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清港头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福清港头中学位于福清市港头镇港头新村南路54号,2003年月升格为完中,定名为福清港头中学,隶属福清市教育局。学校占地面积40087㎡,校舍建筑面积14017㎡。

办学历史

福清港头中学前身为占阳华侨中学,而占阳侨中由占阳民办中学改制而来。1957年秋,占阳村知识青年何良基、何柳基始创占阳民办补习学校,报请县文教科备案,校址设在占阳村南的旧油行。1962年秋,经县文教局批准,改制为占阳华侨中学,列入国家统一领导的侨办学校。1966年夏,文革爆发,学校“停课闹革命”,两派红卫兵文攻武卫,将学校改名为福清前哨中学,意即他们都站在“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前哨。1970年春学校“复课闹革命”,并受公社革委会和县革委会政治组双重领导,校名改为“福清县港头公社中学”。

学校建设

1973年夏,当时港头公社党委根据上级“小学不出村,中学不出社”的精神,决定在港头公社的中心地带——白墓岗筹建新校区。经过两年紧张建设,1975年9月学校由占阳村搬迁到白墓岗。第二年秋招生招收高一新生两个班,成为完全中学。学校搬迁后,占阳原校成为港头中学分校。1976年至1981年五届高中期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如吴立官、林为俊、王命芳、林义端、薛天西、余长琦、王征文、陈亮、王国安、王云英、王基忠、翁玉杰、薛明灯等人才。

1976年10月,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垮台,学校拔乱反正、抓纲治国,转入“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轨道,学校从此出现新的生机。1981年秋,根据福清县调整中学布局,停办高中,学校降格为“港头初级中学”,全力以赴抓好初中教育,成绩斐然。1981年10月举办了首届校田径运动会。1983年11月召开首届教工代表大会。此间学校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从1982年至1989年连续8年中考一直保持名列全县前茅,其中校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县水平,学校先后被评为“县教育先进单位”、“县先进集体”、“县文明单位”,1987年被评为福州市“教育先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学校诞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他们年富力强,改革创新,在市镇各级领导和海外侨胞关心和支持下,先后投入大笔资金,征地扩大校园,除旧建新校会,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03年秋,经省教育厅批复,学校复办高中,面向龙高地区招收高一新生8个班384人,学校定名为“福清港头中学”。

地理位置

福清港头中学位于福清市龙高半岛中部的港头镇区,毗邻镇政府,交通便捷,北通融城,南极平潭。

学校荣誉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遵循“励志、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教育教学质量步步高,多次荣获“市文明学校”、“市教育先进单位”、“四星级党支部”、“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市义务教育[2]标准化学校”、“福州市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学校定位在省三级达标高中上,正多方努力筹建一座造价850万元的科技大楼,根据各项要求积极创建条件,争取2015年前创建成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