐李靖抚慰岭南,立祁阳为县,隶永州,历宋元明及国朝皆因之。编户一十四里。祁阳市袤一百三十五里,广一百九十里,东至衡州府常宁县界一百里,西至东安县界九十里,南至零陵县界三十五里,北至衡州府衡阳县界一百里。康熙年祁阳市领乡十四:坊廓乡,在城,旧名永兴。永隆乡,在县北。普乐乡,在县南。太平乡,在县北。永昌乡,在县东北。上祁阳乡,在县东。下祁阳乡,在县东南。上归阳乡,在县东南。下归阳乡,在县东南。上和平乡,在县东北。下和平乡,在县东。上文明乡,在县北。下文明乡,在县治北,明景泰后始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第七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为零陵地区专员公署。祁阳仍属之。解放后,祁阳共设6区。第一区,驻观音滩,辖三吾镇、保浯乡、观桥乡;第二区驻归阳,辖归阳乡、靖炎乡、四靖乡;第三区驻白水,辖福泉乡、民治乡、大忠乡、潘家乡;第四区驻洪桥,辖至昌乡、金兰乡、振中乡;第五区驻龙家亭子,辖四治乡、景卿乡、民有乡;第六区驻文明铺,辖保麓乡、同文乡、文明乡。

1952年,改属湘南行政公署(衡阳、零陵、郴州三个区合并为湘南行政公署),4月,将原祁阳市的东北部地区划出,另置祁东县。

1954年,将宁远县和常宁县的部分地区划入祁阳,置金洞区(今金洞林场),7月,撤湘南行政公署,祁阳改属衡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又改属零陵地区行政公署(永州市)。

1996年隶永州市至今。祁阳从三国东吴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隶属多有变动,且境域历代变异很大,但祁阳市名一以贯之,且均为“郡之首邑”、“一等县”、“特等县”。魏晋南北朝时期,祁阳曾是三度为“侯”一度为“伯”的封地。

近代历史

祁阳,一个偏远的小城,那里的人们对于第一辆国产汽车大多也一无所知。然而,对那段有关抗战时期工业内迁的沧桑历史,人们还唏嘘不已,并且感到十分荣光,对那群造车的人和“新中”公司等,还村巷相传、记忆犹新。 1942年夏天的一个月明之夜,注定要被载入中国汽车发展的史册。因为那天夜里,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了。上海工业史学家刘浩林评价道:“实业家支秉渊在祁阳造的这辆车,可以说是严格意义上中国人自己造的第一辆车,因为这辆车的发动机是支秉渊自己造的,它的变速箱、传动器、转向机构等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支秉渊自己造的,所以非常了不起。”当时重庆《大公报》撰文赞誉支秉渊为“中国福特”。支秉渊驾车走山路,从山底到山顶要半天。爬坡的时候车子爬不动,如果滑下去就会掉进深谷里,这时候大家惊恐得大汗淋漓,司机死命地踩刹车,在关键时刻,车终于刹住了,大家有惊无险地逃过了一场劫难。

最后,汽车稳稳停在重庆中央图书馆门口的广场上。这场成功的驾驶,开创了国产引擎驱动汽车的历史,成为中国近代机械史上的一件大事。新中公司除了自装煤气汽车(共两辆)外,还为衡阳中国银行装了一辆。

1943年支秉渊还曾自行设计并试制成功一辆国产载重汽车,曾行驶于湖南黎家坪至祁阳之间,可惜后因日军侵占祁阳而受破坏,现只保留下照片。这些都是记者从国内少得可怜的史料里找出来的, 而本土关于这辆汽车、这个伟大的造车人的记载,只有简短的祁阳文史资料:“

1938年,支秉渊将新中由长沙迁至祁阳。……新中以一个拓荒者的姿态迁来此地。经四五年的惨淡经营,发展成为一个包括3个厂和6个卫星厂,从采煤、炼铁、轧钢、发电到制造机床、蒸汽机、煤气机、发电机、轧钢机乃至炭精、工具夹的联合企业,工人由200人增加到2000人,而且还从祁阳及外地招收、培训学徒200余人。此后胡厥文新民分厂移来,还先后招来资源委员会的湘江电厂与湖南省机械厂,使该县成为一个新的工业区。”

1950年5月,永州专区名称停止使用,统称零陵专区。

1952年11月,改隶湘南行政公署。1954年7月,改属衡阳地区专员公署。

1983年7月,重新隶属零陵地区专员公署。1995年11月,撤零陵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永州市,祁阳市隶属永州市。

1987年末,全县共设11个区,1个区级镇;54个乡,12个乡级镇,辖916个村民委员会,37个居民委员会,8815个村民小组,216个居民小组。

1995年5月,祁阳市辖21镇6乡(含金洞管理区的1镇6乡)。

2008年6月,设内下乡。2010年12月,撤浯溪镇设龙山、浯溪、长虹街道。2011年10月,撤金洞管理区万宝山工区成立万宝山乡人民政府。

2021年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祁阳县,设立县级祁阳市。

2021年5月17日,祁阳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祁阳市下辖3个街道,20个镇,3个乡,1个原种场,1个畜牧场。

区划详情

3个街道:龙山街道、长虹街道、浯溪街道。

20个镇:观音滩镇、茅竹镇、三口塘镇、大忠桥镇、肖家镇、八宝镇、白水镇、进宝塘镇、黄泥塘镇、羊角塘镇、梅溪镇、潘市镇、七里桥镇、下马渡镇、黎家坪镇、文富市镇、大村甸镇、文明铺镇、龚家坪镇、金洞镇。

3个乡:凤凰乡、石鼓源乡、晒北滩瑶族乡。

1个原种场:原种场。

1个畜牧场:畜牧场。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祁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中上游,永州市东北部。西接永州市零陵区和冷水滩区,东抵常宁市,南临新田县、宁远县、双牌县和桂阳县,北连祁东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5′-112°14′,北纬26°02′-26°51′。东西横跨64.5公里,南北纵长90.5 公里,总面积2519平方千米。总人口106万人(2011年末),其中农业人口55.4万人,城镇人口50.7万。中心城区(长虹街道、浯溪街道、龙山街道)面积83.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1.3平方公里,人口30.8万。全市平均海拔112米,肖家村镇南部的摸天岭和黄凸山,海拔均为1438米,是市内最高点。

地形地貌

祁阳市地形以山地、岗地、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南陲阳明山脉重峦叠嶂,北边四明山、祁山山脉起伏连绵。山地约占祁阳市总面积41.56%,丘陵占13.84%,岗地占16.69%,平原占21.80%,水面占6.11%。

气候环境

祁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其特点是:春温多变,寒潮频繁;夏多暴雨,易遭洪涝;秋常干旱,气候炎热;冬少严寒,间有冰冻。年平均气温市区18.2℃。年均日照为1591.9小时;无霜期为293天。年平均降雨量1275.7毫米,最高年份达1635.9毫米,最少年份为1000.3毫米。

水系环境

祁阳市水系均属湘江及其支流。湘江于大村甸镇的崇山村世瓦皂进入本境,从黄泥塘镇的九洲流入常宁、祁东。境内流程100.8公里,流域面积为23238.5平方公里,一级支流南有白水、北有祁水,东有清江。

白水

白水是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阳明山麓桂阳县的白水镇白水洞,经常宁市蒲竹源瑶族乡,于晒北滩瑶族乡枧下村的白竹背入境。流长117公里,流域总面积1810平方公里,其中境内流长78.1公里,集雨总面积1071.6平方公里。”白水河因而得名。

祁水

祁水是湘江一级支流,原名东江、小东江,发源于邵阳县米罗山水龙坳,经祁东县太和堂、城连圩、包圣殿、砖塘4个镇从祁阳市文明铺镇左家岭村进入,流经文明铺、文富市、黎家坪、下马渡、浯溪5个镇。河长118公里,集雨总面积1685平方公里,境内河长67.2公里,流域总面积568.2平方公里。因其盘绕祁山而得名。

清江

清江是湘江二级支流,源于祁东县大兴乡刘家岭村早曦岭东麓,从祁东、祁阳交界的羊角塘镇石井村进入,从清溪坪村流入祁东县归阳镇红光村后入湘江。沿途合泥鳅水、兰桥水、白塘水、谢家嘴水,流长41公里,流域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在祁阳市境内流长18公里,流域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因江水清沏而得名清江。

黄溪河

黄溪河又名黄花河,白水支流。源头为祁阳市串风坳西南歇马庵,从大忠桥镇入境,经大忠桥镇、白水镇,在白水镇廖塘汇入白水河,在境内流长23.5公里。因上游水流湍急、浑浊而得名。

大黄司河

白水主源流,发源于宁远县荒塘瑶族乡,从县内下入境,经晒北滩、小金洞两乡,于小金洞乡白沙凼汇入白水河,境内长40公里。

内下水库

水库大坝位于县境南端晒北滩瑶族乡内下村的朽木滩,距县城97公里。水库容量68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300公顷,能调节枯水发电115天。1989年始建,1997年建成,工程含大坝1座,输水隧洞1条,有高山渡槽压力前池和输水竖井。兼有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功能。因库址地名而得名。

大江水库

大江水库位于湘江二级支流昌木套河中游,地处肖家村镇西南大江林场内,又名大江边水库。水库始建于1965年,1972年受益,是一处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重点中型水利工程。水库控制集雨面积117.9平方公里,正常库容为4950万立方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84.5米,多年平均产水量1.4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6.84万亩。大江灌区现有电站2座(总装机3850千瓦,其中坝后电站装机2430千瓦,二级电站装机1420千瓦),干渠4条(全长132.77公里),支渠13条(全长102.12公里)及各种大小附建1375处,灌溉祁阳、金洞、常宁3县(区、市)9个镇(乡),217个行政村,受益人口22万余人。现已建成著名旅游区,三圣湖度假村。

石洞源水库

石洞源水库位于潘市镇石洞源,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乡,1958年修建,现为潘市街道周围居民及学校师生近万人饮用水源。

祁阳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源充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石灰石、铁、锰、锑、锌等20多种,享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林木有杉、松、樟、楠等,经济林以油茶为主,兼有油桐、乌桕;药材主要有白果、乌梅、杜仲、淮山、丹皮、白芍、香附、乌药、蛇胆等100余种。其中烟煤储量1亿吨;用材林6.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200万立方米;油茶林40万亩;以柑桔为主的水果28万亩;水资源总量25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1万千瓦。[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