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於 2022年5月10日 (二) 15:16 由 万事如意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秦 </big>''' |- |<center><img src=http://tm-image.tianyancha.com/tm/c2b7…”)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來自網絡的圖片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帝國。秦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其始祖伯益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了嬴姓。

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憑着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秦

國家領袖; 秦始皇、秦二世

簡稱; 咸陽

主要民族; 華夏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咸陽

主要城市; 邯鄲、南陽、巨鹿

貨幣; 秦半兩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全稱; 秦朝

分類; 中國古代朝代名

時間;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起源

秦人是漢族西遷的一支。秦之先祖為先賢伯益,伯益乃顓頊後裔(註:黃帝正妃嫘祖生二子:長曰玄囂、次曰昌意;玄囂生蟜極;蟜極生三子:帝嚳、揮公、大業之父;昌意生一子名顓頊,顓頊有一女名女修;大業之父娶顓頊之女女修,生大業;大業娶女華,生伯益,據史籍記載大業、伯益與益是不同的三個人)。本為古部落首領,舜帝賜姓「嬴」。至夏末,費昌(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孫)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商湯御,敗桀於鳴條,其後嬴姓世代輔佐殷商,故史載嬴姓多顯。

至商末,蜚廉(伯益九世孫中潏之子)、惡來(蜚廉長子,惡來之弟是季勝)父子皆以材力侍紂,後周武王伐紂,敗商軍,武王親射惡來之口以泄憤,蜚廉奔霍太山,嬴姓中衰。至周穆王,造父(註:蜚廉次子季勝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國之亂,受封於趙城,其宗族乃為趙氏[9],造父侄孫非子(註:惡來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即秦非子)為周孝王牧馬有功,周孝王賜給了他一小塊土地秦,讓其繼續嬴姓的祭祀。後來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

當時,為謀求強兵興國,各國紛紛開始變法圖強。魏文侯敢為天下先,率先起用法家李悝,李悝撰寫《法經》六篇以為治國之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開發地利、獎勵農耕的經濟政策,魏國遂強。

為了改變秦國被楚國、魏國欺凌的處境,胸有壯志的秦孝公(公元前381-前338年),於公元前362年即位後(時年19歲),決心復興秦國,再現穆公的偉業。秦孝公不吝重賞,下令求賢,向全天下頒布《求賢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衛人商鞅就是這個勇敢的人,他從魏國跑來了,[13]幫助秦孝公實行變法革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商鞅變法

主詞條: 商鞅變法

商鞅(約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進行變法的商鞅[15]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因變法有功被封於商,故又稱商鞅。在孝公寵臣景監的舉薦下,商鞅獻上了一套「循名責實,信賞必罰」的變法計劃。秦孝公大為讚賞,決心實行變法。

第一,實行連坐法。公元前356年,商鞅「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匿奸者與降敵同罰」。[20]後來,又禁止家人「同室內息」,使父子、男女有別。[21-22]此外,還「平斗俑、權衡、丈尺」,統一度量衡;推行縣制;商鞅將全國的小都、鄉、邑集合成四十一縣,縣置令、丞,破壞了舊貴族的封邑,加強了國家的集權。[23]全國上下有了標準的度量準則,方便了稅收和交換。對賦稅制和俸祿制度的統一產生了積極作用,有利於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的影響。

第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商鞅之法規定:農民「致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或租稅,不努力耕作或棄本逐末者全家被罰為僕人。[24]而且,凡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賦」。[21]後來,又廢井田,開阡陌,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權,這是戰國時期各國中唯一用國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國範圍內改變土地所有制的事例。為中央集權經濟的發展鋪平道路。這些政策有利於增殖人口、徵發徭役和戶口稅,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第三,避私鬥,獎勵戰功。按軍功大小取得貴族爵位,實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祿制,按貴族爵位高低分配田宅,無軍功者不可得爵,私鬥者受罰。[26]「軍功爵」是以上繳殺敵首級數作為晉爵受獎的依據。此舉打破了「世卿世祿」的官制,士兵斬一敵軍官馬上可晉一級爵位,較之魏國只賞銅八兩的規定高得多。有了軍功即使是僕人也可以得到升官,沒有軍功即使是過去的貴族也只能享受平民待遇。[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