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淡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淡山位于仁爱区与信义区交界处,海拔只有208公尺,山区水泥步道四通八达,只有南荣路463巷入口附近一小段较差外,为基隆市近郊知名登山标的,也是台湾小百岳之一,旧名双龙山,因日治时期日本人思乡情切,特于山上广植红淡树,故名“红淡山”。[1]

红淡山照片来自
红淡山照片来自

1.地址:基隆市仁爱区南荣路463巷

2.联络电话:02-24287664

3.开放时间:全天

4.停车场:路边可停车

5.交通方式:

  • 搭乘基隆市公车402、403、503、601、602、603号于“南荣国小站”下车,步行即可抵达。
  • 搭乘基隆市公车201于“刘铭传路口站”下车,即可抵达铭传国中旁登山口。[2]


环境特色

紧邻基隆市区的红淡山因红淡树而得此名,被称为是“基隆的肺”,是一个在快速开发下未受破坏的绿林。登上红淡山步道享受芬多精环绕的森林SPA,沿途欣赏依季节绽放的四季花卉,花朵盛开之际美不胜收,有“基隆的阳明山”的美名,还可健行至蝙蝠洞聆听流水潺潺。红淡山除了拥有自然生态美景,当年清法战争在基隆开战,身为清兵第二道防线的红淡山也见证了一段壮烈的往事,虽然大多战争遗址已被私人开发所毁损,但依旧是一座富含历史人文的优美山头。

红淡山濒临市区,为当地居民朝暮往返散步运动之步道,山路四通八达,处处可见早觉会所建的山庄凉亭。红淡山因长满红淡树而得名,山谷幽深、林木苍郁、鸟语花香,在基隆无人不知,此山是健行踏青的好去处。红淡山海拔两百八十公尺,山顶可欣赏日出,日出时间夏天约在五时半,冬天则在六时;沿途还可赏鸟,常见的有老鹰白头翁画眉昆虫生态丰富,沿途鸣不绝于耳。步道沿途都是树林,充满绿意,随著季节变化有不同的花朵绽放,色彩及感受各不相同,可在林荫道上享受芬多精森林浴。[3]


红淡山介绍

红淡山有“基隆都市之肺”、“基隆阳明山”的美名,离市区非常近,而且交通便利,适合全家一起散步,就像是基隆市民的后花园。因为深受欢迎,山上的步道不仅四通八达,铺设的方式也很多样化,各式各样的凉亭和小山庄穿插其间,作为旅客饮食、聊天、运动的休息站。

沿途的景致幽美、空气清新,自然生态保持良好,也有许多寺庙古迹等人文景观。市府在步道两旁遍植山樱,每年春天成群绽放的樱花使红淡山更添姿色。步道最高点也是展望最好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到“五基”,也就是基隆市、基隆港、基隆河、基隆山基隆屿,山海尽收眼底,清晨可欣赏日出,傍晚可拍摄夕阳,短短的行程蕴藏大大的惊喜。

红淡山眺望基隆港

红淡山眺望基隆港照片来自

红淡山所以值得一游,是因为她位处于基隆,俯临基隆港区。一座山若能位于山海之交, 可登高望海,就不致于会太失色。大海辽阔,总能让人舒展心情。红淡山下有基隆港,港湾灯塔、码头船只、货柜升降,车船繁忙;特殊的港都气氛,散发著海洋异国风味,有其迷人之处。

红淡山为清法战争时的古战场,是她另一个吸引游客之处。这座山曾是清军的防线阵地。虽然历经一百二十年,民众大肆垦辟, 地貌已非,历史遗迹多已沦为荒堙,仅剩蛛丝可寻而已。但一抔之土尚在,对于旅人来说,以足以凭栏吊古。

宝明寺古城门

宝明寺古城门照片来自

上山路为粗糙的水泥石阶,环境有些凌乱,步道旁竖立了新的红淡山解说导览图, 则看得出基隆市政府的企图心,希望透过整体规划,以提升红淡山的休闲游憩功能。

宝明寺的大殿为中国式庙宇风格,东西两殿厢房则带有日式色彩,而这城门极古雅,年代至少百年以上。

光绪十年(1884年)清法战争时,法军曾攻占基隆。红淡山、月眉山曾是清军抵抗法军的防线之一。清军在红淡山建有营寨“竹堡”, 据高点,设堑壕,以御法军。法军攻占基隆港后,企图向外扩张。光绪十一年(1885年)一月十日,法军攻打红淡山, 被清军逐退。三月四日,清法爆发第二次月眉山攻防战,两军在月眉山、 红淡山、过港一带大战。清军浴血奋战,最后不支溃败,退至基隆河南岸的防线,守住暖暖。

根据地方文史人士的调查,宝明寺城门的石砌围墙和基石,其工法及样式,与“海门天险”炮台相类似, 不像是后人建庙所为。这些建筑,极可能就是当年法军地图上所标示的中国营区(Camp Chinois) 。 果真如此,则这古城墙应值得基隆市政府重视而加以保存。

扶轮观景塔

扶轮观景塔照片来自

观景塔建于棱线上。棱线面向基隆港,观景塔楼高三层,上方写著斗大的“扶轮观景台”金色大字,正反映台湾某一时期的社会公益为善文化。车水马龙十字路口,常见民间社团捐献的立柱时钟,在人潮众多之景点则可看到善心石椅凉亭,或名狮子钟,或曰扶轮亭,既能搏取社会名声,又能发扬社团声誉,突显个人名望。这也算是时代的烙痕吧!

登上观景塔,天气良好时,基隆“五基”可尽收眼底。“五基”是指基隆港、基隆河、基隆山、基隆屿、基隆市,站在观景台,眺望五基。红淡山虽然标高只有210公尺,但展望佳,而离港区近,可 瞭望港区动静。一百二十年前的清军士兵,就是站在这里监控法军的一举一动。

扶轮观景台后方的草丛处,有一座清军古墓。残存的墓碑被水泥重塑并加以固定住,若非如此,恐怕早已堙灭。 虽然水泥塑法十分粗糙,墓碑字迹已斑驳,依稀能辨识出右排写“湖南湘乡县”,左排写“光绪乙酉..”; 光绪乙酉年,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

那一年,法军占领基隆,清军守住外围,两军激烈攻防殊死格斗,直到四月议和;六月二十一日,法军才完全撤出基隆。

这座古墓能够保存至今,是个历史的偶然或奇迹吧!这里曾翻修步道,又大兴土木,建三层楼高的水泥观景塔,附近又经挖垦,广植山樱花

红淡山步道

红淡山步道照片来自

循著棱线继续走往红淡山的三角点基石处,观景台与基石相距不远,约七、八分钟路程而已。红淡山基石为三等三角点,编号一O二四号,此处亦为一展望良好的高点。

这里是一百二十年前清军堡垒“竹堡”之所在地,但已了无痕迹。只见水泥地 包围三角点基石。 面对著基隆港,面向大海,遥想百多年前的这场战火,心情有所感触。

从基石处走下来,步道旁有青苔斑斑的一排低矮驳崁。驳崁离旧堡垒如此近,或许这正是当年的清军堑壕遗迹吧!返途,漫步于红淡山的步道上。基隆市政府在红淡山步道沿途广植山樱花,这也是近年来许多郊山随处可见的现象。

每年二月,此山此林应是满山艳红的山樱花,而红淡山那曾被清军鲜血染红的泥土,是否已随著时光流逝而被人们所淡忘?[4]

步道基本资料

  • 所在县市:基隆市仁爱区
  • 里程:3公里
  • 步道类型:郊山步道
  • 步道型态:双向进出
  • 海拔高度:30~210公尺
  • 高度落差:180公尺
  • 路面状况:石阶、水泥铺面、泥土路
  • 所需时间:1 小时 55 分钟
  • 难易度:低
  • 山系:加里山山脉
  • 最适季节:全年
  • 申请入山、入园:否
  • 百岳:小百岳
  • 红淡山附近步道:猴鸡纵走(猴硐越岭基隆)   永嘉景观步道(红龙山)   环台北天际线第四段:猴硐至基隆[5]

山野风情-点到为知

红淡山上有很多著名景点,各个点都有不同的特色,亲自走一趟才能知道他们的风貌。由三角点可远眺基隆山、基隆港,三角点下方有个石砌的台湾岛;观景塔则有360度环绕的全景,还能看到台北101大楼;好汉坡一面锻炼您体能,一面可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红淡山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樱花步道,离登山入口不远处就可以欣赏美丽的樱花啰!这些景点每个都别有洞天,从刘铭传路口上山的方向,依序共享红淡山的山野风情!

●樱花步道    红淡山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樱花步道,从刘铭传路登山入口进来,不远处就可以欣赏美丽的樱花!每年农历春节前后,步道两侧樱花盛开,粉色光芒点缀著红淡山。赏樱!其实不需远赴阳明山,不需塞车、不会人挤人,在学校的后山就可享受!

●好汉坡

好汉坡红淡山是登山健行步道中的一部分,也是红淡山著名的一段险坡,坡度高 达三十度。这段艰辛的路程从山友亭开始,附近有几棵相思树,其中有一棵看起来已枯槁,也许也是日本人思乡的寄情!登了121个阶梯后可以在长寿亭听听鸟鸣稍做休息,再登240个阶段在紫薇亭远眺基隆港,画下完美的句点。想要锻炼身体吗?想要欣赏上面的美丽风景吗?赶快来挑战好汉坡吧!

●观景塔

观景塔楼高三层,是基隆扶轮社所捐献。建于棱线上的观景塔可欣赏360度全景,从南方往外眺望,您可以欣赏基隆各丘陵层峦叠翠;面向北方可以看到“五基”,也就是基隆港、基隆河、基隆屿、基隆山和基隆市区。天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远方的台北101大楼,北北基的美景在观景塔尽收眼底。别以为山光水色只有白天才能欣赏,观景塔夜景之绚丽不输阳明山,堪称百万夜景,找个机会邀请三五好友,一同来趟红淡山的黄昏之旅,让夕照、夜景、星空伴您度过美丽的夜晚。

●三角点 红淡山有一编号1024的三等三角 点,高度210公尺,它曾是整座山的最高点,后来被人为建造的观景塔比下去。虽然如此,在此可以远眺整个基隆港、和平岛、造船厂、基隆屿和基隆山等,山海风光映入眼帘,一览无遗。

三角点主要是作为测量地形的基点,等级化分成一等至四等,等级越小,视野越佳。由于科技一日千里,测量方式已改采卫星定位,导致早期埋设的三角点失去原用途。不过,在登山客的眼里,却成了挑战高山的象征,在台湾,光是三等以上,就多达二千多颗,让爱好者不辞千里一路披荆斩棘,在看到、摸到那一霎那间,所有的疲累化为云烟,充满喜悦。我们是何等的幸福,不需跋山涉水,就能在学校的后山--红淡山欣赏到这颗基石。[6]

三角点照片来自


山野风情-古幽寻访

红淡山曾是清法战争时清军的重要防线阵地,日据时代日本人也在此设立了不少人文建筑,民国五O年代国人生活趋于安定,运动之风渐起,民间的健行团体也在这留下了不少历史的痕迹。漫步红淡山时除了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外,身旁有著的历史遗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神秘色彩的历史遗迹吧!

●宝明寺

漫步在幽静的山路上,伴随著偶尔传来的钟声,来到了拥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宝明寺,他是红淡山寺庙古迹路线中重要的一站,建于昭和八年(民国22年)。宝明寺外有个满布青苔绿意悠然的古城门,根据文史人士调查,其石砌围墙和基石的工法及样式,与“海门天险”炮台类似,不像是后人建庙所为,极可能就是当年清法战争遗留下来的古城门。寺庙外的庭园美丽凉爽,也是登山客休息的好地方。

●佛光洞

宝明寺附近有一天然洞穴,以前有蝙蝠栖息称为“蝙蝠洞”,后因有人在洞内设立神像,改称“佛光洞”。据文史人士调查洞口依防工式设计,研判可能是清法战争的指挥所或营房。洞中可容纳近一 千人,二次大战期间作为基隆市民的防空洞,推测因当时洞内设架铺席,蝙蝠迁徙无踪。

●弥习、弥佳、寿阶、吾唯知足

登上三角点前的阶梯口有两只有两只小狐狸雕像,名为弥习弥佳,传说是日本稻荷神社的守护神,日据时代日本人久居台 湾将这样的信仰带到台湾,让弥习、弥佳守护基隆、守护红淡山。 此处阶梯是依照古代“寿”字所排的石阶,因此又称为“寿阶”。入口处旁的山壁上刻有“红淡山,乙卯花月”及“吾唯知足”等字样,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7]

视频

钟爱山林--224红淡山(小百岳#07)20200923

基隆红淡山

红淡山步道


参考资料

  1. 红淡山,红淡山-基隆旅游网
  2. 红淡山,红淡山-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
  3. 红淡山,红淡山环境特色-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
  4. 红淡山,基隆红淡山-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5. 红淡山,红淡山步道-健行笔记
  6. 红淡山,山野风情-看见基隆-漫步红淡山
  7. 红淡山,漫步红淡山-看见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