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符淮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游戏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符淮青,1936年7月22日生,海南省文昌市人。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理论和辞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

出生日期----1936年7月22日

出生地点----海南省文昌市

主要成就----参加"中国现代科学全书"编写工作 任《现代汉语词汇学》卷主编。

国 籍---- 中国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中文系

知名作品----《现代汉语词汇》《词的释义》

人物经历

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本科。1959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至今。1961年评为助教,1979年升为讲师,1986年评为副教授,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升为教授,1994年评为现代汉语方向。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现代汉语方向教学研究。七十年代末以后,重点转入汉语词汇学、语义学、词典学研究。

主要贡献

学术成果

二十几年来,撰写专著四部,合编著作两部,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著作

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词的释义(北京出版社,1986) 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 汉语词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国家教委指定自学高考统编教材:现代汉语(撰写词汇部分,语文出版社,1991)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教材:现代汉语(撰写词汇部分,商务印书馆,1993)

论文

语词的运用和偷换概念(《中学语文教学》1980、4) 关于假言判断的一些问题(《中学语文教学》1980、11) 词的释义方式(《辞书研究》1980、2) 词义和构成它的语素义的关系(《辞书研究》1981、3) 言语反义词(《语文学习》1981、11) 名物词的释义(《辞书研究》1982、3) 表动作行为的词意义的分析(《北京大学学报》1982、3) 语素"红"结合能力分析(《语文研究》1983、2) 多义词义项的关系(《辞书研究》1983、6) 表性状词的释义(《语言学论丛》13辑,商务印书馆,1984) "打"义分析(《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构成成分分析和词的释义(《辞书研究》1988、1) 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分析(上下)(《语文研究》1988.3/1989.1) 词典释义的对比(《辞书研究》1990、1) 词典释义的特点和词典学的地位(《辞书研究》1990、6) 汉语表眼睛活动的词群(《中国语言学报》1995、6) 从"艺人"和"歌手"的不同说起(《语文建设》1991、6) 意义模糊的语素(《语文建设》1991、7) 合成词中指人的语素(《语文建设》1991、12) 敬语如何表敬(《语文建设》1992、1) 词的释义方式剖析(上下)(《辞书研究》1992、1-2) 表名物词义项划分的一些问题(《辞书研究》1993、3) 《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释义的贡献(《辞书研究》1993、5) "看"和"看见"等词义的同异和制约(《汉语学习》1993、5) 普通话和方言词群对比探索(《词汇学新研究》语文出版社,1995) 词义的单位和义项(《辞书研究》1995、1) 略论词典释义中的继承和抄袭(《辞书研究》1995、3) 抄袭和借鉴(《辞书研究》1995、6) 关于概念义分析的形式化(《汉语学习》1995、6)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动作行为的词)(《汉语学习》1996、5)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名物的词)(《汉语学习》1997、1)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性状的词)(《汉语学习》1997、3) 词义单位的划分(《汉语学习》1998、4) 词义和词的分布(《汉语学习》1999、1) 词义的模糊性问题(《语言学论丛》十九辑,商务印书馆,1997) 辨是非,揭丑行(《辞书研究》1997、3) 修订本《现汉》的释义(《语言文字应用》1997、2

科研项目

参加"中国现代科学全书"编写工作,任《现代汉语词汇学》卷主编。人大、政协、高级党校有关单位发起组织这项工作。全书约700卷。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