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祝圣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祝圣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东街,距南岳庙半里许,是南岳六大佛教丛林之一。祝圣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中文名称 祝圣寺

地理位置湖南省衡阳市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旧 称 陀台寺

相关典故

唐会昌五年(845)武宗李炎,不嘉佛教,师事道士赵归真,崇信道教,是时赵归真受武宗宠信,时在武宗面前排毁佛教,于是一时毁佛之事大兴,将四万四千六百所佛寺毁坏,勒令二十六万五百僧尼还俗。世称之为会昌之法难,又称为第三武之厄。弥陀寺就一劫难中被毁废。五代十国时(930-960),马殷据湖南称楚王。适逢有掌诰夫人杨子莹施钱,在弥陀寺旧基上重建寺院,马殷名曰:“报国寺”。至宋朝,赵氏朝庭再崇信佛教,法远兴启。太平兴国间(968-976),太宗赵光义下诏,更寺名为“胜业寺”。宣和元年(1119),宋徽宗崇信道教,诏天下建“神霄宫”,地方官多以巨刹充替,胜业寺被改为神霄宫,设官提举。后复为寺。宣和间,天台宗僧人法忠,遍访名宿至衡湘,衡州给事官冯楫请住持祝圣寺,并支持法忠全面维修寺宇,塑制佛像,清理庙产。景象焕然一新。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的著名学家、教育家朱熹和哲学家、教育家张式畅游南岳时,曾游憩胜业寺。

景色之美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湖南巡抚赵申乔听说康熙皇帝要到南方巡视,便大兴土木,把这里扩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行宫,因康熙未来,逐改名为祝圣寺。雍正以后,祝圣寺的住持先后有淡远、前参、佛格,将寺庙修缮得更加雄伟壮观,前来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时人总结出“祝圣十景”:中亭测日、双阁凌霄、松涛泛月、翠柏撩云、猿知入定、鹅惯听经、炉霭天香、山钟自动、岳云光榴、瀑布流厨,可见其景色之美。民国时期,僧人空也法师在视圣寺举办了“天台宗学校”。1929年,湖南名僧灵涛(1898一1950年)法师又在这里开办了“南岳佛教讲习所”,培养了一批僧伽人才。1937年5月7日,南岳佛道教徒,出于对祖国前途的关心,献身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在当时任国共合办的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副教育长叶剑英同志的启发下,全山僧道在祝圣寺成立了“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爱国组织[1] 。叶剑英同志在会上作了“普度众生,要向艰难的现实敲门”的讲演,使佛道教人士倍受鼓舞。

建筑风貌

祝圣寺建筑格局规整,从牌坊高耸的山门入寺,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楼上为藏经阁)、方丈室四进大殿。东边厢房有客房、斋堂、香积厨、药师堂、库房、祖堂。西边厢房有禅堂、万古不磨(今接待室)、罗汉堂等。此外还有不少僧舍库房及招待所等建筑。祝圣寺最有特色的建筑和雕塑是罗汉堂的罗汉像。这是清朝光绪年间,这些罗汉像是寺内一个名叫心月的和尚雕刻出来的。心月和尚擅长石刻,他从江苏常州天宁寺得来了罗汉摩本,不断努力师法古人,体验现状,刻苦钻研,终于在三年时间中完成了五百罗汉的石刻。这些罗汉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它们或双膝盘坐,或袒胸欲行,或持禅杖,或挥禅帚,或目光前视,或俯首沉思,或卧或立,或哭或笑,或怒或乐,众貌各殊,神采迥异,各相毕具,无一雷同,真是忘情物外,意境天然,篆刻工巧,深得佛教界和艺术界的赞赏。可惜十年动乱中遭到严重毁损,保存下来仅100多尊。近年来,祝圣寺精心加以修复。祝圣寺距南岳大庙很近,不足百步。此佛寺宏伟壮观,殿宇整齐。由山门、关帝殿、大雄宝殿、说法堂、方丈室等建筑组成,共五进。首进为山门。过山门后至二进关帝殿,此殿又称天王殿,殿内祀关羽神像。三进是祝圣寺的正殿,即大雄宝殿,又称大法王刹,殿堂供奉三尊金身佛像,释迦牟尼佛位于正中,左为阿弥陀佛,右为药师琉璃光佛。四进为说法堂,用来由高僧演说佛法,说法堂左厢为药师殿,右厢为观音堂。五进是方丈室,方丈室右厢是罗汉堂。

历史意义

法照撰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以音韵文学弘扬净土法门。唐代宗奉为国师,入禁中教宫人五会念佛。代宗赐承远所居弥陀台为“般舟道场”。日晤在南岳登坛传戒37年,每年度僧千人,居般若台,专修念佛三昧,被称为“般舟和尚”。唐德家赐名弥陀寺,柳宗元撰有《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在承远和弟子们的努力下,弥陀寺自兴建后就成为天下名寺。

视频

领你走近祝圣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