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鴉片戰爭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鴉片戰爭紀念館

中文名稱;鴉片戰爭博物館

外文名稱;Opium War Museum

類別;博物館

地點;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口村南面

竣工時間;1999年

開放時間;8:30-16:30

館藏精品;歷史照片、當年場景的美術作品、

模型、武器、旗幟、服裝等

鴉片戰爭博物館在東莞市虎門鎮口村南面,也是當年鴉片戰爭的古戰場所在地。東依牛背脊山,西對珠江口,是一所收集、陳列、研究林則徐禁煙及鴉片戰爭文物史料的專題性博物館。館內庭院面積寬闊,樹蔭如蓋,綠草如茵。中軸線上依次矗立着虎門人民抗英群像、林則徐塑像、館舍等。

序言介紹

建築面積500餘平方米。展廳分國恥篇、抗爭篇和回歸篇3大部分,陳列140多幅歷史照片、20多幅展現當年場景的美術作品,以及數十件模型、武器、旗幟和服裝等實物。展廳正中為大型"定海第二次保衛戰"沙盤,兩翼各擺設逼真的戰船模型,加上陳列的古鐵炮,全面展示了舟山軍民奮勇抗英的歷史畫卷。展館設計精緻,形象直觀,是浙江省第一家以鴉片戰爭為題材的紀念館[1]

景點集萃

竹山公園位於定海城區曉峰嶺隧道上,占地12公頃,1997年6月建成。公園為紀念鴉片戰爭定海保衛戰而設立,是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4800名清軍將士奮勇抗擊英軍入侵定海,前仆後繼,大部壯烈殉國,擊斃英軍410餘名,竹山就是當年主戰場之一。公園內辟有"百將題碑"碑林,鐫刻張震遲浩田等30餘位將軍題詞手跡。沿公園石階逶迤而上,山頂為景區主要部分,亦可鳥瞰定海城全貌,鴉片戰爭紀念館、三忠祠、定遠古炮台、紀念雕塑和陣亡將士墓等均位此處。公園整體布局莊重,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旅遊品位。

竹山公園已投資1000多萬元。目前,公園主體工程鴉片戰爭紀念館、三忠祠、昔日古戰場的炮台、城牆等基本建成,並已於香港回歸前夕,對遊人開放。

舟山群島是祖國的東大門,它有1339個島嶼,是中國最大的群島,其中舟山島是我國第四大島。舟山市所在地定海城西隅曉峰嶺,是150多年前鴉片戰爭的主戰場之一,為了紀念鴉片戰爭陣亡的將士,教育後人,為人民提供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和遊憩活動場所,市政府修建了以鴉片戰爭紀念館為主體工程的竹山公園。

三忠祠奉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壯烈犧牲的鎮海總兵葛雲飛、壽春鎮總兵王鍚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三總兵",祠廟建築面積626平方米。清咸豐四年(1854)始建,光緒(1875~1908)間重建,1996年遷建於竹山景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軍麇集戰艦29艘猛攻定海,鎮海總兵葛雲飛、壽春鎮總兵王鍚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率官兵血戰6天,先後為國捐軀,史稱抗英"三總兵",故立"三忠祠"以祀。祠內保存許多珍貴文物,如道光皇帝賞恤三總兵及陣亡將士詔令碑、三總兵和先期殉國的定海知縣姚懷祥遺物、歷代清帝御筆題詞以及相關資料等。正堂供奉的三總兵塑像,皆使用不鏽鋼製成,神態凜然,令人肅然起敬。

歷史沿革

1841年8月,英軍入侵舟山。面對英殖民主義者的瘋狂侵略,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三總兵率5000將士,與軍激戰6晝夜,那悲壯不屈的民族精神成為歷史光輝的篇章。

為銘記歷史,昭示後人,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舟山市委、市政府投資1000萬元興建"舟山鴉片戰爭古戰場遺址公園",社會各界踴躍捐助。遺址占地110餘公頃,建有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三總兵"紀念廣場、百將題詞碑林和抗英陣亡將士古墓群4個主要區域。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同志為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題寫了館名,劉華清遲浩田等領導同志先後為百將碑林題詞。

自1997年6月遺址公園向社會開放以來,一直是人民群眾緬懷先烈、不忘國恥、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的"大課堂"。每年有10萬餘人次前來參觀,接受國防教育,使英勇抗擊侵略的民族精神永遠激勵後人,昭示着"落後就要挨打"、"有海不能無防"的道理。 1996年4月,舟山鴉片戰爭古戰場遺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7月,被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相關視頻

參觀鴉片戰爭紀念館

參考資料

  1. 鴉片戰爭博物館 , 360搜索 201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