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山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竹山公园是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的纪念公园,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鸦片战争纪念馆是浙江省第一家以鸦片战争抗击英国侵略者为内容的纪念馆。[1]

中文名称: 竹山公园

地理位置: 定海城区晓峰岭隧道上

占地面积: 12公顷

著名景点: 三忠祠

公园性质: 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主要景点

鸦片战争纪念馆

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纪念馆顶部和周围均以古城垛为墙沿。正门上方,是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题写的“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9个银白色的大字。大厅屏板上镶嵌着乔石委员长为纪念馆书写的一首林则徐纪念关天培的诗:“功高靖海长城倚,心切循陔老圃知。浥露英含堂北树,傲霜艺艳岭南枝。”纪念馆陈列着14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20多幅展示当年历史场景的美术作品和数十年中英双方交战时使用的战船模型和武器、旗帜、服装等实物。展厅正中摆放“定海第二次保卫战”的沙盘模型,按1:1700比例制作。沙盘面积有10余平方米。

展览分“国耻篇”、“抗争篇”、“回归篇”三大部分。“国耻篇”主要介绍鸦片战争概况;“抗争篇”主要介绍定海军民的抗英斗争,由侵占图谋、不屈抗争、碧血忠魂三方面内容组成;“回归篇”是叙述我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历程。从展出的图片中,人们可以看到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等英烈威武不屈的形象。可以看到定海县知县姚怀祥不畏强暴,依然登上英军旗舰“威利士里”号严正拒绝侵略者蛮横要求,声明将坚决抵抗的历史一幕,以及乡民包祖才兄弟在青岭机智勇敢活捉英军上尉安突德的快人场面。展厅北墙,是一幅宽9米,高2米的浮雕。浮雕展示了鸦片战争中第二次定海保卫战第6天的激战场面。浮雕前陈列的铁炮,已成为历史见证。展厅两翼摆放着由电影《鸦片战争》导演谢晋征集到的全国唯一的英舰“威利士里”号模型和舟山博物馆设计制作的总兵船、战船的模型,为展览增添了历史的真实气氛。

三忠祠

三忠祠是竹山公园的重要景区,是人们缅怀英烈,接受爱国主义的重要场所。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九月二十六日,英军以29艘舰船第二次侵犯定海,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率5800名将士,与英军血战6昼夜后壮烈牺牲。史称“这是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最激烈的一战”。当时,全国上下为之震惊和哀悼。道光皇帝挥泪下旨:“俟定海收复后建立专祠,供奉三总兵。”道光二十六年,三总兵附祀于城内关帝庙启宗祠,咸丰四年(1854)始建三忠祠。光绪十年(1884)法国军舰侵犯我东南沿海时,定海军民踊跃捐款,在定海城南郊重建三忠祠。据史书记载,当时守军将士祭奠英烈,慷慨誓师。从此,三忠祠成为昭忠扬烈之所,成为中国近代史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有力见证。三忠祠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式三忠祠是1996年5月移址新建的,占地面积1360平方米,建筑面积626平方米。进门就是3米高的汉白玉碑,上刻道光皇帝赏恤三总兵及阵亡将领的诏书。这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受外敌侵略的耻辱史,也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抗争史。左厢房内陈列着三总兵的画像、遗物。有葛云飞故居、墓碑照片和他身前的战袍、朝服、披肩、书信和年谱。另有清朝几代皇帝给葛云飞及其父母的御笔题词。以及王锡朋、郑国鸿的遗物、墓志铭等。还有从绍兴、萧山等地征集到的葛云飞身前所用的练功石、木桶等珍贵遗物。还陈列了先于三总兵殉职的定海知县姚怀祥的遗物。三忠祠正堂塑像高1.8米,塑像用不锈钢制成。三总兵身着清朝官服,面色红润,双目含英,神态凛然,令人肃然起敬。塑像上方悬挂着“忠荩可风”巨匾。塑像左右竖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原来的祠碑,另一块是移址新建的祠碑,新碑文最后写道:“现在祖国崛起于世界东方,香港于7月1日回归,百年国耻一旦洗雪,炎黄子孙扬眉吐气。在普天同庆的时候,中共舟山市委、市政府于1997年6月告慰英烈在天之灵……。”国家富强,失地收复,这正是三总兵生前的宏愿。死得其所,重如泰山的三总兵精神必将光耀人间,光照千秋。

发展历史

竹山公园位于定海城区晓峰岭隧道上,占地12公顷,1997年6月建成。公园为纪念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而设立,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4800名清军将士奋勇抗击英军入侵定海,前仆后继,大部壮烈殉国,击毙英军410余名,竹山就是当年主战场之一。公园内辟有"百将题碑"碑林,镌刻张震、迟浩田等30余位将军题词手迹。沿公园石阶逶迤而上,山顶为景区主要部分,亦可鸟瞰定海城全貌,鸦片战争纪念馆三忠祠定远古炮台纪念雕塑阵亡将士墓等均位此处。公园整体布局庄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旅游品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