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是由唐朝诗人李白著作的一首诗词,收录于《唐诗宋词》之中,流传至今,脍炙人口。[1]

诗词正文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小物昧远图,宁知通方士。多君紫霄意,独往苍山里。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饮彼石下流,结萝宿溪烟。鼎湖梦渌水,龙驾空茫然。早行子午关,却登山路远。拂琴听霜猿,灭烛乃星饭。人烟无明异,鸟道绝往返。攀崖倒青天,下视白日晚。既过石门隐,还唱石潭歌。涉雪搴紫芳,濯缨想清波。此人不可见,此地君自过。为余谢风泉,其如幽意何。

本段注释

⑴《唐书》: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置,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翠微寺。《元和郡县志》:太和宫,在长安县南五十五里终南山太和谷,武德八年造,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以时熟,公卿重请修筑,于是使将作大匠阎立德缮理焉,改为翠微宫,今废为寺。《雍录》:翠微宫,武德八年改名太和,在终南山上。贞观二十一年改翠微宫,寝名含风殿。苏文忠诗曰"植立含风广殿",用此也。太宗于此宫上仙。杨大年《谈苑》曰:宫在骊山绝顶,太宗尝避暑于此。后改为寺,寺亦废。《法苑珠林》:今上皇帝恭膺宝位,庆祚惟新,思罔极于先皇,濡惠津于群品。鼎湖之驾,邈矣不追。长陵之魂,悠然滋永。聿兴净业,标树福田。先帝所幸之宫,翠微、玉华,并舍为寺,供施殷厚,缘设雕华。据此所称今上皇帝,是指高宗而言。则《唐书》所云元和中为翠微寺者,非矣。又诸书皆云在终南山,而《谈苑》云在骊山者,又非矣。太白诗题亦其一证。金沙泉,湮没无可考。

⑵《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陆德明注:若,海神也。

⑶《汉书》: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乱。颜师古注:方,道也。

⑷《旧唐书·太宗纪》:贞观二十三年四月己亥,幸翠微宫。五月己已,上崩于含风殿。

⑸鼎湖龙驾,指黄帝升天事。以喻太宗上仙也。

⑹《唐书·地理志》,长安县南有子午关。《汉书》:王莽以帝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颜师古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今京城直南山有谷,通梁汉道,名子午谷。又宜州西界、庆州东界有山,名子午岭,计南北直相当。此则北山是子,南山是午,共为子午道。《元和郡县志》:子午关,在长安县南一百里。王莽通子午道,因置此关也。《一统志》:子午谷,在西安府城南一百五里。子午关,在子午谷中,汉平帝时置关。

⑺《广雅》:"搴,取也。"《史记注》:"臣瓒曰:拔取曰搴。"江淹诗:"终觌紫芳心。"李善注:"紫芳,紫芝也。"

作者简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3]

视频

康震:大诗人李白的气韵与风采

参考资料

  1. [1] 诗词文句网
  2. 李白简介 古诗文网
  3. 「李白」诗词全集(982首)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