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维护公民社会价值,反对宗教右翼霸权大游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反对宗教游行

图片来自chaoglobal

“维护公民社会价值,反对宗教右翼霸权”大游行于2009年2月15日举行[1],由“宗教霸权关注行动”主办,公民社会网络香港青年学生联合会协办。“宗教霸权关注行动”原名为“香港反‘保守基督教派霸权’运动”[2](此名义仍可见于组织上的网址),矛头直指基督教。游行的目的,是对一些被认为是宗教右翼团体(如恩福堂明光社等)高调干预政治的做法,例如阻挠有关保护同性恋同居者的法例或条文通过,要求从严制订淫审条例等,表达强烈抗议。主办者表示,有1,200人参加游行。不过苹果日报记者在现场观察时,报导约有7,500人参加游行。

背景

因为近年香港发生多宗伦常惨案,在第三届香港立法会会期中,政府同意泛民主派的建议,进一步修订家庭暴力条例,把涵盖范围扩大至“受到暴力侵害的同性同居者”。但此举率先引来民主党议员,信奉基督教黄成智不满[3],认为此举等同默认同性婚姻,要求推翻此共识,并向民主党申请自由投票,以反对此修订案。[4]此举引来其他同样拥有宗教背景的议员效仿,加上其他保守派的保留态度下,令议案可能在只有部分泛民主派支持下未获足够支持。也有宗教团体作同相同连署,要求家庭暴力条例不要涵盖同性同居者。

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恩福堂牧师苏颖智在立法会中更指出,同默认同性婚姻,“会令社会风气败坏,更多人染上AIDS,更令大学生变成性奴”。[5]苏颖智呼吁教友与市民于立法会讨论家庭暴力条例时“包围立法会”[6]。立法会举行《家庭暴力条例》公听会是在在2009年1月10日进行 [福利事务委员会网页]. ,一批市民响应呼吁,到立法会示威区范围内请愿,并向支持把同性同居者纳入家庭暴力条例的社民连黄毓民议员喝倒采,但没有包围立法会。

政府在2008年底就淫审条例的修订检讨(俗称网上23条),展开首轮谘询。明光社等宗教团体支持有关条例,2009年1月21日的一场公听会中,多个宗教团体代表要求立法强制互联网供应商透过过滤软件堵截色情资讯,并全面收紧《淫审条例》。[7]

彩虹行动陈诺尔2008年11月20日在立法会内发言:“我们要求把条例全条废除。”

香港基督徒学生运动曾凯玲: “青少年是有血有肉有性的人... 以为制造无菌环境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无菌环境实在不实际, 请家长和老师正确教导青年人什么是性, 点样去享受性。”[8]

事后引起家长及教育界的回响,社民连指《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阻碍资讯流通自由,要求当局撤回谘询。2009年1月21日200校及六个团体包括教育评议会刊登联署广告反对废除淫审条例。教评会副主席何汉权表示,现时网上及媒界的色情及不良资讯“多得恐怖”,对学生有重大影响,不应只为言论自由而罔顾学生的道德培育,“条例修订的重要性不下于教学语言微调”。[9]但以上团体的行动,虽然没有证据,但仍然有人认为是明光社在背后策动。更有人公开在独立媒体报指控明光社“向家长伪称性解放份子要废除淫审”是引起游行人士不满的原因之一。 [10]

以上种种原因,引来部分网民不满,认为这些宗教团体是右派及不停骑劫民意,以宗教之名,行专权之实。淫审条例的修订会伤害香港言论自由,而反对家暴收订则被指歧视同性恋。[11]就算是基督徒如曾健成(阿牛)及黄毓民,都对相关宗教团体有所不满。明光社常以整个教会代言人自居,按著基督教的思想,一个肢体软弱,就是全身的软弱。往往令不少保守派基督徒相信这次游行是针对整个基督教,引发起很多香港社会不同背影的宗教人士及学者如陈士齐就有关的游行发出公开文章,评论今次事件。[12]结果,引发网民走上街头。有网友更在事前制作短片,力数相关宗教体过去的霸权行为,呼吁大家走出来参与这次游行。

过程

示威者在香港时间当日早上11时30分,于长沙湾径集合,经过长裕街大南西街,再转入长沙湾道,向太子方向游行,以界限街为终点。游行路线会经过苏颖智所属的恩福堂位于荔枝角恩福中心,和明光社总部。

出发前,示威者高唱Beyond的《光辉岁月》。出发后不久,就到达恩福中心。在恩福中心外,游行人士在栏杆绑起蓝色丝带,期间所有示威者保持静默,而恩福堂则派出多名保安员及一组特别纠察队戒备。转入长沙湾道后,他们沿途高叫各种口号,包括“博爱精神在人间 不要道德塔利班”、“普世价值是人权 不容狂热来折损”、“妄想淫审代教仔 右翼逻辑唔实际”、“学校回条假民意 公民教育被骑劫”、“最大诫命是爱 不要教条逼害”、“反对狂妄 还我谦卑”、“反对伪君子 还我真道德”。而当示威者经过维护家庭联盟的办公室时,示威者则在“神爱世人”的招牌下,继续高呼口号,有示威者更大喊“不要道德塔利班”、“苏颖智无耻”、“明光社无耻”及“蔡志森无耻”。除了反宗教右翼霸权外,还有示威者发起“全球投诉崖上的波儿大行动”,以反讽宗教右翼团体。最后示威者在下午1时25分左右到达界限街,示威亦告一段落。

事后,2009年2月15日《苹果日报》把游行放在头版,标题却没有反宗教字眼,而是《500人透过facebook组织上街 反对淫审代教仔》[13]

人数统计

主办团体指出,这次游行有1200人参加。而各大传媒报导之游行人数则略有出入。苹果日报指“约500名网民”参与,而香港电台则指“逾百人”参与。[14]

而示威的人士主要是由网民组成,他们主要透过Facebook和在高登讨论区等网上讨论区作出呼吁。游行人士也包括部份社民连的成员,包括东区区议员曾健成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和李伟仪

各界反应

游行过后,网民对此事件大多赞好。当中高登讨论区上,有多个讨论均都支持是次行动。而香港讨论区亦有多名会员,支持今次的行动。主办单位“宗教霸权关注行动”的召集人秦晞辉表示,可能会有进一步行动。又批评宗教人士矮化他们为愚蠢及不理性。

另一方面,被示威者针对的明光社,总干事蔡志森指示威者的指控“无事实根据”,并指示威者恶意攻击明光社。而被指强迫家长支持淫审修订案的迦密圣道中学,校长郭永强澄清并无强迫家长支持有关条文。

媒体报道

对游行新闻作高调处理的媒体编辑

此次游行于翌日登上《苹果日报》头条。该报道头段指出,“保守宗教团体近日的霸道行径引起社会强力反弹,约500名网民昨参加“维护公民自由社会,反对宗教右翼霸权”大游行,途经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恩福堂、明光社等会址作和平抗议”。

游行现场所见,进行采访的大多为网上媒体、大学校报、校园电视台,以及民间记者等。以部份游行人士所见,NOW新闻台与香港电台为少数有派员采访是次游行的电子传媒。

对游行新闻作“冷处理”的媒体编辑

相对于《苹果日报》,香港大部分媒体都未太大关注此事,《东方日报》并非以要闻形式处理;《星岛日报》只在游行完毕后的下午四时,以网上“即时新闻”形式作简略报道,但在翌日出版的报纸,却对此游行活动只字不提。

而《明报》则在2月16日的“政治新闻”版面,以有限篇幅报道此事,但照片欠奉,游行人数更被描述为“超过一百人”,与网民和其他媒体在现场所见所拍大相迳庭。另外,大部分香港电视台包括无线、亚视和有线都没有在新闻报道提及这次事件,而在翌日(2月16日),无线电视在《香港早晨》报章头条摘要环节,并无一如常规引述《苹果日报》头条。

明光社举行研讨会及张坚庭回应

2月24日,明光社与香港性文化学会合办《“宗教右派”干预?抑或是世俗主义的盲点?》研讨会。当日有参与者表示迦密圣道中学要求学生带回只可以选择赞成学校要求收紧淫审条例,没有反对选项的回条,研讨会的人解释这都是公民社会中的常见方式,不是不应该的做法,笑说强迫的讲法是完全脱离现实,亦呼吁大众不应因立场不同而乱扣“宗教右派”的帽子,这样会和平及理性的沟通。[15]

“反宗教右翼霸权”游行发起人之一虞玮倩,在没有事先通知公开座谈会的情况下自行架机摄录,遭工作人员劝阻后仍坚持拍摄,双方发生一点冲突,但聚会没有因此而被打断。大会表示,由于先前已拒绝了一个基督教媒体全场拍摄的要求,而且而作为主办单位的明光社与香港性文化学会亦会保留研讨会的一切版权。

“反宗教右翼霸权”另一发起人秦晞辉及一名筹委举手发言,他们表示自己并非是要反基督教或者是反道德主义,只是不满有教会团体滥用公权力,以“道德沦亡”来恐吓及误导公众。而迦密圣道中学要求学生家长签署回条支持收紧“淫管条例”,亦妨碍独立思考,破坏公民社会发展,是独裁地将价值观强加别人的宗教霸权行为。他们又批评苏颖智牧师有关“家暴条例”的言论混淆视听,将家庭观念与条例改名挂钩,家庭不会因为条例的名称而被冲击,并在不少基督教中学以至小学,甚至非基督教中学的校外挂出要求政府从严修订淫审制度的横额。关启文认为他们所讲的“霸权”和“输送利益”等是用词过激,并无实据。关启文:“我们没有司法权力,也没有警察支援,约局长见面也没人理睬,如何称得上霸权?而利益输送就更是严重指控,提出时应列举具体事例──谁人提供了甚么利益给谁?”[15]

2009年2月22日,基督徒名导演张坚庭在明报撰文 《父母的忧虑》他认为“淫审”讨论大部分评论员是自由派,而把持相反意见的统称为“基督教右派”、“基督教保守派”或“宗教保守右派”。他认为这并非宗教问题,而其实是“家长”问题。他认为胡乱标签明光社是“道德塔利班”,属于语言暴力,反问‘如果明光社是“道德塔利班”,色情版也不就是“咸湿塔利班”?’[16]

参考文献

  1. 百人游行反“宗教霸权”. 明报. 2009-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0). 
  2. 原有名称之截图[失效链接],见于 2009年 4月 25日
  3. 同性同居拟受家暴保障/议员忧修例冲击婚姻制度. 苹果日报. 2008-12-09 [200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1) (Chinese (Hong Kong)). 
  4. 民主党推翻泛民共识 容信教议员自由投票 保障同志《家庭暴力条例》修订仔. 明报. 2008-12-17. 
  5. 网民恶搞〈波儿〉反讽保守. 苹果日报. 2009-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6. “包围立法会”是苏颖智在“主日讲坛”节目中用词,而此节目曾在创世电视2009年2月周日早上公开播出。这一段布道应该在较早时进行,而不是苏颖智到了 2月才作出“包围立法会”的呼吁。立法会举行《家庭暴力条例》公听会是在在2009年1月10日进行
  7. 500人透过facebook组织上街反对淫审代教仔. 苹果日报. 2009-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8). 
  8. 立法会录音. 香港立法会. 2008-11-20. [失效链接]
  9. 200校联署 反对废除淫审条例. 
  10. 没有人要基督徒封嘴 - 回应余达心先生. 
  11. 2.15“维护公民社会价值,反对宗教右翼霸权”大游行
  12. 时代论坛-当不满声音冲著教会而来
  13. 《500人透过facebook组织上街 反对淫审代教仔》. 苹果日报.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8). 
  14. 逾百人游行抗议 争取家暴条例修订. 香港电台. 2009-02-15. 
  15. 15.0 15.1 蔡圣龙. “宗教右派干预?”研讨会. 
  16. 演张坚. 父母的忧虑 星级爸爸. [失效链接]