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公一号大墓」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秦公一号大墓</big> '''   |-   | File:A1x…”)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行 10: 行 8:
 
  
 
  
 
|  
 
|  
[[File:A1x8yf14338076843596.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9151411.htm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File:Ff59f291c80b0b3 size37 w500 h296.jpg|缩略图|居中|[http://p3.ifengimg.com/a/2016_50/ff59f291c80b0b3_size37_w500_h296.jpg 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7%A7%A6%E5%85%AC%E4%B8%80%E5%8F%B7%E5%A4%A7%E5%A2%93&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行 22: 行 20:
 
=='''中文名'''==
 
=='''中文名'''==
  
秦公一号大墓
+
''' 秦公一号大墓'''
  
 
=='''目录'''==
 
=='''目录'''==
行 32: 行 30:
 
=='''简介'''==
 
=='''简介'''==
  
 秦公一号大墓位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村,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该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
+
 秦公一号大墓位于今[[ 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村]] ,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该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
  
 
=='''大墓简介'''==
 
=='''大墓简介'''==
行 38: 行 36:
 
 秦公大墓
 
 秦公大墓
  
 秦都雍城遗址位于凤翔县城南雍水河北岸平地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秦都雍城遗址位于[[ 凤翔县城南雍水河北岸平地上]]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曾在此建都长293年,秦王政(秦始皇)成年加冕也在雍城内的大郑宫举行。现已探明遗址内有新、旧两城相连南北长达两公里,东西约一至两公里。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大量工作,发掘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在雍城遗址之南的南指挥镇有秦公陵园,共发现43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其中的秦公大墓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土圹墓。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曾在此建都长293年,秦王政(秦始皇)成年加冕也在雍城内的大郑宫举行。现已探明遗址内有新、旧两城相连南北长达两公里,东西约一至两公里。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大量工作,发掘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在雍城遗址之南的南指挥镇有秦公陵园,共发现43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其中的秦公大墓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土圹墓。
 
 秦公大墓是整个秦公陵园中最早发现、唯一发掘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陕西凤翔境内,位于雍水河西面的三畤原。
 
 秦公大墓是整个秦公陵园中最早发现、唯一发掘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陕西凤翔境内,位于雍水河西面的三畤原。
  
 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长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有东西墓道和墓室。发掘后的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是迄今中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
+
 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长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有东西墓道和墓室。发掘后的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是迄今中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 椁室两壁]] 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
  
 
 如今的墓址旁建有秦公大墓遗址博物馆,是我国首家农民创办的博物馆。
 
 如今的墓址旁建有秦公大墓遗址博物馆,是我国首家农民创办的博物馆。
  
秦君椁室
+
''' 秦君椁室'''
  
 秦公一 号大
+
  椁室内有柏木椁具一套(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也分主副,都是用柏木枋(方柱形木材)垒砌而成的长方形木屋,之间有门相通。主椁室中部的地下,还有一个60厘米见方的“腰坑”,内有小动物骨骼,这是周秦墓葬中常见的一种葬俗。长14.4米、宽高各5.6米的主椁是安放 秦公 遗体之处,四壁及椁底均为双层柏木枋,椁盖则是三层,中部有 道单层枋木垒砌的隔墙,将主椁分为前后两室,这种布局应该是仿照 主生前居所“前朝后寝”的样式,这简直是个小宫殿!只看整套椁具的用料就足以令人惊叹:这些规整的枋木均由柏木材心做成,每根的横截面都是边长21厘米的正方形,两端中心有21厘米长的榫头,重逾300公斤,长度分为5.6米和7.3米两种。为了防止地下水沿着木料结节渗入造成腐朽,椁木原有的结节都被挖出,然后用铅、锡和白铁合金浇注封护。在金属浇注过程中既没有烧坏木质,又浇注得很平整,说明当时把握合金配比和浇注火候的技术已很成熟。在椁室周围和上方填有木炭,外围再填青膏泥,这些保护层可以防止水分和氧气进入以保护椁室--而椁木的木质至今保存完好,这完全可称得上是个奇迹。
  
秦公一号大墓
+
''' 始皇祖先'''
 
 
椁室内有柏木椁具一套(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也分主副,都是用柏木枋(方柱形木材)垒砌而成的长方形木屋,之间有门相通。主椁室中部的地下,还有一个60厘米见方的“腰坑”,内有小动物骨骼,这是周秦墓葬中常见的一种葬俗。长14.4米、宽高各5.6米的主椁是安放秦公遗体之处,四壁及椁底均为双层柏木枋,椁盖则是三层,中部有一道单层枋木垒砌的隔墙,将主椁分为前后两室,这种布局应该是仿照墓主生前居所“前朝后寝”的样式,这简直是个小宫殿!只看整套椁具的用料就足以令人惊叹:这些规整的枋木均由柏木材心做成,每根的横截面都是边长21厘米的正方形,两端中心有21厘米长的榫头,重逾300公斤,长度分为5.6米和7.3米两种。为了防止地下水沿着木料结节渗入造成腐朽,椁木原有的结节都被挖出,然后用铅、锡和白铁合金浇注封护。在金属浇注过程中既没有烧坏木质,又浇注得很平整,说明当时把握合金配比和浇注火候的技术已很成熟。在椁室周围和上方填有木炭,外围再填青膏泥,这些保护层可以防止水分和氧气进入以保护椁室--而椁木的木质至今保存完好,这完全可称得上是个奇迹。
 
 
 
始皇祖先
 
  
 
1974年,陕西春旱严重,骊山脚下许多村民被迫打井抗旱。井底,有人忽然挖到一个奇怪的陶土人头。当时他们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陶土人头引出的,是巨大的秦俑方阵。秦兵马俑就这样意外地被发现了。这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俑都是武士打扮,这些武士守护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强悍的秦帝国的缔造者——秦始皇嬴政。在此之前,人们对这位始皇帝和秦朝的了解,大多仅限于史料记载。兵马俑的发现,使人们有更多的资源,去勾勒这个王朝大致的轮廓。
 
1974年,陕西春旱严重,骊山脚下许多村民被迫打井抗旱。井底,有人忽然挖到一个奇怪的陶土人头。当时他们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陶土人头引出的,是巨大的秦俑方阵。秦兵马俑就这样意外地被发现了。这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俑都是武士打扮,这些武士守护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强悍的秦帝国的缔造者——秦始皇嬴政。在此之前,人们对这位始皇帝和秦朝的了解,大多仅限于史料记载。兵马俑的发现,使人们有更多的资源,去勾勒这个王朝大致的轮廓。
  
 随之而来的问题困扰着考古学界,这个帝国从何而来,他们先祖的遗存又在哪里?
+
 随之而来的问题困扰着考古学界,这个帝国从何而来,他们先祖的遗存又在哪里?<ref>[https://new.qq.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html   秦公一号大墓发掘了10年,是考古耗时最长的古墓之一],腾讯网,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reflist}}
 
{{reflist}}
 +
 +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於 2021年7月14日 (三) 19:27 的最新修訂

         
 秦公一號大墓

 

 

 

中文名

秦公一號大墓

目錄

簡介

大墓簡介

簡介

秦公一號大墓位於今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村,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該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層台上環槨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最珍貴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達180多個,字體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

大墓簡介

秦公大墓

秦都雍城遺址位於鳳翔縣城南雍水河北岸平地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曾在此建都長293年,秦王政(秦始皇)成年加冕也在雍城內的大鄭宮舉行。現已探明遺址內有新、舊兩城相連南北長達兩公里,東西約一至兩公里。考古工作者在這裡進行了大量工作,發掘出土了許多珍貴文物。在雍城遺址之南的南指揮鎮有秦公陵園,共發現43座規模較大的墓葬,其中的秦公大墓是我國目前已發掘的最大的土壙墓。 秦公大墓是整個秦公陵園中最早發現、唯一發掘的最大墓葬,故稱秦公一號大墓,位於關中平原西部,陝西鳳翔境內,位於雍水河西面的三畤原。

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有東西墓道和墓室。發掘後的秦公一號大墓,占據了中國考古學史上五個之最:是迄今中國發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最珍貴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達180多個,字體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

如今的墓址旁建有秦公大墓遺址博物館,是我國首家農民創辦的博物館。

秦君槨室

槨室內有柏木槨具一套(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也分主副,都是用柏木枋(方柱形木材)壘砌而成的長方形木屋,之間有門相通。主槨室中部的地下,還有一個60厘米見方的「腰坑」,內有小動物骨骼,這是周秦墓葬中常見的一種葬俗。長14.4米、寬高各5.6米的主槨是安放秦公遺體之處,四壁及槨底均為雙層柏木枋,槨蓋則是三層,中部有一道單層枋木壘砌的隔牆,將主槨分為前後兩室,這種布局應該是仿照墓主生前居所「前朝後寢」的樣式,這簡直是個小宮殿!只看整套槨具的用料就足以令人驚嘆:這些規整的枋木均由柏木材心做成,每根的橫截面都是邊長21厘米的正方形,兩端中心有21厘米長的榫頭,重逾300公斤,長度分為5.6米和7.3米兩種。為了防止地下水沿着木料結節滲入造成腐朽,槨木原有的結節都被挖出,然後用鉛、錫和白鐵合金澆注封護。在金屬澆注過程中既沒有燒壞木質,又澆注得很平整,說明當時把握合金配比和澆注火候的技術已很成熟。在槨室周圍和上方填有木炭,外圍再填青膏泥,這些保護層可以防止水分和氧氣進入以保護槨室--而槨木的木質至今保存完好,這完全可稱得上是個奇蹟。

始皇祖先

1974年,陝西春旱嚴重,驪山腳下許多村民被迫打井抗旱。井底,有人忽然挖到一個奇怪的陶土人頭。當時他們誰都不會想到,這個陶土人頭引出的,是巨大的秦俑方陣。秦兵馬俑就這樣意外地被發現了。這一個個形態各異的人俑都是武士打扮,這些武士守護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強悍的秦帝國的締造者——秦始皇嬴政。在此之前,人們對這位始皇帝和秦朝的了解,大多僅限於史料記載。兵馬俑的發現,使人們有更多的資源,去勾勒這個王朝大致的輪廓。

隨之而來的問題困擾着考古學界,這個帝國從何而來,他們先祖的遺存又在哪裡?[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